倍可親

走向多事之秋

作者:TCM  於 2010-9-6 03: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4評論

自黑人總統奧巴馬上台後,在右翼白人媒體的煽動下,種族主義死灰復燃,而奧巴馬政府欠缺正義火氣,對付白人種族主義過於軟弱,美國已走向多事之秋,平靜的美國已變成擾攘不安的種族對立之邦。

  今年夏天是美國半世紀以來最知名也最具影響力的小說《梅岡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又譯《殺死一隻知更鳥》)出版五十周年紀念,全美各地從五月至九月連續舉辦五十多項藝文活動,以慶祝這本小說對豐富人類心靈與倡導種族和諧的偉大貢獻。

  南方女作家哈波兒.李(Harper Lee,今年八十四歲)於一九六零年推出《梅岡城故事》,描述經濟大恐慌時期的三十年代,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農村一名白人律師為被誣告強姦白人女子的黑人 青年辯護的故事,是一部類似自傳體的小說,文筆自然、俏皮、真情流露、溫馨感人,極具震撼力。五十年來,《梅岡城故事》已售三千萬冊,一年賣一百萬本,是 美國高中生的指定課外讀物。一九六二年改編成電影,頗忠於原作。小說作者哈波兒.李亦盛讚編劇荷頓.富特(Horton Foote)的改編能力,電影獲得最佳男主角(葛里格萊.畢克,Gregory Peck)、最佳編劇和最佳藝術指導等三項奧斯卡金像獎。

  半個世紀以來,宣揚種族平等與種族和睦的《梅岡城故事》對美國社會、教育、文學和種族關係極具正面而又深遠的影響與衝擊。然而,一年八個月以來,明確 地說,自從黑人總統奧巴馬上台後,美國的種族關係和種族文化不但沒有因奧巴馬入主白宮而獲致改善,反倒急遽退化與惡化,種族歧視、種族衝突、種族打壓以及 因種族仇恨而導致的死傷事件大幅增加。認為奧巴馬是回教徒(穆斯林)的美國人竟達百分之二十,其人數比他當選總統前還高。事實上,奧巴馬是道道地地的基督 徒。

  把奧巴馬當成回教徒,其實是一種隱藏在宗教歧視與種族歧視背後的心態,也是一種「非我族類」(you are not one of us)的種族主義表現。美國人民一向對回教(伊斯蘭)和回教徒沒有好感,二零零一年「九一一」事件后,更是把回教和回教徒當成「國民公敵」。奧巴馬當選 后,種族主義在保守派白人選民中如星火燎原一樣燃燒、蔓延,並且在保守派媒體和右翼「茶黨」的煽風點火下,火勢益加猛烈。

  在保守派媒體裡面煽動力最強、種族偏見最深、支持者也最多的是福斯新聞(Fox News,大老闆是已入美籍的澳洲裔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又譯默多克)的格林.貝克(Glenn Beck)。今年四十六歲的貝克僅高中畢業,但這個從天主教徒變成摩門教徒的電台兼電視名嘴,靠其專打自由派和奧巴馬的政治偏見、歪曲憲法和事實的嘩眾取 寵能力,以及散布種族仇恨主義的偏激言論,使他成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極右派政論家,其年收入已高達三千二百萬美元,沒有一個右翼和左翼政論家堪與相比。

  一年八個月來,貝克利用他的電子講壇不斷地抨擊奧巴馬,說他是「種族主義者」,又說他「在內心深處仇恨白人和白人文化」,並指責奧巴馬使用巴拉克 (Barack)這個名字的用意是不願認同美國而認同他的父親的國家肯亞。貝克甚至公開強調奧巴馬的治國動機是要「算老種族的帳」,以「補償」美國黑 人。

  保守派華府大集合

  最諷刺亦最可笑的是,在黑白種族之間挑撥離間的貝克,於八月二十八日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牧師在華府林肯紀念堂發表《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四十七周年紀念日,號召「茶黨」保守派人士聚集林肯紀念堂,以「重振美國」和「恢復榮譽」,前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佩林亦到會致詞。據估計有十 萬至四十萬人與會。一批黑人民權領袖亦在同一天同一地點紀念金恩演講四十七周年,但參加人數不多,無法與貝克主辦的大會抗衡。

  在種族關係益趨緊張之際,一名穆斯林教長(阿瑪目)去年建議在「九一一」紐約世貿被炸遺址附近(隔兩條街)設立一座清真寺和一間伊斯蘭社區中心,獲得 猶太裔紐約市長彭博支持。此項建議當時並未引起注意,但最近一個多月卻成為全美最大的爆炸性新聞,反對者佔百分之六十,他們認為不應在如此靠近爆炸現場的 地點蓋清真寺,那是對近三千名受難者的侮辱和褻瀆。他們認為應尊重和顧及受難者家屬與親人的感受,而不應濫用信仰自由這個議題。支持建清真寺的人則高舉憲 法所保障的信仰自由,強調人民有權利在任何地點成立任何宗教崇拜場所。奧巴馬曾在白宮設宴款待一批回教領袖時表示應尊重信仰自由,暗示他支持在世貿附近蓋 清真寺,但第二天卻又「解釋」說,他並不是就「蓋清真寺的問題」發表評論,亦即他頭一天的談話和興建清真寺無關。奧巴馬的出爾反爾又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爭 辯。

  事實上,對興建清真寺的爭議說得最中肯的是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狄爾龐(Dearborn)、今年榮獲美國小姐的黎巴嫩裔回教徒麗瑪.法基(Rima Fakih)。她說,當然應尊重憲法所保障的信仰自由,但我們在興建清真寺問題上,關切悲劇應超過關切宗教;她說在世貿遺址兩條街外建清真寺,可說是對受 難者「麻木不仁」。在世貿遺址附近不應建清真寺(因「九一一」事件二十名恐怖分子全為穆斯林),其道理如同珍珠港旁邊不應建任何具有日本宗教與軍國主義象 征的紀念物;在以色列、德國和美國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附近不能建任何與納粹有關的紀念碑,其理至明,不能再對受難者作第二次傷害。與美國其他地方相比, 全球各族裔聚集的紐約是種族糾紛比較少的大都會,但隨著奧巴馬的上台,種族關係變壞了。紐約警局說,今年即已有二百二十二件種族歧視案件。

  白人種族仇殺

  八月二十四日晚上,一名就讀曼哈頓視覺藝術學校的二十一歲白人男子邁可.恩萊特(Michael Enright)搭乘計程車時,先以友好態度與司機聊天,問他從哪裡來(孟加拉)、是不是回教徒(是),還以他剛從阿富汗(去拍紀錄片)學來的阿拉伯話向 司機夏利夫(Ahmed Shariff)問候。後來語氣改了,變成有敵意,不久即掏出刀子猛割司機的喉嚨和手臂,司機哀求他不要殺死他,他家裡還有老婆、孩子。司機看到路邊警 察,立即停車奔出車外求救。恩萊特被捕后,已被控種族仇恨謀殺罪名。市長彭博邀請夏利夫全家訪問市政廳,以示慰問和致歉。

  奧巴馬執政后,美國明顯地變了,尤其是白人變得更不能容忍、氣量更小,不僅對黑人與其他少數民族出現言語和肢體暴力,有人甚至被打死,對非法移民更是 深惡痛絕。除了貝克和另一名嘴拉希.凌霸在電子媒體上挑撥種族仇恨之外,一些白人極右網路更是手段惡毒。今年三月,農業部喬治亞州鄉村發展局局長莎莉.施 洛德(黑人女性,其父當年被三K黨殺害)在一次演說中表示,她在審核發放農業補助金時,曾想過是否要對付白人,但她轉念一想,不應如此,應幫助所有應該幫 助的人,於是她核准給予一些窮困白人農民補助金。但在今年七月,卻有一名種族主義白人男子安德魯.布萊巴特蓄意在博客(部落格)上對施洛德的談話加以斷章 取義和全盤歪曲,誣衊她拒絕援助白人,而使她莫名其妙地遭農業部長湯姆.韋塞克(Tom Vilsack)炒魷魚,又遭不明事理的奧巴馬指責。後來雖真相大白,總統奧巴馬和農業部先後向她道歉,但她婉拒韋塞克提供她的新工作。

  在氣鬭高漲的右翼白人媒體的煽動下,在奧巴馬政府欠缺正義火氣對付白人種族主義的軟弱下,美國已走向「多事之秋」,平靜的美國已變成擾攘不安的種族對立之邦。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德州龍 2010-9-6 04:37
但願不要秧及我們華人
回復 方方頭 2010-9-6 07:00
種族歧視何時休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10-9-6 08:20
打「種族歧視」牌者多是一些少數民族政客。
回復 haha88 2010-9-25 02:12
種族歧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9: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