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金融危機 美國賺的比賠的多

作者:TCM  於 2010-6-28 04: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美國還利用危機強化了對石油、黃金的捆綁,變成美元的另類籌碼,甚至把貨幣政策也變成了美元的籌碼。美元升值,讓人們往美元資產方面集中投資,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結算地位、投資交易壟斷地位都在不斷提升。

  環球時報刊載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的文章說,美國是這次世界金融危機的源頭,但它是受金融危機打擊最大的國家么?雖然美國金融業巨頭、汽車業 巨頭出現破產事件,筆者仍然認為,美國受傷要比歐洲輕,甚至比中國還輕。同時,美國熟知國際市場,善於規劃和利用契機,當世界還在擔心「二次探底」危險 時,美國已經在受益。

  可以說,長期以來,大家對金融危機的認識是,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受損最大。的確,過去的金融危機是受傷,而這次金融危機則是讓所在國受益。從金融危機 的源頭去看,亞洲、拉美、俄羅斯也經歷過,這些國家在經受傳統金融危機時,股票會下跌,資本會撤離。不過,這場金融危機雖在美國產生,大量外國資本卻向美 國流入,特別明顯的是美國國債的發行量和世界各國的持有量在不斷上升,而美元匯率和股市的價格也出現一漲一跌的組合趨勢,這是這次金融危機的獨特變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人很有遠見,非常善於利用危機實現自己的長遠目的。無論是發生在別的國家、地區的金融危機,還是發生於本國的金融危機,美國都 在努力使之成為其實現戰略目標的契機。例如,目前,強勢美元就是美國一個經濟戰略和策略。貨幣升值對一國經濟並非完全是好事,當年日元升值就大大殺傷日本 商品國際競爭力,因此在美國安排下,美元不是一味單邊升值,而是分階段、有步驟地升值,甚至還有步驟地貶值,以此實現其各種目的。由於美國人認為歐元對其 構成了極大挑戰,便用美元升值與貶值來調控、應對歐元:如果美元升值、歐元貶值,就能打擊掉市場對歐元的信心;如果美元貶值、歐元升值,則可以打擊歐元區 國家的商品競爭力。這樣,美國兩邊都可以獲益。

  目前,歐債危機泛濫,已經使歐洲的競爭力弱化,而美國的競爭力則在轉化。美國人自己經常說,它的汽車業、房地產等十分不景氣,但這些產業實際上屬於傳 統經濟,而美國正在保全金融業,重推新能源等高科技產業,把拳頭產業變成高端產業。同時,美國又是農業大國,競爭力很強,只需應對產業鏈升級的問題;與之 相比,中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不強,小而弱,工業則大而不強,追求數量和規模,與農業基礎不相匹配,也是不穩定的。產業鏈脆弱,更容易受到金融危機帶來的負 面影響。同時,中國市場投機因素增加,老百姓所關心的房價、股價等投機因素越來越多。

  金融危機爆發后,發達國家仍然主宰國際市場,而美國人尤其懂得市場規律,特別善於利用市場規律和技術,我們則偏向於關注輿論。過去,大家都在談論美元 貶值、美元信用崩潰,談論美元債務巨大,但是從結果和事實看,美元維穩,美元外匯儲備的地位在上升,,「崩潰論」、「美元危機論」等輿論過於簡單和短期, 不能輕易作為我們的決策依據。

  更何況,美國還利用危機強化了對石油、黃金的捆綁,變成美元的另類籌碼,甚至把貨幣政策也變成了美元的籌碼。美元升值,讓人們往美元資產方面集中投資,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結算地位、投資交易壟斷地位都在不斷提升。這與以往金融危機爆發后的結果截然不同。

  值得關注的是,歐元走軟、美元走強以來,美國應該是熱錢最多的國家,但是我們聽不到美國有多少熱錢,因為美國能夠把熱錢控制、管理起來,並運用成為其 拉動經濟、刺激經濟的工具。中國則把熱錢作為殺傷力強、風險大的恐慌性因素,不斷統計熱錢規模、數量,而忽視熱錢進入撤出路徑、忽視掌握其進入的價格。

  在談論這次金融危機時,許多人會說金融監管、道德、衍生產品,但這都是舊思路。必須認識到,這是場獨特的新型金融危機,美國是在受益,受傷的背後是積 淀和積累,甚至是創新和新的壟斷霸權,它受的傷要比歐洲輕,甚至要比中國輕。美元一隻獨霸貨幣制度在成功回歸,而非美元地位下降和削弱。在這次危機中,美 國如何規劃戰略和利用契機,如何監管熱錢,都值得我們關注和借鑒,尤其是需要改變我們自己和反思我們自己。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wazhh 2010-6-28 21:40
陰謀啊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3: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