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父母前仆後繼 生「美國人」當投資 隱憂重重(圖)

作者:TCM  於 2010-6-9 04: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隨中國民間經濟起飛家庭所得大幅提升,中國產婦報名「生育旅遊」行程來美國觀光待產成了大熱門,三四個月之後就能把最有價值的紀念品「美國孩子」帶回家,幾乎來美生育的中國父母們都認為花兩萬多美元,對子女來說是人生最值得的投資。

  在生育旅遊中重要的一環就是美國當地安置產婦待產的「月子中心」,多數社區民眾皆不清楚其營業問題,其實就各城市法規定義諸如「月子中心」「家庭旅 館」皆屬於「非法經營」,且華人社區城市官員皆明確指出,社區內若有查舉一定會前去查訪並開立「警告單」(notices of violation)並留下屋主資料,屢勸不改者將吃上官司。

  生美國孩子是投資

  正在月子中心待產的謝太太來自中國上海,包下豪華單人房預計將花4個月在美國生孩子兼做月子,包括醫院自費生產和機票等花銷預計將支付3萬美元,已在 聖蓋博市(San Gabriel)住了兩個月謝太太對月子中心非常滿意,下周在中國做生意的謝先生也將來美陪太座迎接他們第一個孩子,謝太太認為,這是為了孩子一生髮展的 必要投資。

  每個月子中心號稱一年可協助30至40個孕婦待產,且在跨國月子中心廣告中,業者會大力宣導孩子擁有美國公民身分對未來生涯的重要性,包括可使用美國 福利制度、能以美國人身分進入美國大學、可申請大學獎學金和助學貸款、父母也可皈依移民,多重誘因吸引中國、台灣、香港的華裔產婦來美待產只為生個「美國 寶寶」。

  月子中心皆無立案

  對地區政府官員來說華人社區會興旺「月子中心」行業令人驚訝,這項新行業被美國官員們稱為「Birth Center」,聖蓋博市鄰里服務部門經理安德森(Clayton Anderson)說明,「月子中心」和「家庭旅館」一樣都是違規使用,城市法規明文規定單一家庭住宅(Single Family House)需為單一家庭使用,居住其內的居民需為同一家族。

  聖市曾有兩起「月子中心」遭鄰居舉報,在聖市官員上門開立「警告單」后業者就自動搬家遷居,聖市留下業主資料且告誡不可在該市再經營類似行業,若再犯 被逮就需上法庭吃官司。安德森提到,聖市華裔員工曾把月子中心中廣告翻譯給他們看,他們都很吃驚華人社區竟然會發展出類似行業,且待產房租收費不眥還供不 應求。

  安德森指出,該市若皆獲居民舉報月子中心違規經營,首先將通知洛縣兒童家庭服務(Department of Children and Family Services)共同派員前往現場勘察環境,因為最重要的是那些美國新生兒的安全照護問題,儘管多數月子中心號稱有「護士」或「看護」照料,但月子中心 場所的安全和衛生是官方最為擔憂的問題。

  蒙市法規部門主管William Stecyk也坦承有數起「月子中心」的舉報,當前該市也正想方設法去訂立相關法規限制類似居家營業的違規行業蓬勃發展。

  月子中心潛在問題多

  在華裔多數「休管他人事」的心態下,多數華裔會針對製造社區髒亂和交通問題的家庭旅館檢舉,但很少華人會對留置安靜的待產媽媽們的月子中心產生排斥,因此也一定程度助長月子中心藏匿在社區中大行其道,甚至部分業者能租下四五間房舍改裝經營月子中心連鎖店。

  華裔護士鍾小姐提到,在美國正牌RN待遇優渥怎麼可能去月子中心做12小時輪班的工作,多數類似場所的「護士」都是尚未考過美國執照的中國或台灣護士;供餐的月子中心廚房衛生也是另一隱憂,加上部分月子中心甚至由廚娘和看護輪班照顧新生兒,專業和衛生問題不言而喻。

  John曾檢舉其羅蘭崗社區中違規經營的月子中心,他認為這是為了新生兒的健康和社區環境考量,每間月子中心集中託管3至8個最脆弱的新生兒,一旦有 流行病發生將會成為防疫死角,更不用說部分外國產婦甚至申請Med-Care福利補助支付美國生產費用,造成廣大納稅人的損失。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hr8888hr 2010-6-9 08:13
又一門生意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1: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