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規劃好婚後生活的藍圖
D小姐一直暗戀同校的師兄,可是,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她都沒有鼓起勇氣去向師兄表白。然而某一天,這位師兄竟然向她表白了,並說自己從很早就開始喜歡她。我當時想啊,D小姐終於碰見了她靈魂上的終身伴侶。
周圍人都很羨慕D小姐,但是,D小姐的愛情並沒有堅持多長時間。
聽到他們分手的消息,我一時無法理解。她告訴我說:「後來才知道啊,他可是課外輔導界的名人。在江南區的某一帶地方,只要一提到『教數學的李老師』,有孩子上學的大媽們都知道。前兩天,在聊天的時候,我跟他提到,我的一些朋友準備進公司,我倆聊起年薪的話題。他聽到我朋友們的年薪后很吃驚,說,拿那麼點工資怎麼生活?可能是因為他從學生時代開始,就賺了很多錢,所以有點瞧不起靠工資生活的公司職員。那一瞬間,我突然覺得,這個人應該不是那種老老實實過日子的人。後來,我觀察了他幾天,越來越確信自己對他的判斷。以後要是有人問我 『會跟他結婚嗎』,我估計自己肯定會說『受不了』。所以,我就跟他提出分手了。我不想自己在把男朋友已經看成結婚對象的時候,還要擔心自己會不會跟他結婚。」
<!--//<![CDATA[ var m3_u = (location.protocol=='https:'?'https://d1.openx.org/ajs.php':'http://d1.openx.org/ajs.php'); var m3_r = Math.floor(Math.random()*99999999999); if (!document.MAX_used) document.MAX_used = ','; document.write ("</scr"+"ipt>"); //]]>--> document.context='YTo1MzI3OHw=';  |
當時,我還沒有交過男朋友,更沒有考慮過那麼長遠的未來,所以,我那時很不理解D小姐的決定。
在當時的我看來,因為那麼遙遠的將來而與現在自己喜歡的人分手,D小姐實在有點不可理喻。可是,沒過一個月,D小姐找到了一位她能「受得了」的男人,重新開始了戀愛。兩年後,D小姐跟她「受得了」的男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後來我聽到消息,D小姐曾經暗戀的那位師兄,畢業后沒能找到工作。再後來,在他年紀很大的時候,不得不開始準備司法考試。他終於還是沒能適應普通的社會生活。
要是D小姐真的繼續跟他交往,肯定在不久后就會發生問題,D小姐只是預先避開了那些不幸而已。
有過戀愛經歷的人都知道,很難像D小姐一樣,突然拒絕一個自己喜歡的人,而且理由是那麼遙遠的、將來的問題。而且D小姐暗戀的那位師兄,從某種角度來看也是個有能力的人吧。D小姐雖然不是那種「為結婚拚命」的類型,但是,她還是為婚姻規劃出很明確的藍圖。她比誰都清楚自己結婚以後要過何種生活。
過去10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所謂專家的預測,有80%都是錯的。很難想象,一個女人能把自己的婚姻生活一一設計好並嚴格按照計劃執行下去。但是,我們女人至少要對自己的婚姻設計出大致的框架。比如「我只想跟一個老老實實的顧家男人,過小市民的生活」,或者「我這個人就是過不了窮日子,所以我一定得找個有錢人」,再或者「我受不了枯燥無味的日子,我要找的男人不一定要給我穩定,但一定要有趣,讓我過得豐富多彩一些」等等。那麼D小姐呢,她要的就是「跟一個老老實實的顧家男人,過小市民生活」,她找到了她想要的,也從中發掘著幸福呢。
對婚姻的偏好在幼兒園時就決定下來?
很多未婚女性在考慮婚姻的時候,並沒有考慮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婚姻。她和大家一起看著那些完美婚姻圖,心想「我也得變成那樣」。我就不明白了,就算你跑進完美圖畫里,難道就能保證你自己幸福嗎?我認為,女人應該對自己的婚姻有個明確的規劃,就像規劃自己未來的職業藍圖一樣。可是,婚姻這東西又很奇怪,你越是制定計劃,實際情況就離計劃越遠。就像準備去買鞋子,當初的計劃是「買一雙紅色的鞋子,襯托我的新形象」,但是,最後買回來的,卻是已經在自家鞋櫃里擺得滿滿的、黑色的鞋子。
怎樣才能儘可能多地知道自己對婚姻的偏好,並選擇與之相配的婚姻呢?
從事IT行業的A小姐,逐漸對結婚失去了興趣。一方面,每天繁重的工作使她沒有信心支撐家庭生活;另一方面,她周圍那些已經結過婚的人,生活得都不幸福。有一位已經結婚幾年的姐姐,生了兩個孩子以後辭掉了工作。她一直對A小姐重複著一句話,「你要是有能力養自己,就千萬別結婚」。還有一個要好的同校師姐,她在一個月前離了婚。更讓人感到無奈的是,公司里的那些大叔們,以「早回家也是看孩子」為借口,有事沒事都在辦公室泡著。看著他們,A小姐覺得,跟這種男人過日子的女人真是悲慘。
有一天,A小姐在同學的婚禮上碰到了C小姐,C小姐和她老公原來在國外留學,剛剛回國。據說,C小姐跟她老公關係和睦,可能確如其說,因為C小姐的臉色、表情都很好。A小姐跟C小姐在同一張桌上吃飯,聊天時,A小姐突然發現,C小姐經常講述自己媽媽的故事。
「咱們的媽媽是老一輩了,她們的建議有幫助嗎?」
「嗯,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媽媽就開始經常說找一個什麼樣的男人,過什麼樣的日子之類的話題。青春期的時候,我還挺煩媽媽的話。不過,可能我自己真的被洗腦了,後來真就找了一個媽媽說的那種男人,我自己過的日子也跟她一直念叨的差不多。」
A小姐聽后很鬱悶。既然C小姐說了,要想結婚後過上好日子,就得從幼兒園時期開始接受教育。可是,A小姐的父母從十年前就分房睡,兩人冷眼相待,互不搭理。那麼A小姐不就沒法結婚過上好日子嗎?
婚後生活和睦融洽的夫妻中,有很多人父母的關係也很融洽,這是事實。我們可能覺得,我們都具有獨立的人格,但是,父母所給予我們的影響,遠比你我想象中的要多得多。不過,這也不是說,父母關係不好的朋友們,就一定過不上融洽的婚姻生活。
成長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生活態度,但是,最終決定過何種生活的,是本人的意志。
生活這個東西吧,如果你不去打理它,它就會變得很邋遢、很消極。我們需要一個叫「意志」的物理外力,才能讓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要知道,任何人都絕不是「自然而然」地就能過上好日子。C小姐也不是因為父母的原因才過上好日子,而是因為她自己確實付出過努力。母親的忠告和建議頂多只是她努力的目標而已。所以呢,即使沒能從生長環境中學到這些,你也仍然能夠過上好日子,你只需要找到一個新的目標即可,跟父母的生活不同的目標。
如果你是像A小姐一樣的情況,就可以參考C小姐的婚姻生活,並設計出你自己的未來婚姻藍圖。一般來說,女人的嫉妒心都很強,看到別人夫妻關係好,就會心生嫉妒。我倒覺得,不妨學學那些過得好的人,學學她們是怎麼過日子的,這會對我們自己有很大幫助。學習她們的方法,有利於我們結合自己的偏好,選擇適當的婚姻生活。
對待結婚這件事,女人一定要慎重。在結婚之前,至少應該在腦海里描繪自己結婚,以及結婚以後生活的情形。建房子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設計圖,但是,如果沒有設計圖,房子就根本無法建立。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