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左 文 (潘左主網址 http://control.blog.sina.com.cn)
潘左按: 關於大學生救人犧牲的英雄事迹和沒有良心的撈屍作業人員的具體劣跡,
我相信朋友們已經知之甚詳,在此不必贅述了。
我給好友「我心獨舞」的一個回言里說到下面一段話,
算是對我在此文中想說出的東西最好的註腳了: 資本主義是建立在「私」、「私心」、「自私」的理念基礎上的, 而且還必須強化自私的理念, 它的絕大部分社會經濟活動從體制到具體日常運作都必須建立在這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假設的基礎之上的。而且離開這個理念,資本主義運作就會失靈。
如果人人象社會主義要求的那樣,人人奉獻, 那麼資本主義理念破產不破產?
這裡有個例子,
可以幫助大家理解,
我究竟想說什麼:
在毛澤東社會主義時代,
一個幹部可以在晚上回到辦公室加班,
太正常不過了,
但是現在你如果在美國什麼公司工作,大夜裡回去哪怕只是拿自己的東西,
那麼第二天公司管理層從錄像知道你這麼做了,你恐怕會受到盤問,或下次裁員的時候,
你就被神不知鬼不覺地給裁了。根本的原因就是在資本主義體制和文化下,你回去這一行為必須被認定為一定是有什麼私人目的(即使說清了,
也還是令人心有餘悸),
最低限是你這個人從今以後難以把握了。
「綁屍要價」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別人死了,
這些撈屍的才能賺錢,
只有非常自私、甚至很壞如「百般刁難」, 才能賺錢, 其實這不折射出了當今社會究竟什麼樣的人亦即他們究竟如何可以成為先富者嗎?
而這不正是我們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結果嗎,
而這件事情不過是典型的體現了這一點罷了。
行文至此,一定有人跳出來說,「胡說, 勤勞致富嘛!」 但是勤勞是人人都會的,只要掌握同等資源的情況下, 自然都會勤勞致富,
也就沒有先富而言了, 但是問題恰恰在這裡, 首先資源有限, 不可能人人平等、平均的得到, 其次,
總有人搶得先機在大家都忙著「勤勞致富」的情況下「更」先富。這個先機, 這個搶得有限資源的先機, 是不可能平等、平均給出的,
只有最會「私」(為富不仁的終極原因)、最懂「私」,
最能利用「私」(拉攏腐敗的心理基礎)和最巧妙的「私」(奸詐的來源)以及敢於「私」(黑社會、霸道的來源)的人才能先富。所以這個事件里的撈屍船現象是
最好的註腳。
而在同一件事情里出現的另一大幫人,他們把自己身上什麼都掏出來甚至跪求撈屍船幫忙,
這幫人當然不符合「自私」的鐵律,居然這麼傻,那他們怎麼可能發財, 怎麼可能先富?他們的命運與社會上的所謂工農弱勢群體相象不相象?獻出生命的大學生,
更是嚴重違背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理念,不但不是任何利益的受益者,
還是被操縱和羞辱的對象,
其實更是活脫脫的資本主義自私理念的犧牲品,
白白給別人創造先富機會罷了。
一言以蔽之, 這件事情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縮影,只看錢袋而無視良心的能搶到先富的先機,為他人獻出生命的白搭, 講義氣為他人掏出自己所有的自然不能賺錢, 總而言之,只有黑心的才能賺錢。
潘左深切悼念那些犧牲的勇士們,
鄙視那些見錢眼開、沒有良心的先富者們!下面是我的原文,文中我狠狠「讚揚」了撈屍作業公司和人員的精明,
也狠狠「批評」了「傻得出奇」、甚至連命都不顧的大學生們,
看官須要細細品味啊。謝謝關注!
據《南方日報》的 徐劍橋 李秀婷 二位 核實,「學生跪求漁船」撈屍的一幕確實出現過。因而很顯然, 如果這些以生意為本的船隻和人員, 一到場就立即著手打撈屍體, 那麼就不會有「跪求」這個特色了。為什麼是特色? 因為人家來幫忙, 突然又賣上乖, 不出手了, 非得「跪求」,這在國外實在看不到的, 恐怕只能發生在當下中國, 故曰「特色」。所以如果有人能幫我找到恰當語言讓我給這裡的「鬼子」講個明白, 我也願意特別「特色」一下。 作番「跪求」。還是回到這「做與不做」的精妙絕倫的細節上來吧,他們作出一副救援姿態, 就是不出手, 這是市場理論里價值規律的作用, 這就叫「待價而沽」, 就是要「賣個好價錢」的意思。 如果看官還是不明白, 那麼建議你好好聽一聽厲YI寧, 茅YU軾什麼的專家給你好好講一講, 他們會極為細緻地、極為耐心地給你講解這裡面市場的價格規律, 他們可是幾十年如一日講得天翻地覆, 講得這種「跪求」特色終於如願地、令人欣喜地出現在祖國大江之濱了的, 而且還會象雨後春筍般繼續在祖國大地的每個角落出現並生根開花的。那麼這個「待價而沽」對「機不再來」的準確把握, 效果如何呢? 當然不錯了!
果不其然, 學生圍住打撈船,一邊往上擺著身上的全部財物,一邊下跪哭求。另外看官,如果你被學生的真情感動得流淚了, 我勸你趕緊收起這眼淚, 因為根據市場規律, 你「供應」的眼淚沒有需求, 白搭, 白流, 不值錢。試看符合需求和供應的市場行為: 這些學生的行為如冰凍的江水和當時尚在江底的原本熱血的青年的冷屍一樣,在物化的市場面前, 只是一個存在,沒有感情的, 是市場這個櫃檯的一邊而已, 亦「需求」而已。那麼市場的另一邊,「供應」呢, 就是那幾條船加幾個人構成的「撈屍服務」。
看官能不能細細想一想, 這市場不就是需求和供應的此消彼長嗎? 得, 求大於供,價格飆升!供方就他們這幾條破船和破人, 但是需求又是迫不及待, 所以最後議定的價格和條款也就可想而知了。這是《南方日報》披露的真實細節: 「陳波(打撈船隊的負責人, 不是「先富者」生意所有人,所有人其實是叫夏兵的,此人是陳國君的角色)開始與到場的長江大學老師、領導談價。說是談,其實價格早已固定:白天12000元,晚上18000元,一手交錢,一手撈人。」而且是先交錢---噢, 不好意思,忘了講了, 根據市場規則和當時供求特性, 是純粹的「賣方市場」, 就是說賣方在定價方面居於完全主動的地位。還有一點, 也是承蒙厲老師、茅老師他們一再教導過的西方經濟學的牙慧--需求彈性。 就是什麼在0與1之間的數值, 在這裡要撈屍的需求不管你價格如何, 條件如何, 不會變, 就是說需求彈性是零。這個令人哭笑不得也令人悲啼不已的現象, 就是在他們引進的市場理論指導下發生了, 不折不扣的符合價值規律、需求和供應原理, 成為一個賣方市場下需求彈性為零的經典「經濟案例」。祝福中國, 恭喜中國, 中國今後將繼續如此在特色經濟理論下不斷騰飛!!
不好意思, 我怎麼這麼健忘呢。 還有一件價格均衡規律沒講!!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在原先價格和價格條款下, 供需雙方沒有異議了, 出現了均衡, 但是打撈出兩具屍體以後, 在本應屬於打撈第三首屍體的時間內出現問題了, 就是需方未能按供方要求把最後一筆現金繳上。 你說一下子籌不起, 你說大學擔保? 狗屁!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個不正是市場最基本規律之一碼?價格均衡立即被打破, 就是均衡總會被打破這個規律起作用了。當然, 這個規律背後還是等價交換原則, 不信請聽: 這是陳波現場的發話:錢不夠,交足三人的錢,才撈剩下的一個。那個先富者, 也就是這個發死人財的生意的所有人--夏兵後來是怎麼對《中國新聞周刊》解釋的, 我告訴你, 是很經典的厲、茅式解釋, 也很有貓論的特色味道: 「這就像買口香糖。你去買口香糖,是不是要出錢呢?你不能說不給錢吧?」多輕鬆, 一筆生意而已, 跟口香糖買賣一回事。 當然, 在這種形勢下, 賣方是占不到便宜的!
那麼那個最大的「看點」和最熱的「熱點」,那個網上盛傳的「手牽綁屍繩」照和相關「挾屍要價」的事情是真的嗎? 據同一的調查表明, 確實是鐵板釘釘的事實!至於這一細節是如何鑲嵌在、又位於這個經典的市場經濟案例的內里哪一處, 潘左實在不感興趣了。有感興趣的自己調查核實去吧。但是我想說的是, 這其實是這個案例的精華之處:它準確遵循和體現了「一手交錢和一手交貨」的市場規律, 它生動的描述了了先富者是如何把握市場機會, 在機會中又準確把握機會時刻的, 是如何精妙絕倫地掌握資源和談判技巧的。 不要把那屍首看成僅僅是屍首,當然我這樣說, 不是要讓你把它看成活人, 當然更不要把它看成是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 那是什麼? 那是廣告、是誘惑、是機會、是資源、是賺錢的渴望、是先富的動力啊, 朋友們!!!
「需方」, 就是長江大學的師生們, 其他利益攸關方,這回是輸慘了!
教訓啊教訓啊, 沒有認清市場規律的那幾位大學同學, 不但大部分人白白乾了一場, 白白受了累不算, 還有幾位同學居然白白獻出了生命。你說,這些犧牲了的同學的家人何等痛苦啊, 白死了! 而按照市場規律辦事的「先富」模範不費吹灰之力, 立即掙了一大筆錢, 不但讓他們「先富得」更加先富了, 還讓他們的子孫繼承先富的可能性和現實性都增加了資金的保障(可不是一大筆收入嗎?), 而更為重要的是, 這筆生意還能確保他們下次繼續, 亦即富二代、富三代也繼續「綁屍要價」而富下去!
這難道不是一場教訓嗎? 我建議學校組織同學好好反思, 刻不容緩地敦促他們吸取教訓,下次不可以違反市場規律, 而是毫不猶豫地先索要好價錢, 並且毫不客氣地堅決要求全部現金預付,方可出手相援!最好也把人生保險的價格也考慮進去, 因為你知道, 事實已經證明這是高危險的作業, 切記! 你說他們在課堂上沒有學過市場經濟理論?! 真是可惡!真是可恨!
(潘左主網址 http://control.blog.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