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嚴肅話題:輿論的熱鬧和誤區

作者:美中不足  於 2010-1-6 14:5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關鍵詞:

新年剛過, 大家還在回味節日氣氛, 談論這個話題似乎不和時宜。 但是有關美國民航客機在聖誕節當日幾乎被恐怖分子成功引爆的報道, 著實讓人捏了一把冷汗: 要是那安裝在褲襠里的爆炸裝置沒有被汗濕而引爆成功, 不用說四處樹敵的美國, 就是一向國家形象溫和的加拿大, 無論老百姓還是官員政要恐怕都會談虎色變, 心有餘悸吧。亡羊補牢, 猶未為晚, 自美加開始波及全世界的空前嚴厲的安檢措施立即生效, 嚴厲到可以用機器掃描,透視旅客身體,讓西方人一向引為禁地的隱私暴露無疑。 因為生事者來自奈及利亞, 美國對來自包括奈及利亞在內的所謂「十四國「 的旅客將給與"特別照顧".在「9.11」過去接近十年之後媒體再次引發有關「種族甄別("racial profiling")的爭論和批評。 是要隱私還是要安全? 這是個問題!支持者引述歷史記錄,有名有姓,前車之徹, 後車之鑒; 反對者據理力爭,抗議以偏概全, 製造冤假錯案。  關鍵是, 在美國安檢官員看來, 還有比"種族甄別「更有效的方法嗎?

在經歷了歷次恐怖襲擊之後, 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國要針對特定種族和信仰人群進行「種族甄別」。 而爭議的雙方似乎各執一詞: 印象和統計, 或者先入為主還是實事求是。 儘管理智告訴大家,無法從膚色和信仰判定犯罪嫌疑,作為穆斯林,你就無法避免由於世俗偏見帶來的歧視甚至仇恨。而這種偏見不可否認與媒體的有意無意的偏向 有關, 儘管當今「政治上並非正確("politically incorrect")早已大行其道。相信大家都會對2008年初西方媒體對西藏暴亂的顛倒黑白, 混淆是非的報道記憶猶新吧。 以CNN和BBC為代表的主流媒體搖旗吶喊,或依靠道聽途說,或憑空想象,把暴徒描繪成反抗中國強權統治的英雄,而鎮暴武警戰士則變成屠殺無辜藏民的凶 犯;其它的則緊密跟進,以訛傳訛。 他們的作假手法太過於低劣, 也低估網際網路時代受眾的智商, 活生生被抓住把柄, 加之海外華人空前團結,此起彼伏, 連續抗議, 終於使一向高傲強硬的西方傳媒不得不或者道歉聲明, 或者有所收斂。所以, 除非媒體造成群體受害者, 而遇到受害群體有集體抗爭, 並且抓到確切的把柄在手, 否則, 如果傷害不足以引起民憤,或者民憤尚未沸騰, 肇事者得以逃脫懲罰或譴責。

在 自由世界或者民主國家, 除非有利益集團把持或者資助,媒體相對獨立,特別是關於國內事務的報道, 而且有爭論至少還讓雙方說話的機會。而在獨裁體制之下, 媒體淪為統治者個人或集團的利益代言角色,誤導和扭曲成為必然。 當權者掌握輿論和話語, 對被統治者進行愚弄和欺騙是當然之道。 權力鬥爭勝利者對失敗者的輿論鞭撻和圍剿也成為理所當然。 今天被稱為革命家和同志, 明天卻變成「叛徒, 內奸, 公賊」, 被「批倒,批臭」, 親戚家屬也連帶遭殃, 後天還會被「踏上一隻腳, 永世不得翻身」。歷經九死一生,戰功赫赫的將帥, 因為被奪權者視為障礙, 可以一夕之間變成「土匪", "野心家」, 「陰謀家」。 至於普通民眾, 可能會被誤導,利用而作出極端行為還彈冠相慶。 記得明末的抗清名將袁從煥, 因為觸怒剛愎自用的崇禎皇帝, 雖然獨立支撐大明王朝抗清二十年,功莫大焉, 還是被凌遲處死。有人認為是明朝中了皇太極得反間計。 百姓誤認為他是賣國賊,紛紛花碎銀向行刑者買他身上割下的肉食之以解恨。 至於紅極一時的紅衛兵小將,在文革初期,因為緊跟偉大領袖和導師的號召,象出籠的野獸,無法無天,斗資批修, 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毀了多少稀世珍寶,造成多少人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蒙冤而死; 偉大領袖在打倒了「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達到了目的之後, 號召從乳臭未乾的「革命小將」已經長大成人的」知識青年」們, 「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因為「廣闊天地, 大有作為」!利用信息不對稱,獨裁者可以蒙蔽群眾一時, 但不可能將真相永遠掩蓋起來, 事實總會有見陽光的一天。文革後期先覺醒的知青先回城, 晚覺醒的後悔不已,千方百計脫離苦海, 早日返城, 未覺醒的則「紮根農村」,「現身建設共產主義的偉大事業」。 同樣是這批人, 因為飽受欺騙, 所以日後對文革的控訴也最為血腥淋漓。 記得北島的一首詩, 開頭兩句是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第一次讀到,感覺這世間如此蒼涼, 如此不公: 躺在墓地的為什麼總是高尚者?除了卑鄙者, 高尚者和盲從者,所幸這世界還有獨行者和抗議者。或許, 獨行者和抗議者越來越多, 這世界才越來越安全和寧靜吧。

加拿大擁有相對成 熟的民主體制,國會議員主要有四黨組成, 代表各階層民眾的利益和訴求。 據統計,中間偏左的自由黨總共執政時間達到三分之二,偏右和極右的保守黨達到三分之一;八十年代從保守黨分裂出來代表魁北克獨立主張的魁人政團, 以及受勞工階層和工會擁護的左派的新民主黨。在長達十八年的特魯多自由黨執政時期大力倡導的多元文化主義已經深入人心, 使得加拿大能夠敞開胸懷接納來自世界各地擁有不同種族,膚色,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的移民, 並且讓這五彩斑斕的族群和睦共處, 共同繁榮,而不是相互仇視, 你死我活。加拿大的偉大體現在自信,多元, 包容, 開放和尊重, 比之南邊的美國過之不及。憲法規定的言論自由充分體現在媒體的運作上。 渥太華本地的主要電台CFRA早晨時段主持人風格平和, 立場不偏不倚; 上午節目的主持觀點極右, 主要由老年聽眾捧場; 下午偏左的板塊多來自知識分子和自由派人士的扣應。稱不上完美無缺,可能還相差甚遠,但起碼讓大家都有說話的時間和機會。至於觸及甚至超出底線的言論,自 有法官和律師來解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2: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