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和洛杉磯基本上處於同一個經線範圍,但是維度相差很遠。因此這裡的冬天比洛杉磯要冷得多,而且還有雪可以下。現在這個時間段,早上8點,太陽才露出地平線,下午不到4點,天就黑了下來,日照時間特別短。當地人告訴我們,這裡的夏天白天特別長,早上4點天就亮了,晚上10點才天黑。
昨天是去溫哥華島上的維多利亞市拜訪議員,需要換乘輪渡過海。因此大家很早就起床去趕床,一旦錯過第一班,就得等到2個小時以後了,過去之後就會比較晚,顯得失禮了。
一路走來,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雖然加拿大和美國是鄰居,關係十分密切,而且很多人就把加拿大當作了美國的一個州,但是二者之間依然有著很多的不同。例如量度單位就不一樣:美國的公路里程用英里,速度用英里,加拿大用的是公里;路旁加油站里的汽油價格是以升為單位,在美國則是「加侖」;但是在超市裡買東西的時候,兩國的量度單位又都統一成了「磅」。在我們看來,實在是有些混亂,讓人摸不著頭腦。
突然前天參加一個慶典活動,還有一個更有趣的事情。要說起中國人最熟悉的加拿大人來,估計除了白求恩,應該就是大山了。其中大山之所以被熟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能說流利的中文,是個中國通。而我前天見到的一個加拿大白人,則號稱「大山第二」。此人現年大約60多歲,曾任加拿大駐華外交官,現在一所大學服務,中文也是非常的流利。
慶典中最有意思的一幕是:慶典聘請的一個當地議員致辭,她是從香港過來的移民,只能講英語和廣東話,而前述的「大山第二」是慶典司儀,因此便當仁不讓地充當起翻譯來。於是有趣的事情出現了:一個中國人對著一群中國人用英語致辭,然後一個外國人充當中文翻譯。
有趣,果然有趣!可是總覺得有點說不出來的無奈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