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痛悼國學大師任繼愈、季羨林

作者:zhuqi123  於 2009-7-12 01:3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雜談|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4評論

關鍵詞:

 

痛悼國學大師任繼愈、季羨林

 

 

一朝頓逝雙國士

 

 

齊魯學風耀中華

 

 

——後學同鄉朱啟敬輓

 

 

附「倍可親」2009711信息兩則:

京港台時間: 2009/7/11 22:05     標題: 著名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家任繼愈去世(組圖)
  核心提示:著名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家,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任繼愈因病醫治無效,09711430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3歲。為悼念任繼愈先生,國家圖書館將在南區學術報告廳設置靈堂供各界人士弔唁。

  著名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家,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任繼愈因病醫治無效,於2009711430在北京醫院逝世。(資料照片) 中新社發 應妮

資料圖:季羨林(1)與任繼愈()、聖嚴法師(1)合照
  中新社北京711著名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家,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任繼愈因病醫治無效,於七月十一日四時三十分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九十三歲。
  任繼愈先生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五日出生於山東省平原縣。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宗教學會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國無神論學會理事長,國家圖書館館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第四至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國家圖書館發布的訃告指,任繼愈先生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宗教學的教學和研究,學術成就卓越,影響深遠,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籌建了新中國第一所宗教研究機構,培養了幾代中國哲學史和宗教學研究人才。任國家圖書館館長以來,他積極推進圖書館建設,為繁榮發展國家圖書館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任繼愈在佛教研究方面的成就曾被毛澤東譽為鳳毛麟角。他提出儒教是宗教的論斷,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性質的總體認識和定位,是認識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重大基礎性理論貢獻,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具有深遠的影響;晚年任老先後組織領導乃至親自主持多項大規模文化工程。
  記者在國家圖書館官方網站看到,為紀念這位在國圖躬耕二十餘年的老先生,官網首頁已經被改為黑白色。

  為悼念任繼愈先生,國家圖書館將於七月十三日至七月十五日期間在國家圖書館總館南區學術報告廳設置靈堂,供社會各界人士弔唁。七月十七日上午,將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任繼愈遺體告別儀式。

 

二、京港台時間:2009/7/11 13:23     標題: 季羨林今天上午病逝 享年98 ()

資料圖:季羨林。

北京711 (記者呂紹剛)記者今日從北大校辦了解到,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於今晨八時五十分左右在北京301醫院病逝。
  季羨林簡介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191186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

 

輓聯說明:

因為文革,我年少輟學。經過農村、工廠的短期鍛造,又應徵入伍。在濃烈的求知慾望支配下,利用工余並犧牲睡眠,來讀書補課。任繼愈先生《中國哲學史》(1-4)是我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服役期間重點閱讀的啟蒙作品之一,加之二位先賢出生地山東平原與臨清又毗鄰我的家鄉諸城,故以「後學同鄉」標記。

旅美作家  朱啟

2009-7-11 9:19am寄語美國加州

2006年季秋,朱啟在美國加州聖巴巴拉市郊野。

3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4 個評論)

回復 xinsheng 2009-7-12 01:42
同悼。
回復 MG-42 2009-7-12 02:13
同悼
回復 zhuqi123 2009-7-12 02:42
xinsheng: 同悼。
共勉!
回復 zhuqi123 2009-7-12 02:43
MG-42: 同悼
互學!
回復 漢紳 2009-7-12 04:03
俺老家是章丘,也算是後學老鄉啦
同悼
回復 zhuqi123 2009-7-12 12:47
漢紳: 俺老家是章丘,也算是後學老鄉啦
同悼
願與同仁老鄉共勉!
知道章丘284部隊不?我還是其中一員呢!曾在1970年在章丘度過10個多月,漢紳你那時多大?
回復 shanshui: 2009-7-12 15:18
季羨林老先生在德國留學的時候,還有一位德國情人。季羨林老先生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很開誠布公地提及此事,大概就是幾年前,還是十幾年前吧,具體時間記不得了。反正當時已經很老了。
"情人"這個表達,可能不太妥當,但當時雙方互有好感,那時肯定的。
我對那篇文章還有點印象,淡淡的回憶,挺感人的。
後來還真有在德國的好事之徒按文章中提供的線索去找老先生的這位德國情人了,還真找到了。
人家應該是終身未嫁~~~~~
很感嘆。
回復 zhuqi123 2009-7-12 23:46
shanshui:: 季羨林老先生在德國留學的時候,還有一位德國情人。季羨林老先生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很開誠布公地提及此事,大概就是幾年前,還是十幾年前吧,具體時間記不得了。反
人生這杯酒,究竟應當如何品味?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09-7-13 00:26
同悼。

來看看朱啟老師,去了南加州,每天趕場子,也沒跟網友們聯繫過。
回復 zhuqi123 2009-7-13 04:18
人間的盒子: 同悼。

來看看朱啟老師,去了南加州,每天趕場子,也沒跟網友們聯繫過。
好的,我們慢慢交談。
回復 shanshui: 2009-7-15 00:17
zhuqi123: 人生這杯酒,究竟應當如何品味?
喝了,苦酒當好酒喝。
今朝有酒今朝醉。
回復 zhuqi123 2009-7-15 02:41
shanshui:: 喝了,苦酒當好酒喝。
今朝有酒今朝醉。
一醉方休。文章也不用寫了?
回復 shanshui: 2009-7-16 00:55
zhuqi123: 一醉方休。文章也不用寫了?
寫文章從某種程度上其實和喝酒一樣,只是麻醉自己。
寫文章還有個不好的地方,就是麻醉了自己,還同時麻醉了別人。
哈哈。見笑。
回復 zhuqi123 2009-7-16 01:38
shanshui:: 寫文章從某種程度上其實和喝酒一樣,只是麻醉自己。
寫文章還有個不好的地方,就是麻醉了自己,還同時麻醉了別人。
哈哈。見笑。
所見略同!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3 16:2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