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參加了杜塞狂歡節遊行 [2009/03]
- 在德國杜塞乘坐公交車有感 [2009/03]
狂歡節最早起源於德國西部和南部信奉天主教的城市,德國多數地方的狂歡節一般始於每年的11月11日,止於第二年復活節前40天。雖然前後長達近3個月,但狂歡節高潮總是在最後一周。
從萊茵河畔的杜塞爾多夫至梅因茨一帶,狂歡節是僅次於聖誕節的最重要的節日。在杜塞爾多夫 ,人們不是頭戴希奇古怪的帽子,就是穿著奇裝異服,一輛輛大型彩車滿載著政界要人和社會名流的巨型模擬像,構成「玫瑰星期一」遊行隊伍的高潮。甚至還向歐洲許多國家作電視實況轉播。1983年數梅因茨的遊行隊伍最長,達7公里。杜塞爾多夫的狂歡者從車上向圍觀群眾的糖果一萬噸,科隆的圍觀人數最多,達100萬人。
這就是網上對德國狂歡節的介紹……,而狂歡節最後一天的遊行又是這個節日的最高潮。
而我,今年有幸成為狂歡節遊行隊伍中的一員,親身感受了杜塞狂歡節的氛圍。
首先感謝杜塞中國中心,投入不菲的資金組織了杜塞狂歡節有史以來第一個中國遊行方隊,並且做了一輛非常漂亮的彩車,讓德國人也看到了中國的風采。
杜塞的狂歡節,總的感覺就是老百姓自己的節日,街上不分老幼、男女,一律奇裝異服,東方的、西方的、民族的,很多服裝出乎你的想像(這些服裝可都是他們自己掏錢買的,價錢可不便宜哦)。臉上也是化的五花八門,小丑的、海盜的、動物的,以貓臉居多。頭髮也是五顏六色,奇形盡出。各種彩車爭奇鬥豔,各種人等喜氣洋洋,隨著音樂放聲高歌、盡情舞蹈,整條大街都是人的海洋、快樂的海洋。
走在中國的方隊中,真有一種自豪的感覺。我們這個方隊由一對舞獅開道,一輛大型彩車居中,並不斷的向人群中拋撒糖果和毛絨小牛,後跟我們的士兵方隊,方隊前由一男一女兩位特從南京專程趕來的京劇高手帶領,他們身著武生和花旦行頭,油彩臉譜,我們則身披頭盔、鎧甲(布料服裝)、手持大旗,一副武士打扮。我們因是「烏合之眾」,30個人的隊伍都是剛從杜塞周邊各地趕來,有的要做一個小時的火車,所以走的並不那麼威武整齊。好在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終於有了一支中國的隊伍出現在德國人重大節日的遊行中。路邊的德國人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他們大聲的向我們歡呼,很多人還用中文說「你好」,並抱拳拱手,甚至做出幾個武術動作。我們也盡情的呼喊,和他們互動。天氣雖然很冷還下著雨,我依然汗流浹背。幾公里的路,不知不覺就走完了,還很不盡興,恨不得再來一遍心中。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感受著這美好的氣氛,笑容始終掛在臉上。看著街上每個人發自內心的呼喊、舞蹈,真為德國有這樣的節日而高興,感謝杜塞狂歡節,感謝杜塞中國中心。不知道我們何年才能有老百姓真正自發參與的節日。
雖然很高興,但還是感覺到一些不足。
人一多,即使像德國這樣平時非常乾淨、整齊、文明的地方也出現了許多陰暗面。遊行過後,地面一片狼藉,最可恨的是碎酒瓶滿地;由於遊行有馬車、馬隊,馬糞也大片地出現了;碎紙、爛包裝遍地;衛生間也是一塌糊塗。酒後鬧事的也出現了,在遊行的過程中我親眼看見三個警察把一個手拿酒瓶的年輕人掐著嘴巴按倒在地。
我們身穿的服裝是兩位京劇老師從國內帶來的,腰帶上裝飾了幾個圓鋁片,邊緣非常粗糙,且非常鋒利,許多參加者在穿衣過程中被划傷出血,我最慘,食指被劃破,深幾見骨,血流不止,最後拿創可貼緊緊勒住,方才止血,但一直疼痛。遊行結束后回中心的路上又把小拇指劃破,回家洗澡時感覺手痛,一看又有兩處輕傷,都是被划的。哎,我們的東東什麼時候才能做的好一點……
狂歡節結束了,生活還要繼續,希望我們每天都是狂歡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