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IT 這個行業存在這樣的一個產業鏈:
Hardware -- Network -- Software -- Contents
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 產業鏈的某一個環節在技術和市場方面往往會有比較快速的發展. 由此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當寬頻網路技術還沒有成熟的時候, 網路技術就是整個產業鏈的瓶頸. 一旦這個瓶頸被突破, 就會給產業鏈的下一個環節的發展掃除障礙. 當內容 (
Contents ) 市場發展到一定的時候, 就會對硬體市場提出新的需求. 目前的市場狀況可以說是一個軟體和內容大發展的階段.
網際網路上大量各種各樣的內容出現爆炸性增長, 一方面為門戶網站提供了發展機遇. 另外一方面,
更加專業和適合用戶多樣性口味的內容為各種大大小小的網站同樣提供了絕好的發展機遇. 網站的發展將出現個性更加突出, 更專,更精和更加多樣化.
網際網路的出現對傳統媒體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無線網路的普及將會對傳統媒體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
傳統媒體必將逐步出現內容的多樣性並且和網路技術越來越緊密地接合起來. 無線網路最終將實現信息無處不在和無時不在.
多樣性的內容將跟隨無線網路觸及人類消費和生活的各種環節.
Digital Signage 這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已經開始和網路技術緊密接合, 實現動態內容的快速傳遞. 在美國 PRN (Private
Retail Network Inc.) 已經把觸角深入到各大連鎖超市. 在人流高度密集的地點(如大型超市等),
讓內容跟隨人流而不是傳統的觀眾通過廣播接受信息.
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內容將被投放到特定人群流經或停留的地點和時間. 這樣就能夠針對多樣性的人群 Push 他們所關心的內容.
譬如傳統的醫藥電視廣告針對性不是很強, 但是在醫院和醫生診所里投放的廣告就會有很強的針對性. 同樣的情況對金融類產品和服務的廣告可以投放到銀行,
自動提款機等處. 與汽車有關的廣告可以投放到加油站或者汽車修理等場所. 新電影的 Preview 可以投放到電影院或者 DVD 出租店.
新書的廣告投放到書店和圖書館等地點.
歐洲方面在 Digital Sinage 和網路方面也正在趕上美國. 作者接觸到歐洲一種新的 Digital Retail 設計概念.
在這種零售商店裡, 所有的價格標籤將使用一種聯網 (BUS) 的 LCD. 這樣的商店裡價格可以做到早三暮四.
而且大大減少標籤處理的人力和出錯的可能. 特別是大型的連鎖商店銷售和庫存管理將更加靈活. 同時這種商店裡將大量放置小型化的互動式的智能終端.
客戶可以看到產品的介紹和演示. 某些相對單調的零售行業在新的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將會變得多彩多姿.
Apple 首先打響了一個傳統的 BIT (Busi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企業向 一個
CIT (Consum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企業的轉變, 在短短數年間成功實現轉型. iPod 是一個典型的
CIT 產品. iPhone 又使得 Apple 在這個行業里站穩腳跟. 更多的相關產品將會陸續跟進.
Sony 率先推出一款 iBook 類的產品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這說明市場在目前這個階段需要的是相對專門化的產品.
低價格的專用硬體加上豐富的內容接合在一起是一種小步快跑的策略. 因此各種 niche 產品是在可預見的一兩年內比較可能成功的方向.
Motorola 在 2000 年做出戰略性決策, 放棄支線產品, 集中到 PCS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為主的產品方向. 但是該公司的總體企業文化和高級管理層還沒有轉型到CIT 產品所要求的 Fashion Business 方向,
因此公司的經營從去年開始出現困難. 該公司在低檔產品方面受到來自 Nokia, 韓國和中國產品的擠壓, 在高端產品上同樣受到強勁對手的競爭. 在
Apple, Google, Microsoft 等加入 PCS 行業后, 該公司的處境將更加困難.
Sony, Samsung 等傳統消費電子產品巨頭到目前為止在產品信息化方面作過一些嘗試, 但總體上進展不大. 可能和企業文化有關.
開拓新的產品市場需要的是具有高度靈活性研發隊伍, 對消費文化和習慣必須有非常精微的預見. 這方面美國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國內的企業如果想在 CIT 產品研發上有所作為, 除了要加緊對相關技術人才的羅攬, 對美國的消費文化和市場必須加大跟蹤和研究的力度.
消費,娛樂,健身,交通等許多方面都已經開始向信息化方向轉變. 在不久的將來由各種今天傳統媒體和其它內容提供服務商一起,
加上無處不在的網路將把各種各樣的信息傳送到無處不在的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信息終端. 在這裡由於篇幅的限制就不詳細展開.
巨輪已經開始啟動. 人類技術每一次的大發展都給有志的創業者保留了各種各樣的機會. 相信我們中國人這一次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