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這個議題是時髦的。要環保,增強個體的意識並體現在行動中很重要。這兒就總結一下我家的一些做法。
我家的環保行為:
- 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前提是居住的地方適合。
- 住房面積適可而止,不貪大。
- 衣著在舒適的情況下,冬厚夏薄。室內溫度的調節上,冬不貪暖,夏不貪涼。(好像有些廢話。之所以加這條是因為以前在大辦公樓里上班,夏天需加毛衣保暖,冬天脫至只剩單衣才不太熱,覺得不可思議)
- 出門購物,盡量帶足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謝絕不必要的一次性購物袋。
- 盡量減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如用了,則盡量增加使用次數:用過的購物袋作垃圾袋,用過的酸奶盒兼冰箱保鮮盒,食品包裝過的紙盒,兼孩子的手工原料等。(不過,這方面不可走火入魔,否則家裡遲早會變成垃圾場)
- 不衝動購物(居室面積的控制對此習慣的養成有利)。要淘汰的物品,根據功能和新舊程度,分送慈善機構、回收站或垃圾場。
- 購物時,重質不重量。使用粗製濫造的物品,最不環保!
有一些所謂低碳行為我個人做不到,比如:
- 用洗臉水沖廁所
- 不用流水洗碗筷
等等。
還有一些做得到的不想做,比如:
- 使用假的聖誕樹。這一方面因我不願意放棄享受新鮮松樹散發的香味,另一方面並不認為假聖誕樹比真的更環保。真的樹木至少易降解。
- 手洗衣物等
我覺得,我們二三十年前,缺吃少穿時過的日子肯定比現在環保(至少對自然界大環境而言)。但是人類的趨勢是提高生活質量,這是無法改變的。如果對自然界的影響可以折算到物品和服務的成本中,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總之,人們要根據自己的個體愛好決定參與環保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