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11 24 2010 08:23
--------------------------------------------------------------------------------
作者:蘆笛 在 蘆笛自治區 發貼, 來自 海納百川
五、民德與民智
這個問題很複雜,不是走馬觀花一番便能下結論的,只能說說靠不住的膚淺印象。
上次我說起醫院的黑暗,講述了我所了解到的白衣魔鬼虐人害命詐財的貓膩,說那不是政府而是弱智魔鬼們造的孽。Wopper-Junior網友對此話似乎很反感,陳大夫也不同意,他認為,只要政府把醫院收歸國有,把醫和葯分開,不要讓醫院自負盈虧而是變成真正的福利機構,則這丑不可言的弊端即可消除,所以,說到底,還是政府的責任。他還說,若是讓基督教會去管理醫院,則醫院一定會變成真正的救死扶傷的機構。
陳大夫所說當然有理。雖然我討厭基督徒在網上傳教,幾乎成了偏執狂,但並未因此抹殺良心。對教會在人類歷史上、尤其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做的大量好事,本人歷來高度肯定,多次指出那些「帝國主義文化特務」比中國人自己還愛中國,比中國人自己還盼望中國富強,比中國人自己更知道珍惜中華文化遺產,比中國人自己更愛護珍惜中國人的性命。沒有他們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無私奉獻,則中國絕無可能在較短的期間內便引入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
總之,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帶來了經濟繁榮,而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則帶來了文明。中國如今最大的悲劇,就是只認識到了第一點,從而放棄了對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抵抗,因而迎來了空前的繁榮,卻仍然頑固堅持抵抗帝國主義文化侵略(最主要的就是所謂普世價值觀),使得中國至今還處於野蠻狀態。其實帝國主義經濟侵略還真有剝削中國人民的意味(尤其是在一個蓄意製造「低人權優勢」的中國政府的主動全面配合下),但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到底能從中國搶走什麼,老蘆遲鈍,還真想不出來。
但問題是,就算政府會讓教會去管醫院(純屬做夢),那也絕無什麼好結果。中國人的本事在於「洋為中用」,無論什麼好東西都能讓它獲得鮮明的中國特色。
國內的教堂佈道我也曾去參加過一兩次(不是上那兒去做禮拜,而是去「考察」),在門口便目瞪口呆:那教堂是新修的,十分漂亮,比國外大部份教堂都漂亮,然而兩翼的廂房卻是非常闊氣的商店。為了查明它們與教會的關係,我特地進去詢問服務員,人家告訴我,那些商品雖非教堂的財產,房舍卻是從教會租來的。這在全世界大概是獨一份兒吧。據我所知,西方教會當然也有房產,但一般是租給貧民,有點像中國的所謂「廉租房」,其實還是屬於善行。至於租給商店去牟利,好像在《新約》里也說過,據說那陣子的教堂成了商場,以致耶穌憤怒地衝進去把攤子掀翻了。倘若他老人家生在今日中國,只怕是千手千眼也掀不了那麼多。何況他還沒能掀翻一個貨櫃呢,恐怕立即就要讓保安逮捕了。正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信徒淚滿襟。
牧師的佈道我也曾耐心聆聽過(NND,我在國外都沒有這些閒情逸緻),講授的完全是「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有位年輕女士的佈道最動人,居然告誡信徒們,買東西就得買名牌貨,若想節省就對不起自己,她自己就是這麼做的,衣服鞋襪都是名牌,因為上帝並不反對人們享受,云云,令我眼界大開,覺得物質氣味如此之濃的基督教,便信了也無妨。
當然比起來,基督教會可能算好的吧,佛道寺觀更糟糕,開辦的目的完全是摟錢。高昂的門票就不用說了(教堂好歹還不興收門票,當然,那裡面也沒什麼看頭, 西方名教堂照樣賣票),一旦踏進山門,立即就被人纏住,拚命向你兜售香。據說杭州的寺廟最糟糕,和尚會纏著你去抽籤,而那些判詞都很糟糕,目的是引起你的恐懼心理,於是你為了消災免禍,便不得不花錢請和尚替你做法事消解。此外還有若干狗屁東西以高價出售,它們之所以能賣高價,據說是和尚曾經對之念過經(所謂「開光」)。我家有人就曾從泰山背回一塊什麼「泰山石敢當」來,據說那是「開過光」的。
這大概就是當基督徒的好處,我這可是從太太那兒學來的。去參觀寺廟時(對了,這次還看見江澤民前總書記為雲南麗江黑龍廟題的匾額,上書「護國佑民」。全世界的共產黨人,大概也就只有他這麼干。由此可見我黨如今的信仰到底是什麼東西,那就是實用主義),每逢被人纏住,我便聲稱:「我是基督徒,教義規定不能搞這些活動。我是來參觀人文景點的,不是來參加你們的宗教活動的。如果我參加這些活動,死了得下地獄。」到後來我乾脆自稱穆斯林,反正「蘆回回」也當了多年了。
扯遠了,我只想說,如果醫院讓教會去管,即使不變得更黑,只怕也是天下烏鴉。那個國家的潰爛是全面的,無遠弗屆,無微不至,無葯可醫。
至於將醫院再度收歸國有,讓「醫」與「葯」脫鉤的設想,也不可能解民於倒懸。陳大夫可能忘記了當年的公費醫療是怎麼回事。我在回憶錄已經介紹過了。先慈87年病重時,奸相朱鎔基尚未當國,國家尚未實行醫改,醫院還未變成現在這種純商業公司,大多數人還享有勞保。然而白衣弱智魔鬼們照樣有本事發財。他們和附近的旅館聯手,把它們改成「分院」,分院的收入就不上繳,完全成了醫院的黑金庫。病人入院第一件事,便是問你是自費還是公費。若是公費病人,他們就拚命給你開藥,卻把那些藥物貪污了,拿去賣給自費病人,所得便裝了腰包。弱智魔鬼們就連人血都敢吸。那陣子人血是商品,醫院的血源主要是農村中大量的賣血者。需要輸血的病人若是自費,他們就少收你的錢,但不給發票,所得便被他們貪污了。陳大夫建議改回去,除非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否則無非是又改成過去那樣,能杜絕醫院的貪腐么?而若是改成全民免費醫療,只怕百姓立即就要發動轟轟烈烈的人民看病戰爭,光是醫療費用就能讓政府財政破產。
我在《文明真空》文中說,過去的中國是「上詐而下愚」,現在則是「上下俱詐」,成了不折不扣的喪德之邦。不光是政府會坑人民,人民同樣會坑政府。前天老太婆才跟我說,她跟她的髪小通過話,那人正準備去住院。我驚問(我和老婆子當年是一個廠的同事,她的髪小也是我的同事):何病?答曰:沒病。沒病為何去住院?朋友們都去住了,她一個人無聊,也準備去住。住院成時髦了?不是,是去「吃醫保」。現在國內開了一種醫院,是專門「吃醫保」的,開在郊外,其實就是度假村,療養院。大夥兒約好一道去住,院方為防上面來查,也裝模作樣地開藥掛鹽水,但「醫生」一走,「病人」就自己拔掉,在「病房」里打麻將,打膩了就出去玩,野餐什麼的,據說很有意思。那這種醫院能賺什麼錢?具體原理不知道,反正這種醫院就是專門開了鑽醫保的空子,迎合低收入階層的低消費療養的市場需要的。
所以啊,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國人現在唯一的信仰就是拜金主義。無論是政府還是百姓,都徹底喪失了羞恥心,什麼道理都不講,什麼面子都不要了。政府可以蠻不講理地拆遷,甚至動用黑社會搶劫「釘子戶」,以此逼迫人家搬走,而百姓以高於國外的價格買房產,竟然只能買到70年的使用權,那所有權仍然是政府的,因此任何時候政府都可以以「征地」為名,將你從以天價買來的房子中趕出去。政府連這種下作無恥的爛事都幹得出來,上行下效,還能指望公民誠實無欺?
我這次回去的最強烈的感覺,便是普通百姓不再抱怨了。猶記93年回去那次,所有的人都在罵,罵政府,罵社會風氣,罵拜金主義,罵人慾橫流,罵道德淪喪。罵得我不勝其煩:老鄧南巡講話剛發表,政府擺明了要走資,國家好不容易從李鵬的鳥籠經濟死胡同里掙扎出來,爾等還有什麼不滿的?莫非要倒回去過毛時代的窮日子才稱心如意?
但這次回去卻再聽不到這類抱怨了,大夥兒似乎學會了一個真理:憤世嫉俗什麼意思都沒有,不如鼓足幹勁,力爭上遊,狠命地撈,雞有雞路,鴨有鴨路,悠悠萬事,撈錢為大。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政府與百姓在道德問題上達成了共識,換言之,政府用自己製造出來的爛污社會環境卓有成效地改造了全民,以致無論再怎麼爛污的事體,百姓都已見慣不驚,安之若素,說不定還有三分羨慕。
如今國內的騙子已經與時俱進,實現了高科技作業。我曾在一家銀行屋頂上看到大幅的電子告示牌(就是那種會行走的燈光告示),「溫馨提示」大眾提防騙子,說是若您接到催款單或是催款電話,讓您把欠下的水費、電費或電話費交到某個帳戶去,那一定是騙局,萬萬不可相信,云云。這提示不但溫馨,而且非常實在。我姐就多次接到這種催款電話,她的老同事也如此,以致她後來跟老朋友打電話,對方根本不接,因為那是一個陌生號碼。
最絕的是,我一次在網上跟朋友筆談,我先給了他我的手機號碼,接著那朋友便問我是否帶夠了錢,他可以贊助我兩千元,要我給他個銀行帳號和戶名,他把錢打進去。我收到那信息后不久,手機就響了,一看是條簡訊:丘國光,中國工商銀行帳號XXXXXXXX。我於是問他,剛才那簡訊是不是你發過來的,他莫名其妙,說沒有啊,我於是轉述了那簡訊的內容。他立即說,那人是騙子,大概通過黑客手段看到了咱們在網上的筆談,以為那手機號是他的,又看到他要轉錢,馬上便發了那簡訊。若那手機號真是他的,則他就會以為丘國光就是蘆笛(他不知道我的真名),想都不想就會往那帳號里打進兩千元去。我驚出了一身冷汗,連稱好險好險。
這其實也算不了什麼。我才回去時,就有人反覆叮囑,用卡取錢千萬要小心,在輸入密碼時,務必要用手牢牢罩住上方,讓誰都無法看見你按的是哪幾個鍵,蓋下流台灣人發明了一種高科技手段,能在取款機上安裝什麼設備,不但能測出卡上的電磁識別號碼,而且能用微型攝像頭把你輸入的密碼攝下來,過後便能複製出一個信用卡或銀聯卡,將你的錢提空。我開頭還照辦,但後來覺得這實在無法忍受——用手遮擋得密不透風,連自己都看不見數碼,還知道按哪個鍵?於是也就沒這麼幹了。好在我後來查了一下,似乎也未被盜竊。
在這種大環境下,剛回去的海外赤佬必然是豬頭(阿拉伯上海人說的「彘頭」),只有被騙的份兒。光是買東西,咱們就老是無法適應「除了火車票之外,無任何商品是明碼實價」的國情。從飛機票開始,什麼都可以講價,而且砍下來的價比例並不小。這說明整個第三產業都有很大的詐騙成份,它不是按「成本加利潤」的「普世價值觀」來制定價格的,而是按「成本+利潤+詐騙」來制定價格。所謂「砍價」,能砍去的最大值就是詐騙份額。
這說的還是正當生意,按國內標準來說根本算不得詐騙。在雲南麗江旅遊時,有個四川騙子纏住我們,說只要20元就能用麵包車拉我們到三個景點去,而且他們還能幫我們逃門票。所謂「逃門票」,就是繞過收門票的地方進入公園,這樣遊客就不需要花錢買門票。為了讓遊客相信自己不會吃虧,她還聲稱等我們玩完了,再收那20元,於是大家便同意了。到后才發現,那地方根本就不是什麼公園,沒有門票一說,只有賣旅遊票的,旅遊節目是在茶馬古道騎馬,以及在拉市海乘船,票價每人380元。大夥於是跟那售票的砍價,砍到了300元。次日我們才知道,咱們是劉少奇主席說的「貪小便宜吃大虧,吃小虧佔大便宜」,正經旅行社組織的同樣節目,只收120元,騎馬走的路還比那長得多。所以,對於真正的詐騙團伙來說,上述「砍價能砍去的最大值就是詐騙份額」的定律並不成立。
當然,那四川騙子也沒有完全撒謊,「逃門票」之說也不完全是虛構。麗江黑龍潭門前就有些人專門幹這種事。那公園門票80元(要麼是60元,記不得了,稱為什麼古城維修費),但後門無關卡,只是遊客不知道而已。於是有的人(多是上了年紀的婦女)就在大門前兜攬生意,告訴你她能帶你逃門票,只要一半價。如果你懷疑那是騙局,她就讓你先去查明門票價是否真是那麼多,而且保證帶你進去后再收錢。那票價當然如她所說。若你想省錢,自然會回去找她,她就帶你從沒有關卡的後門進去,然後再向你收錢,十幾分鐘便能掙40元。
當然,不能說這些人是詐騙,人家出賣的是你不知道的信息,跟新聞報刊賣錢似無本質差別。問題是,那公園為何不杜絕這弊端,以致帶人「逃門票」居然成了一種職業?我陰暗心理發作,免不得要懷疑那是公園工作人員的故意安排——從後門半價進去而不買票,自然也就不存在財經查帳問題。
即使是正經的旅行社,也未必能與詐騙完全脫了相干。例如上述到茶馬古道騎馬遊覽,那價錢雖然公道,可惜所謂「茶馬古道」整個是騙局。據知情者說,真的茶馬古道根本就不在拉市海附近,但旅遊局為了方便安排旅遊路線,便人為地把茶馬古道「搬遷」到了那兒,以便增加吸引力,否則光是個拉市海,除了候鳥光臨的季節,根本就沒有什麼遊覽價值。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