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蘆笛 鍍金帝國掠影(四)

作者:light12  於 2010-11-14 17: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2評論

鍍金帝國掠影(四) 時間:  11 14 2010 07:01

作者:蘆笛 在 蘆笛自治區 發貼, 來自 海納百川

二、 社會組成巨變

這次回國的又一驚奇發現,是中國城市的社會組成已經發生了巨變,再不是我走時那樣了,其最突出的改變,是實力雄厚的民族資產階級橫空出世,以及城市工人階級的「人間蒸發」。

我走那陣子,國內還根本沒有什麼民族資產階級,有的只是所謂「個體戶」,多半由前「社會渣滓」亦即勞釋人員或失業青年(稱「待業青年」)組成。這些人得以出現,全靠萬能的共產黨首次承認無力保障公民就業,不得不網開一面,允許失業人口自謀出路而採取的權宜措施。

惟其如此,全社會對這些「無正當職業者」一致採取了歧視態度。他們的生存空間極度逼仄,只能做點小生意,記得出名者有什麼北京的「大碗茶」,安徽的「傻子瓜子」等等。其中佼佼者稱「萬元戶」,也就是年收入達一萬元。他們對土匪政府滿懷戒心,據說從不存錢而是把現金塞到酒瓶里,藏在炕洞里,隨時等待「第二次土改」。我有兩位中學同學就是這種「萬元戶」,都是靠做小生意發家,其中一位在家門口支了個行軍床,就以那為攤位,在上面放點衣服百貨什麼的,另一位搞長途販運,騎著一部「長江牌」摩托,在大眾嫉恨的目光中來去如風。或許就是因為全社會的嫉恨與歧視,這撥人據說在89學運中很活躍,北京有名的「飛虎隊」就是他們組成的。但無論是論人數還是經濟實力,這撥「倒爺」根本就無足輕重,可以忽略不計,既算不上什麼政治勢力,也算不上什麼經濟勢力,連個階層似乎都不能算。

這次回去可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三十年間,民間資產階級從原來那個徘徊在中國上空的幽靈突兀地降臨世間。與馬克思恩格斯痴情呼喚的那個毫無生命力的社會主義幽靈不同,這具有無限生機的資產階級幽靈抓住了改革開放的難得機遇,落地生根,瘋狂繁殖,在短短的三十年內便長成龐然大物,擁有的財富不但令「舊」社會的資本家如榮毅仁輩瞠乎其後,而且比歐美富豪也未遑多讓。如今的中國機場與國外機場也差不多,停放著許多富豪們的私人飛機與直升飛機。

資本家們甚至把觸角伸進了原來的絕對禁區。如今活躍在國內航線上的有家私人航空公司,名曰吉祥航空公司。該公司據說由溫州王家三兄弟搞長途販運起家,先是購買大巴搞長途客運,填補國營長途客運的空缺,現在發展成了擁有17架空中客車的航空公司,董事長似乎叫王均金,也就40來歲光景。17架空客!您去想想光這投入的資金就該是多少吧。如此規模的航空公司,即使是在西方也很了不起了。但在西方的民航史上,我還真沒聽說誰是靠大巴客運起家,在短短20多年便折騰出了個頗具規模的民航公司。中國人的創業能力,實在是了不起,若不是過往百年中白痴政客白痴領袖們川流不息地把中國往死里折騰,中國早就成了世界首富了。

該公司提供的服務我也享受過,開頭還有點提心弔膽,總覺得不是國營的就有點山寨味,為此特地買了保險,好讓我家屬在我墜機身死後大大地撈上一票,坐上后才發現起降都很平穩,與國營航空公司乃至國外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務也無什麼區別。只是畢竟是民營,處處得穿政府的小鞋,登機「落機」(廣東人管「下車」叫「落車」,真TMD野蠻人——老哈和上海武警千萬別介意啊,我不過是調笑,無惡意)不能從廊橋(不知道正式名稱是什麼,反正是登機落機時走的那個旋臂)上下,只能坐擺渡車從舷梯上去。

然而據朋友說,這王均金(均貧富?)兄弟也算不得中國的首富。據說在如今的中國,身家過億者已達8萬人(另一朋友則說是三四萬人)。民營資本家擁有的財富,已經達到了國際財團的規模。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最近收購了瑞典沃爾沃轎車公司的全部股權,支付了13億美元現金與2億美元的單據,該集團的李書福(舒服?)成了沃爾沃的新董事長,充分體現了中國民間資本家的強大金融實力。

這些人的財富,構成了國民經濟的脊樑,把FT中文網張力奮文章的有關段落拷貝在這裡:

「1979年鄧小平先生提出中國改革開放時,中國的民營經濟佔全國GDP的總量不到1%。30多年後,今年初中國官方的數據我們可以看一下,中國民營企業加上微型的小企業,已經達到了4100萬戶。對中國目前整個GDP的貢獻超過了60%,對國家財政稅收的貢獻是超過了50%,並且為中國創造了將近80%的就業機會。所以阿里巴巴的馬雲最近有一句話說:現在的國營經濟才真正是中國經濟的補充。對應中國國情:30年前,中國的官方文件還會說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補充』,現在的情況正好倒過來了。中國的民營經濟實際上已經成為中國主體經濟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

這數據彰顯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無限活力與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毫無生機。須知中國的資本主義是在權力的狹縫裡歪歪曲曲地艱難生長起來的,論起點與國企不啻天壤之別,然而卻能在30年間一躍而為國民經濟的棟樑。它們才是繁榮的締造者。如果翻箱倒櫃地查一下,只怕不難看出國企乃是妨礙生產力發展的絆腳石與寄生蟲,其存在全靠欺行霸市的惡性競爭,是權力人為扶持的結果,而備受打壓排擠的民企才是經濟繁榮的創造者。馬克思竟然以為資本主義私有制妨礙了生產力發展,堪稱人類有史以來最有蠱惑力的最大的糊塗蛋。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款爺們不再是牟其中之類的大老粗了,一般都受過大學教育,具有相當的現代工商眼光,甚至具有世界視野,其發家也未必是賣身給權力的結果。上引文字中提到的阿里巴巴的馬雲就頗有代表性,此人靠創辦網站起家,其發家史頗有點像谷歌與雅虎。該同志是60后,杭州師範學院畢業,遲至1995年出訪美國時才第一次接觸到網際網路,但他與我輩書呆網蟲不同,立即從中發現了巨大的商機,回國后即開辦了「中國的黃頁」網站。99年辭去公職下海,創辦阿里巴巴網站,開拓電子商務,迅即成為巨富。上文提到的「支付寶」似乎就是他開辦的(對了,lemon說支付寶與PayPal類似,我的感覺好像不是如此啊。我沒用過支付寶,但PayPal的工作機制似乎不大一樣,乃是為沒有信用卡的人購物提供方便,客戶不必先給PayPal支付一筆錢,也沒有什麼先送貨后交錢一說)。這種同志的發家史,在我看來還是相當正當的,主要是眼光與智力的結果,似沒有馬克思說的「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流著鮮血和骯臟」。

與此相映成趣的,是城市工人階級的消亡。回去后與一位朋友在網上通信中交流,他說:現在城裡還有誰當工人?聽得我一楞一楞的。須知我去國那陣子,工人還是城市居民的主要職業,也是最光榮的職業(當然只是口惠而實不至,只有鐵木之類同志才以為那不是政府蓄意製造的虛榮而是實惠),如今這位同志卻告訴我,如今城裡再沒人當工人了,卻並非60年代末的「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裡吃閑飯」,那城裡人到底幹嘛去了?

改當「白領民工」去了。如今城裡確實沒誰當工人,但並不是說城裡就沒工人了。共產黨的治國哲學,不是他們標榜的唯物主義,而是唯權主義。我反覆說過,毛共創建了中國歷史上最不平等、一切按權力嚴格分配的等級社會,其中城鄉居民是梁漱溟老先生說的「九天九地之別」,農民與工人分處不同的權力等級,其權力落差根本就是不可逾越的,過來人都知道,跳出「農門」遠遠難過鯉魚跳龍門。后毛共有限地突破了「唯權主義」哲學,引入極有限的「按資本分配」作為「按權力分配」的補充,但仍然保留了城鄉的權力梯度。於是在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帶來了社會組成的改變時,原有的社會等級便依次「晉級」——城裡的新一代上升為「白領民工」,而農村的新一代則進城當工人。不管怎麼變,農村永遠是城市的殖民地,而農民永遠是二等公民。

對政府來說,這種變化省了他們的無數麻煩:若是城裡人當工人,則政府就有責任照看他們的福利(當然也只是理論上說說而已,千古奸相朱鎔基[據說他與王安石一樣,眼中白多黑少]當年搞什麼G8改制,把中小國企統統送給貪污犯,把廣大工人階級直接拋向街頭,壓根兒沒想到他作為大國總理的起碼責任),若是工廠倒閉,工人失業了,就算如千古奸相朱鎔基一般不理不睬,起碼那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有礙觀瞻。如今當工人的卻全是農民。從理論上來說,農民本來有國家分給他們的土地,進城打工算是第二職業掙外快,國家並無責任照看他們。第二職業當然不存在失業問題,若是工廠倒閉,回去種田就是了,關國家什麼事?您說這設計該有多聰明?怪不得愛國青年們時時為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無比自豪,咱們的政府算計子民的智力確實是第一流的。

那「白領民工」又是什麼意思?共產黨治國,為漢語增添了無數涵義無窮的新詞語。在「人民國家」,凡是沾了「民」字的,大約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一般而言,那「民」字作為前綴,意味著「低人一等」,有點像英文前綴sub或infra。所以「民營企業家」就是比「國營企業家」低一等的生物,而「民工」就是比「國企工人」低一等的生物,「民辦」也就是比「國營」低一等的企事業。顧名思義,所謂「白領民工」就是白領中低人一等的生物。

總而言之,隨著改革開放,城鄉居民依原來的權力等級依次晉級,原來該當農民的農村新一代進了城市,在私有企事業里當上了體力勞動者,便被稱為「民工」,而原來該當工人的城市新一代進了擴招的大學(根據上述構詞法原則,其實應該將此類劣等大學生稱為「民大學生」,其質量遠不如咱們當年),畢業後進了公司,充當下層白領苦力,便被稱為「白領民工」。這批人活得其實並不容易。在北京上海那些所謂「一線城市」,每月拿的也就是兩三千元人民幣,工作極度辛苦,工時很長,毫無勞保福利,而且隨時有被解僱的可能。為了節省開支,公司常常頂多雇傭他們兩三年便將其炒了,省得有漲工資的問題,反正待業青年多的是,不愁找不到替換的人。當然這炒也可以是雙向的。一位白領民工在某個企業里頂多也就幹上兩三年,若看晉級無望也常常會跳槽。

在我看來,白領民工與民工的區別,無非也就是腦體力勞動的區別,收入並不十分懸殊。例如我幾乎在每個城市的餐館都看見雇傭服務員的廣告,那報酬一般是1千元左右,包吃包住。而白領民工並無僱主包吃住,所得不過兩三千元,刨去吃喝住宿,能否剩下千元來還頗成問題。儘管如此,城市居民仍然對白領行業趨之若鶩,而餐館服務員的位置則無人問津(否則也不會幾乎每個餐館都打廣告招聘了)。之所以如此,我看還是「心理增值」使然,一如當年的「領導階級」的諛稱哄得大眾打破頭爭著去當工人,在毫無安全保障的血汗工廠里被機器軋掉手臂,打斷脊樑,或是被活活毒死(我當年的窮哥們兒起碼有十名早卒)。

附白:

消極賢甥,眾所周知,毋庸置疑,我是如假包換的IT盲,可惜你是文盲,總是看不懂人家說什麼。我說的手機發中文簡訊,用的不是黑莓(blackberry)式手機,那種手機完全是微型電腦,其按鈕就是個電腦鍵盤。用那種手機發簡訊,當然與用電腦寫信無異。但我說的手機只有十來個鍵,並沒有電腦鍵盤,可靠那十來個鍵就能輸入所有的漢字,這設計當然非常巧妙,而且不是洋人能想出來的。當然,它是抄襲靠10來個鍵代替26個鍵發英文簡訊的做法,但即使是抄襲,也是活學活用,我在文章中解釋得如此明白,你卻一如既往地看不懂,要一如既往地扯到八萬杆子打不著的地方去,讓我一如既往地絕望。

Z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marnifan 2010-11-14 23:47
真稀飯他
回復 light12 2010-11-14 23:52
marnifan: 真稀飯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8: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