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蘆笛 鍍金帝國掠影(三)

作者:light12  於 2010-11-12 21:5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3評論

鍍金帝國掠影(三)     時間: 11 12 2010 12:21

作者:蘆笛 在 蘆笛自治區 發貼, 來自 海納百川

話說回來,撇開文化上與美學上的考慮,中國的城市建設畢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其規模遠遠超過了歐洲的戰後重建,大概在世界歷史上還從未有過。在900萬方公里土地上,每個城市都如同廣島、長崎一般,被核彈徹底平毀了,每幢建築物都是新建的。光是這一空前浩大的工程需要的建材諸如鋼筋、水泥、玻璃鋼、鋼樑等等的數量就是個天文數字,更別說建起那無數摩天樓、立交橋、高架公路、高架鐵路、機場及其配套設施,開挖隧道、地鐵,管理空中、地面與地下交通等所需的技術。如此強大的生產力,與如此龐大的稱職的技術隊伍(包括設計人員,施工的技工,管理人員等等),竟然在短短30年中(尤其是最近10年中)便如同雨後的蘑菇一般遍地鑽了出來,確實是不可思議的奇迹,與變魔術無異。

豈止是基礎建設如此?我上次回國是2000年的事,彼時私家車還如鳳毛麟角。這次回去,滿街跑的都是私家車,平均年齡大約不會超過五歲,還全是好車。世界上大約還沒有哪個汽車大國如此年輕,就在最近四五年之中突然如同阿拉伯神話中的genie一般在虛空中成型。如此強大的生產力與如此龐大的技術員工隊伍,到底是怎麼在短期內就訓練培養出來的?

IT工業就更不用說了。電腦與手機的普及率大概當仁不讓是天下第一。10年前我回國,絕大多數國人還不知道網路為何物,沒幾家人有電腦,更不知email所云何物。我家算是知識份子人家,兄姐們都是所謂「高知」,然而那陣子只有兩個姐姐家有電腦,只有其中一位有郵箱。這次回去,每家都是四五台電腦,除了筆記本電腦外,每個卧室里都有一個台式電腦,都是液晶大屏幕,一律無線上網。晚上家人全在網上娛樂消遣,有看嚴肅文字者,有購物者,有打麻將者,有與人閑聊者,可謂各得其所。小哥哥蘆簫居然還來指導我這網齡幾近20年的資深網蟲怎麼上網,怎麼使用WORD,當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國內網購也非常發達,如今已無「土特產」一說,所有的地方特產都能在網上買到。但國內的網購很奇特,充分表現了中國特色,那就是不能靠刷卡購物,必須先去某個中立的第三方擔保機構開個帳戶,划入一定資金,挑中所需貨物后,對方送貨上門,十天內不必付錢。如質量不滿意可以退貨。十天後若無異議,則售方通過第三者從那帳戶中提款。

這奇特的發明完全是針對騙子橫行的具體國情作出來的,但似乎也沒有妨礙交易物流,只是對海外赤佬頗為不便,使得他們的外國信用卡或銀聯卡喪失了購物功能(除非是在國際機場的免稅店中),只有取款功能(無論是信用卡還是銀聯卡,都能在中國銀行與中國工商銀行的現金機上提取人民幣)。我多次試圖靠信用卡購買機票(火車票則根本無法網購,據說是因為票價不打折扣,中間商無利可圖,因此只能到車站或城內的售票處去面對面地購買),多次被拒絕。好在中國有的是廉價勞力,靠人力支撐的服務業天下無雙。雖然無法網購到機票,你只需向什麼「攜程」或其他旅遊網打電話訂購,人家就會免費送票上門,以現金交易,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比網購似乎也未遑多讓。

總而言之,國外是靠電子服務儘可能節省勞力開支,而中國則是充分利用大量的閑置勞力提供第一流的服務。我在小哥哥家住宿時,某日他家的飲水用完了(現在國人飲用的都是凈化水),嫂子當即給賣水的公司打了個電話。她放下電話不到五分鐘,門鈴就響了。那送水者在進屋之前,如同外科大夫或科研人員一般,取出一對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腳套,套在鞋子上,然後才扛著替換的水瓶進屋,以免把客戶的客廳和廚房地板弄髒了。那考慮之周密,令我目瞪口呆。我驚問哥哥,這售水服務何以如此應答如響?哥哥說,那家公司的廣告承諾過即時送貨上門,他們平常派出許多送水員騎著電動車(我最討厭那無聲無息的G8東西,有次幾乎把我這反應遲緩、步履維艱的顫巍巍的八旬老者撞倒了)或摩托在街上到處巡遊。公司接到催貨電話后,當即將客戶地址告訴就在那家客戶附近巡迴的送水員,讓他將水送去。這種高品質服務,也只有在勞力極度廉價的國家才能提供。

手機之普及就更不必說了。下了飛機后,我的第一印象是大眾穿得非常之好而且時尚,再不是十年前的土老帽了,襯得我這海外赤佬的穿著特別寒酸土氣,第二印象是人人手提相當高級的手機,不是ipone,便是Blackberry,那時我還不知道其實其中有許多是山寨版,不禁肅然起敬。當然也不全是山寨版。家庭聚會時,小輩們聚在一起,互相檢查對方的手機,比較誰的上網速度最快。那些手機都很不錯,而且都是真品,並非來自水泊梁山。

即以山寨技術而言,那也相當了不起。聽朋友說,中國人雖無原創力,但如今只要外國出了什麼新玩意,相應的山寨產品不旋踵就推了出來,而且還結合中文特點,對原發明作了極大的改進。此話大約不虛。我過去從來不知道中文手機也能發簡訊,而且無法想象怎麼才能靠十來個按鈕拼寫出全部漢字來。這次回去才發現那設計非常巧妙,其實是抄襲英文手機的smart spelling。但即使是抄襲,也是活學活用,本人絕對想不出那簡單、有效、易學的輸入方式來。正因為設計巧妙易學,我才在稍微練習后即能與人進行簡訊對話。儘管對方使用的是書寫輸入(這大概是中國人的又一發明吧),我靠按鈕輸入,速度也沒慢到哪兒去。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不能不對中國人在技術上的學習能力與模仿能力深懷敬意。如所周知,中華民族傲然有別於世界各民族的特點,是她那令人無法置信的驚天動地的愚蠢,謀略全世界倒數第一,被人賣了還樂呵呵跑得屁顛屁顛地幫人數錢,偏偏還不知恥,專門吆喝叫賣見不得人之處,要厚顏自吹自家的神機妙算勝過鬼谷子。對此我已經在舊作中舉過無數的例子。但如今目睹中國的經濟奇迹,我不能不修正自己的看法。看來中國人的愚蠢主要表現在社會領域裡,主要還是個「文化誘導型智障」的問題。在工程技術上的學習與模仿能力則毫無疑義是第一流的。由此看來,國人驚天動地的愚蠢並非先天原因使然,不是不能糾正的,完成從猿到人的進化仍有可能,療愚事業大有可為,不能不令人無限欣慰。

電子工業與汽車工業也躍居世界先進水平。80年代我出國那陣子,國人最高理想便是買上一台日本彩電,若是誰有一部「雅馬哈」摩托車,則立刻在大家心目中成了金甲神人。而如今中國價廉物美的電視機與摩托車等產品已經徹底擊敗日寇,據說不僅將日貨逐出了國內市場,而且業已席捲東南亞市場。東南亞之大,已經放不下日本人一間熱鬧的銷售室了,令我這仇日者覺得無比痛快。10年前我寫《仇恨將把我們引向何方》時,就曾痛詆張賢亮的「抵制日貨」的濫情號召,主張國內廠家向當時的長虹集團學習,先以日為師,學會了人家的本事後造出大批物美價廉的電視機來將日貨逐出市場。如今這理想終於實現了,其快又何如也!

當然,離開帝國主義無比猖狂的經濟侵略,這經濟奇迹就絕無可能發生,起碼上述各產業那龐大的技術隊伍就不可能培養出來。這次回去,才算是真正明白了「世界工廠」是什麼意思。它其實與英美此語的涵義完全不同。如所周知,19世紀前的世界工廠是英國,20世紀的世界工廠是美國,21世紀的世界工廠是中國。然而相似者不過是皮相的。英美充當世界工廠,靠的是自己的資金與技術,而中國充當世界工廠,則是全世界把工廠搬到了中國去。如今世界上大約找不到一家沒在中國設廠的西方公司。就連家家戶戶用的油煙機,也赫然打著「西門子」的銘牌。這種借雞生蛋、速成致富的偷懶取巧高招,似乎要比英美當年靠自力更生致富的笨法子高明得多。

可笑的是,國人尤其是識字分子以其固有的驚天動地的愚蠢,竟然連這簡單的因果關係都看不出來,至今似乎無人悟出,他們之所以能過上祖輩從未夢想過的好日子,靠的不是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而是對中國發動猖狂經濟侵略的帝國主義列強、尤其是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帝野心狼。中國人對「飲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之類成語的詮釋理解完全是顛倒的,那就是認恩為仇,認仇為恩,其最輝煌的例證就是國人尤其是識字分子對蘇美截然不同的態度,它永遠是昭示與紀念中華民族不識好歹,不辨善惡的愚蠢豐碑。我在下文中還要回到這話題上來,這裡只是提一下。

當然,偉大領袖毛主席早就說過了:「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要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奏效,前提是有一個與列強裡應外合的賣國政府,而這就是鄧小平立下的歷史功勛。賣國一點,繁榮一點,賣國越多,繁榮越多,徹底賣國,徹底繁榮。我黨相對於前任統治者的巨大優勢,是根本不受民意制衡,賣國與否全在黨魁一念之間,因此一旦打定主意,便可肆無忌憚地放手賣國,使得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無論是從深度,從廣度,還是從規模上來說,都遠遠超過了滿清、北洋與國府的總和,當然要引出空前的經濟繁榮。反過來,無論是晚清帝室,是袁大頭,是蔣介石,若是敢動念去干類似的事,只怕還沒能做到億萬分之一,政權就要被憤怒的愛國憤青們推翻,臭名昭著的「保路運動」就是明證。所以,這「賣國求榮」的歷史重擔,似乎也只有我黨才能挑起來。

不僅如此,在浮光掠影地考察了中國的經濟奇迹之後,我一直在想:若是1989年學運觸發了中國政局的大規模改變,中國在蘇聯之前實行制度轉型,成立了民主政府,今天還會有如此的建設成就么?我深表懷疑。上面已經說過了,「榮」是「賣」的結果。如果沒有一個罔顧民意,靠製造制度性不平等來牟利的下流極權政府,不靠「低人權優勢」賤賣人力資源,全世界還會把工廠搬到中國去么?而若不是這麼做,上面說到的那一系列資金與技術又從何而來?由此看來,中國民眾雖然愚昧,但在「舍民主而求繁榮」這點上,似乎還是有點常智的。

Z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marnifan 2010-11-14 23:51
真好
回復 marnifan 2010-11-14 23:52
"這種借雞生蛋、速成致富的偷懶取巧高招,似乎要比英美當年靠自力更生致富的笨法子高明得多。" 現在就是出賣廉價勞動力嘛
回復 light12 2010-11-14 23:59
marnifan: "這種借雞生蛋、速成致富的偷懶取巧高招,似乎要比英美當年靠自力更生致富的笨法子高明得多。" 現在就是出賣廉價勞動力嘛
進步要一步步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6: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