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蘆笛 哲學,是貧困還是富饒?(三)

作者:light12  於 2010-5-12 02: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哲學,是貧困還是富饒?(三)      時間: 11 5 2010 02:52

 

作者:蘆笛 , 來自 海納百

前文不點名地對我要註冊網友作了點小小譏諷,稱之為勇敢分子科研勇士等等,文風很爛,對不起網友。之所以如此,是我覺得註冊網友就是老金說的那種閉著眼睛哭的孩子。他不是來和大家討論的,是來作單向宣傳的,其目的似乎是打敗所有的論敵,因此從不看(或是看不懂,待考)對方說什麼,只管一遍遍地放爛唱片(舊式唱片用多了就會滑牙,唱針便在某個地方跳槽,來回播放某一兩個樂句,循環往複以至於無窮)。可惜那譏諷毫無用處。在前文末尾,我特地為他補了點常識,告訴他科學是怎麼回事,告訴他所有的科學定律都是歸納出來的,因此特別要注意避免舉例證明(也就是無視反例,專挑支持的個例來證明一個歸納命題)。然而他就是不看或是看不懂,我才把那文章貼出去,還沒改完筆誤,便看到他跟帖反駁曰:「But,能量守恆定律就是焦耳舉例證明了的!讓我萬念俱灰。您說遇上這種百折不撓的勇士,講解還有什麼用處?他聲稱是學物理出身的,卻連焦耳的經典實驗都一無所知,何新之夫復何言?

愛你喂,我還是採用明智態度,只跟睜著眼的同志討論,對立志單向灌輸的執著勇士視而不見,否則這文章永遠寫不完了。不說爛話,寫作無樂趣,但只說爛話,便成了批量製造垃圾。這裡要把握的還是艾思奇的,否則量變引起質變


我在舊作中指出(收在《傳統文化批判》中。該書被我投往香港牛津出版社,次日[刨掉時差其實是當天]就被拒稿,跟牆球彈回來一般迅捷,倒讓我掩口胡盧),中國古代從無嚴格意義上的認識活動,蓋國人始終沒建立主觀客觀的概念,分不清這兩者,從而未能建立非真true or untrue)的概念,始終沒有意識到必須把兩者分開,並找到檢驗主觀認識是否符合客觀的手段,又不知道使用分析法,因此始終未能深入事物內部去研究,連認識活動的第一道山門都沒跨進去。沒說的是,這其實是所有早期人類的共同特點。大家一開頭都只會混猜一氣,古希臘與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古人的區別,只在於前者在猜謎活動中顯示出了更高超的智力,如此而已。


如上所述,鬼子開始有了真正的認識活動,始於鹹肉培根。他第一個找到了驗證主觀認識是否符合客觀的方法——實證。既然要實驗,那當然只能採取孤立片面靜止形而上學手段,把研究對象化整為零,大卸八塊。不但在戰術上如此,在戰略上也如此。學者們把渾然一體的自然界人為分成不同領域,先將物理學從自然哲學里分出來,接著又先後把化學和生物學分出來,引出了延續至今越演越烈的裂變反應:新學科不斷產生,越分越細。以致現代人習以為常,徹底忘記了所謂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完全是人為劃分出來的,正如病人意識不到所謂內科」「外科」「五官科等等是人為分工的結果。


相比之下,中國從未完成這個認識論上的兩大飛躍。直到今日,許多國人都未建立明確的客觀意識,缺乏實證觀念,連任何聲稱都需要客觀證據支持的常識都沒有,中醫那活化石便最能證明這一點,其中每個理論都是亞里士多德式的人為制定,與哲學纏夾不清,因而毫無驗證可能。鬼子打進來前,中國就連社會分工都未完成。我已經在舊作中指出了:國學只有一科,便是德育課,由一個教師負責教授一切,連專科教師都沒有;醫療連醫護分工都不知道,由一個大夫包治內外兒婦;軍隊只有古已有之的馬步水三軍,連工兵都沒有,統帥部還在實行遠古的幕僚制度,連總參謀部都不知道建立;國家只有傳統六部,連個國家銀行都不知道建立,預算都不會造,連財會制度都是從西方學來的……。稍微知道點歷史的人都不能不承認,中國文明是一種灰常灰常落後的文明,跟鬼子根本沒法比。如今的中華文化崇拜狂,完全是一種政府刻意誘導的全民YY活動。


還是來說歐洲吧。形而上學猖獗,引出了人類認識的突飛猛進,但這不等於學者們真的見木不見林,忘記了所謂整體觀念。相反,分析法的使用就是為了綜合。1678年,牛頓發表了《論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首次將天體運動與地球上的物體運動用數學公式統一在一起,人們從此得知,原來,支配星體運動與地球上蘋果墜地的是同一套力學原理。從1824年到1857年,以邁爾、焦耳、亥姆霍茲為代表的一批科學家確立了能量守恆定律,由此把不同形式的無機界的力統一在共同的能量概念里。1828年,武勒發表《論尿素的人工合成》,首次證明所謂有機物也能人工合成,提示所謂有機界無機界由共同的化學原理支配,顛覆了將有機世界與無機世界截然分開的生命力論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揭示了一切物種產生和發展的共同原理……在人類歷史上,整個宇宙首次以井井有條的方式展現在人們面前。這與亞里士多德人為制定的和諧體系有個本質區別:它建立在實證基礎上,是隨時可以重複驗證的。


這就是黑格爾主義產生的大背景,恩老匹夫說:


這種近代德國哲學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達到了頂峰,在這個體系中,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的運動、轉變和發展中,並企圖解釋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繫。從這個觀點看來,人類的歷史已經不再是亂七八糟的一堆統統應當被這時已經成熟了的哲學理性的法庭所唾棄並最好儘快被人遺忘的毫無意義的暴力行為,而是人類本身的發展過程,而思維的任務現在就在於通過一切迂迴曲折的道路去探索這一過程的依次發展的階段,並且透過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這一過程的內在規律性。


這就是說,人類的認識活動也經歷了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過程:古代樸素辯證法——形而上學——現代辯證法,也就是黑格爾的正題——反題——合題的昏話。


恩老匹夫這話也不錯,現代辯證法完全是一種返祖現象,但不是什麼螺旋式上升而是螺旋式下降。因此,與恩老匹夫的預言相反,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至今仍然是科學界使用的唯一思維方式。除了在政治權力粗暴干擾學術研究的國家,辯證法這一最高思維方式從未被科學界認同,遑論被科學家們用於研究工作,因為它毫無實際運用可能。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黑格爾是個科盲,連恩老匹夫那種民科的水平都沒有,與康德那種通才不同,他不但對自然科學一無所知,而且對科學哲學一無所知,連培根、洛克、休謨等人的水平都沒有(NND,英國人就是了不起,我看比德國人高明多了,當然康德是例外),有的只是亞里士多德式的勇氣,因此引發了德意志民族的體系病,卻至死也沒悟出他的體系是歸納出來的,而歸納推理必然具有失於武斷與片面的潛在危險,總有休謨說的把現象間的「constant conjunction」(不知道通譯是什麼,持續連結?)當成因果關係的傾向,卻開了舉例證明的濫觴,被馬恩二老匹夫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黑格爾的主張我在舊作中簡略介紹過,當然很可能是我本人的誤解,但對現代人來說,也實在沒有什麼必要去攻讀那一堆淵博艱深的垃圾。在我看來,他的主張具有下列特點:1)可知論。與休謨和康德不同,他認為世界的本質是可以認識的,而那認識手段與實證無關,靠亞里士多德式的混猜一氣足矣。2)一元論。整個宇宙,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由一個共同的實質統一在一起,這個實質便是他所謂的絕對精神3)必然論。如恩格斯說的那樣,他把整個宇宙看成是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是一個充滿矛盾和持續否定的辯證過程。萬事萬物的變化發展看似偶然,其實都由一個內在的統一規律支配。偶然不過是必然的表現,而那必然便是正題——反題——合題的革命發展三部曲。4)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最後都會達到合題的理想境界。


大陸人應該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就是馬恩的匹夫哲學,只需把那絕對精神置換為物質,把正題反題合題置換為否定之否定即可。港台同志也該一眼即能看成黃仁宇的大歷史觀與唐德剛的歷史的長江三峽論是從哪兒來的。那就是從黑老匹夫那兒躉來的。其要點是,人類的歷史也是個必然過程,沒有偶然事件,更不會因偶然因素改變進程,而是如自然界一樣,受統一的客觀規律的支配。各民族的命運早在冥冥之中註定,無論白匹夫黑匹夫黃匹夫紅匹夫褐匹夫花匹夫紫匹夫,大家的歸宿都是同一個。


您說這是不是比亞里士多德的體系還武斷?得出這種結論來,依據何在?就算是使用專挑支持個例、抹煞或無視無數反例的舉例證明的文革專案組功夫,那例子也是過去時的,憑什麼能預知未來?白讓黑、馬、恩三匹夫活在科學昌明的19世紀,連兩千多年前的荀子的水平都沒有。人荀子早就說過,天行有常,人事無常(這后一句是我替他補足的),支配自然界的規律跟人類社會發展一點相干都沒有,以自然界存在著一個客觀規律的表像去類推人類社會也受客觀規律的支配,完全是沒有證據的豪斷,實際上是一種文學比喻。這種事,咱們的董仲舒早在公元前兩世紀就干過了,我看比黑、恩、馬、黃、唐諸匹夫的理論更高明:


臣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強勉而已矣。


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是故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以此見天之任德不任刑也。天使陽出布施於上而主歲功,使陰入伏於下而時出佐陽;陽不得陰之助,亦不能獨成歲。終陽以成歲為名,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從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猶陰之不可任以成歲也。為政而任刑,不順於天,故先王莫之肯為也。


冊曰:「善言天者必有徵於人,善言古者必有驗於今。」臣聞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無所殊,建日月風雨以和之,經陰陽寒暑以成之。故聖人法天而立道,亦溥愛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設誼立禮以導之。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愛也;夏者天之所以長也,德者君之所以養也;霜者天之所以殺也,刑者君之所以罰也。繇此言之,天人之徵,古今之道也。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質諸人情,參之於古,考之於今。故春秋之所譏,災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惡,怪異之所施也。書邦家之過,兼災異之變,以此見人之所為,其美惡之極,乃與天地流通而往來相應,此亦言天之一端也。

請看,這是何等完美的辯證法思想!這兒所謂天道,也就是後世說的客觀規律,它是由陰陽兩個對立統一的矛盾側面組成的,其中的是事物產生的動因,而則是事物毀滅的原因,決定矛盾性質的主要方面,而則是確保奏效的輔佐因素,兩者缺一不可,和諧地統一在天道中,而人類必須自覺認識這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就會成功,而違反客觀規律就要自取滅亡。


這難道不是毛澤東簡化了的辯證法?與黑馬恩諸匹夫的相對精緻(只是對國人而言)的辯證法又有什麼區別?我看論邏輯上的自洽性,它還要遠遠超出後世諸匹夫,其舉例證明的雄辯性更是如此:難道春陽不是催生萬物的動因,而秋肅不是萬物蕭索的動因?毀滅不過是為了產生而開道,此所以中國人乃是天下第一的自殺民族,然而殺來殺去卻越殺越多。如果歷史上沒有那麼多波瀾壯闊的自行開膛破肚,全民不是周期性投入大砍大殺的人民戰爭,或許今天中國的人口也不會雄踞全球之冠。


問題在於,這不過是猜謎活動。現代人應該能看出,這些屁話的致命缺陷是缺乏實證,完全是靠荒唐比附的聯想智能向壁虛構出來的,跟《西遊記》、《封神演義》並無實質區別。迄今所知的事實,嚴重挑戰了(如果不是顛覆了的話)上述古今中外的辯證屁話的前提假設:


自然界:


沒有一個放之宏微觀而皆準的統一規律。支配宏觀常速下的物體運動的規律既不適用於高速運動的物體,也不適用於微觀量子世界。愛因斯坦殫精竭慮想出了個相對論的框架把前兩者套了進去,把經典力學揭示的客觀規律當成了系統在宏觀常速下的一個特例,卻怎麼也沒能耐弄出個更大的框架來,把微觀世界也套進去。統一場論直到他死都沒能成功,直到現在似乎也沒取得什麼關鍵性突破。不僅如此,量子世界之複雜遠遠超出了原來的想象,以致它據說不能用已知的一切自然現象去類比(諸如著名的盧瑟福的原子太陽系模型),只能用在人腦中無法形成具體意象的數學去表述。大千世界之複雜,豈是董黑馬恩等匹夫可以夢見的?哪有那麼容易總結出來的天道


人類社會:


1
)沒有任何證據提示歷史是一個由客觀規律事前規定好的必然過程的展開。迄今的人類歷史上充滿了偶然因素,這些偶然因素之後未必會隱藏著必然機制。最要命的是,這問題是不可解決的,因為毫無實證可能。任何尋找必然因素的活動都難免畫靶就箭之譏。


2
Nonetheless,迄今已有的證據表明,荀子所說的人定勝天歷史規律不可抗拒不可抗拒,美帝國主義一定要失敗,全世界人民……oops, sorry, old habits die hard更有點道理,或者說更接近真實。人為因素常常決定歷史的發展,比較中日在近代走過的不同道路,便再愛國的同志恐怕也得承認歷史是精英模塑的,而精英是按照傳統熔鑄的反應定式行動的。由於文化誘導型智障,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便是中國精英蠢動造成的持續倒退史,而這絕非由什麼天道客觀規律歷史的潮流預先決定。


3
)沒有任何證據提示人類的生活方式可以統一,最終進到奉行統一的價值觀的大同世界,已有的線索反倒在在提示其反面。


4
)社會科學中找不到類似自然科學中的客觀規律,不管什麼爛污社會設計,哪怕是赤柬那種森林聖殿教式的種族滅絕社會,都能轟然啟動並持續運轉相當長的時間,這與工程技術設計完全不同,後者若違反了科學原理便無法運轉,甚至不能啟動。


由此可見,黑馬恩黃唐諸匹夫是何等荒唐,支配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規律根本就不存在。這種認識論的返祖現象的勃興及其破產,愈加彰顯了鹹肉培根同志的偉大——一切沒有實證基礎甚至沒有實證可能的學說,都不過是混猜一氣,鬼子說的「guesswork」However convincing they sound,都與《西遊記》、《封神演義》只有的區別,而無的差異。


既然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並不共享什麼統一的規律,那邏輯結論就是,研究這種百科通吃的統一規律的哲學,只不過是高智商精英們的扯淡活動。


(餓了,胃很痛,要吃飯去)

Z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2 22: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