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金嗩吶 中華文明「行」在哪裡?(8)

作者:light12  於 2010-5-6 23: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2評論

時間: 06 5 2010 14:50
作者:金嗩吶海納百川 發貼,

中華文明「行」在哪裡?


金嗩吶


中華傳統文明,說到底就是農耕文明,在今天這個時代,是一種落後文明。文明有先進與落後之分,這沒什麼可討論的。農耕文明的輝煌畢竟遠遠不能和西方工業文明相比,人家「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如道光帝所感嘆的:「兩隻夷船不能擊退,可笑可恨! 武備廢弛,一至如是,無怪外夷輕視也!」大陸那些新儒家們,「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還鼓搗出「三院制」來抗衡,這本來沒什麼可討論的,我把他們的觀點貼出來,無非是讓諸位見識一下,什麼叫「沒有最蠢,只有更蠢」。其實早在「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康乾盛世頂峰,勝負的大局便已鑄定。對這一點我非常樂觀,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較量的結局,一定是工業文明在中國取得最後的勝利。

說中華傳統文明「行」,是因為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和湮沒的文明,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大一統集權專制帝國存在了兩千多年,而且今天還在頑強抵抗,眼下還看不到有潰敗的跡象。我想這主要和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有關。「精深」是因為中華文明積澱了幾千年,是「集農耕文明之大成」,根深蒂固;再有就是中華文明的規模非常「博大」,用炒股的話來說就是「底盤大,炒不動」。以前和游牧文明碰撞、融合的結果是吸收些戎狄的細枝末葉,如胡琴、胡床(馬扎)、胡服、胡樂、胡舞、胡麻、胡餅、胡桃、胡椒、胡蘿蔔;但主幹、主根(潘教授語),也就是語言文字、儒家學說、大一統中央集權專制始終沒變。工業文明當然和游牧文明不能同日而語了,是比農耕文明高出幾個數量級的文明形態,但恐怕「底盤大,炒不動」現象依然存在。

所謂現代化,就是從農耕文明過渡到工業文明的過程,是集體主義文明向個人主義文明的變遷。工業文明是以工業化為重要標誌的一種現代社會文明形態,我想至少應該包括工業化、城市化、法制化、民主化等特徵。就拿這「城市化」來說吧,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福利體制,以及國民的身份、生產方式、思維方式、人際關係、精神理念等全方位抖落掉高粱花子,而這些談何容易。所以從這點上看我非常悲觀,覺得中國再往前走困難多多,弄不好還會反覆,在某些時間段里甚至還會進一步退兩步。

前邊「我要註冊」網友提出的讓我解釋一下為什麼說我們都是農民的兒子、孫子或重孫子。這道理很簡單,傳統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農民本身是一個落後的階級,這符合馬克思的觀點,因為農民始終與農業生產這種落後的生產方式聯繫在一起。中華傳統文明是一種農耕文明,中華傳統文化是農耕文化,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很多還保留著農耕社會的一些特點。一般說來,一般而言,上層建築的變化總會滯後於經濟基礎的變革。而人們思維、行為方式的改變,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那滿身的高粱花子,不是一下子就能抖落乾淨的。

比如說,現在中國的人際關係,還有很多農耕社會的特點。農耕社會是一種鄉土性的「熟人社會」。人際交往主要在家庭內部,以及親戚鄰里之間,人好壞的標準就是血緣、地緣的遠近。這在生產力不發達的農業社會有一定的合理性。農民作為生產個體,勢單力薄,沒有抗風險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而中國又是氣候多變、災害頻繁的國家。歐洲全洲多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各地降雨量平均變率為12.5%,較少災害。而中國山脈縱橫交錯,地形複雜,季降水變率常常在30%以上,易於形成災害性天氣。凡是在加拿大居住的網友都知道,加拿大面積比中國還大,但很少有什麼旱災水災,居住十幾年趕不上一次。在國內幾乎年年都有地方鬧災,而且一整就是上千公頃莊稼絕收。所以你要是預言中國某年有大災大難,肯定是一語成讖。

當出現自然災害時,農民基本上就是求助無門,能幫忙的就是親戚鄰里。因此,有血緣、地緣關係的宗派親族就成為唯一可以依賴的人,為了集合力量戰勝災難,農民除了相互相靠,任人唯親之外,恐怕再也沒有別的辦法。我在農村看到過一次械鬥,是一戶姓張的人家開拖拉機碰到了姓李人家的孩子,老李出來打了老張兩巴掌,這下張家人不幹了,糾集家族幾十個人,李家人也不是小戶,也對付了幾十號人,鐵鍬、扁擔掄起來就打,血肉橫飛,最後是公社派別的村的民兵來才鎮住。這下我算見識了什麼叫「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中國人抵抗外敵侵略未見什麼勇敢,掐手指算來算去就岳飛、楊家將那麼幾支隊伍,可民間的械鬥真不含糊,個個英勇威武、處處民風彪悍,根本原因就是目標明確,是為自己圈子裡的人而戰。

在中國,如果想活得滋潤就必須得有自己的圈子。費孝通認為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格局是「差序格局」,「即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群里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也就是說人們實際上並沒有「博愛」,只對自己圈子裡的人「施愛」,「施愛」劑量的大小因波紋的遠近而定。中國人也不大講是非觀念,遇事只會做對自己和圈子裡的人有利還是無利的判斷。因為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能幫忙的只有你周圍的人。所以農耕文化中特彆強調血緣和地緣關係,所謂「遠親不如近鄰」、「朝內有人好做官」,「肥水不流外人田」成為人們當然的價值觀。為了維護好這種血緣和地緣關係,相互之間的走動,也就是請客送禮拉關係,是必不可少的潤滑油。很多人出國不習慣,就是因為西方商業社會沒有「人情味」,實際上就是契約社會裡大家都按契約辦事,再加上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根本不需要這種「人情味」。

毛主席有這樣一句名言: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句話特別能在國人中產生共鳴。從農耕社會的角度看,世界上只有圈子裡的愛,無非毛主席把家族、村落圈子擴大到了階級的範疇。時至今日,在國內混得好壞主要是看你圈子多少、圈子大小。我有個學生出國的動機就是他是本大學的附小、附中、大學、研究生這麼一路上下來的,本身又不善交際,畢業出去以後發現別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而他自己始終是一個點。看到別人樂此不疲的參加各種同事聚會、同鄉聚會、同學聚會、戰友聚會、宗族聚會他就難受,最後三十六計走為上,出國以後過得挺舒服。所以,現在中國的人際關係,還是農耕社會的特點。

其實在中國這種大環境里,你很難免俗。要麼改變自己,要麼當眾人鄙視的盧瑟(loser),或者像我的那位學生一樣,逃離苦海獲得新生。說實話,在現實生活中,我自己也一個德行。我以前說過現在研究生上學,大都不空手來,都要帶點「束脩」,我的研究生幾乎都是來自農村,一般都是家鄉的土特產,花生大棗核桃栗子之類的東西。這玩意市面上有的是,門口超市隨時可買,我也不缺這一口。可這麼送慣了,有次一個學生空手來報到,我就感覺特彆扭,覺得他入學少了一道程序,渾身不舒服。最後用理智強壓感情,告訴自己正常社會裡就該這樣。

別人也是一樣,有個導師的研究生要留校,各方面都不錯,學校系裡也都同意,可導師背後給使絆子,原因就是這個學生「不通人情」、「不懂事」。我私下了解了一下,主要就是這個學生總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挂」,人情世故一概不懂,一天到晚就知道埋頭看書做實驗,儘管給導師發了不少論文,導師還為此拿了特殊津貼,那也是一樣,老師不喜歡,碰到事兒上(我們那裡的土話,意思是「關鍵時刻」),老師還是要考慮,寧可身邊留點本事不大的馬屁精,起碼師娘生病住院,有個忙前跑后、給繳費挂號陪床送飯的。這就是所謂「世事不諳非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寫了一本《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他用他的「斯坦福監獄實驗」證明了在日常生活中,人要處於社會角色劇本的規範與約束下,如果環境不好,就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不知不覺地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之事,從而墮落成魔鬼撒旦。

他的這個「斯坦福監獄實驗」非常有意思,號稱是了解人性最需要看的經典著作,引發了全球心理學界重新審視以往對於人性的天真看法。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

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津巴多帶領學生把斯坦福大學喬登大樓的地下室臨時改造成一個簡陋的監獄,並且招募了24名大學生作為受試者。事前進行的心理評鑒和深度面談保證他們都正常、健康、心理各個向度都在平均值附近,也就是說,他們都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津巴多隨機分組,把這些受試者分成獄卒和囚犯兩組,讓獄卒看守囚犯。在這個虛擬的環境里,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一套制服一個身份,就輕易讓一個人性情大變,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經變成殘暴不仁的獄卒和心理崩潰的犯人,直到實驗近乎失控。在實驗的最後一晚,最兇狠的獄卒「約翰•韋恩」設計出新的遊戲:讓犯人彎腰至手碰地,別的犯人站在他們後面,這個叫做「母駱駝、公駱駝」的遊戲是在模擬性交,也就是性虐待。

這一幕令津巴多不敢相信,「很難想象竟然只在五天內就發生這樣的惡性」,而且他自己也進入了監獄典獄長的角色。由於眾人獸性大發,原本計劃進行兩周的實驗在五天後就被迫提前結束了。以後津巴多得出結論說,「斯坦福監獄實驗傳遞的信息是: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力,比大多數人想象中要強大得多,可是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怪罪個人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找出什麼樣的環境有可能激發出他們的惡行。與其說是壞蘋果裝進了好木桶,為什麼不假設是好蘋果裝進了壞木桶?」津巴多在進行實驗30多年後才動筆寫出這本書。2004年在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美軍監獄爆發的優秀的美國女兵對伊拉克戰俘做出虐囚的性遊戲使他彷彿看到那個邪惡實驗重現人間。他反對把過錯推到個人頭上,他不相信錯誤完全是由個人「性格傾向」造成,他也證實了,是軍事和民事命令串聯成的「大染缸」,「把好好的士兵們變成了『壞蘋果』」。

我有個觀點,兩種文明碰撞的時候,勝負不僅取決於先進落後,還與佔有這種文明的種群大小有關。根據我的觀察,感覺秦暉說的中國正在改變西方社會絕非妄言。中華文明、中國文化的傳播不一定非要通過文字、圖畫、音樂、舞蹈,去幾百萬個大活人,比什麼都厲害。起碼中國的送禮文化就是這麼走出國門的。從最近出國的研究生來看,拿到簽證后考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給導師送禮。現在這禮品越送越重,只要是中國研究生招的多的老闆,家裡唐三彩、宜興壺、文房四寶、名人字畫的都少不了。現在國外研究室的中國人越來越多,「清華大學」、「清華學院」、「清華實驗室」(清華:清一色華人)到處都是,不少實驗室除了老闆都是中國人,這老闆就不受影響?

最近國內很多媒體都報道了中國留學生在歐洲各大學行賄的光輝事迹,更可怕的是現在歐洲教授們也開始主動索取賄賂。俄國老毛子自不必說,就連一貫被認為學風嚴謹和制度嚴格的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校園賄賂也非常普遍。「紅包拿來、證書拿去」成了留學生圈子裡人人皆知的「潛規則」。不少中國留學生證實老師曾以通過考試、取得畢業證書為條件,或暗示或公開索取賄賂。我估計剛開始留學生還不至於直接用紅包換證書,而且那些法國德國的教授們也不敢這麼干。可一來二去,這禮品收多了,難免「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在給分數時高抬貴手;以後就不要白不要,有便宜不佔王八蛋,最後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諸位到這兩個網站看看,就知道歐洲被拿下只是時間問題。

http://www.chaozhoudaily.com/czrb/html/2009-04/23/content_7997.htm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4/772451.html
Z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驕傲馬力 2010-5-14 08:54
文明只能感化野蠻,而野蠻一錘就能打碎文明。
回復 light12 2010-5-14 08:56
驕傲馬力: 文明只能感化野蠻,而野蠻一錘就能打碎文明。
沒有那麼恐怖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5: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