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ZT)蘆笛「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十四)

作者:light12  於 2009-9-8 06: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4評論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十四)      時間: 07 9 2009 20:01  

作者:蘆笛


確保偉大領袖新型內戰戰略成功的第四個客觀因素,是蘇聯出兵東北。

國共相爭,共黨最大的主觀優勢,是擁有列寧革命工藝學那個偉大法寶,包括邪教提供的「精神原子彈」以及組織、發動、操控人民群眾的強大手段,使得我黨能最大限度地榨取根據地的全部人力物力資源,將之用於戰爭。而國民黨作為標榜實行了憲政的執政黨,根本就不可能、也不敢這麼做。交戰一方實行的是現代的「總體戰」(total war),亦即治下每個百姓都在直接間接地為戰爭服務,而另一方實行的則是由軍隊包辦的傳統平叛戰爭,雙方戰爭組織方式與動員能力的優劣判若雲泥。如果國共相爭發生在古代,用的是冷兵器,則共黨在擁有百萬大軍,上億人口之後,即可輕易打敗國府,就跟秦國靠「舉國體制」最終掃滅了六國一樣。

然而國共交戰發生在西式武器發明之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沒有蘇聯人提供的重武器,土八路絕無可能靠老套筒紅纓槍席捲全國。在飛機坦克大炮面前,百萬土八路不過是一堆體積比較壯觀的肉。這本是人類常識範圍內的事,早在1900年就由拳匪為咱們演示過了,只有智力被我黨欺騙宣傳徹底摧毀的中國式「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才會否認這常識,而要堅持林副統帥的主張,認定精神原子彈的威力確實勝過物質原子彈。

這其間最搞笑的,還是某位御用「史學家」劉統先生出來批判楊奎松教授,硬要否認蘇軍佔領東北後向中共提供的強大支援,氣勢洶洶地反問:「東北解放戰爭真的是依靠蘇聯援助才取得勝利的嗎?」可憐楊教授反駁時,只能指出他並沒有這麼說,蓋楊的原話是:

「在東北問題上,就不能這麼說了。這個時候蘇聯紅軍不僅暗中協助中共在東北建立根據地,而且為進入東北的以及在華北的中共軍隊先後提供了足夠裝備幾十萬人的武器彈藥,從而使這支過去因為裝備落後、彈藥缺乏,主要靠游擊戰取勝的部隊,迅速成長起來,從而極大地縮短了中共中央原先預計的徹底戰勝國民黨的時間表。」 (43)

楊教授於此分辯道,劉統使用的是「歸謬法」(什麼「歸謬法」?!建議楊教授去看看邏輯教科書,庶幾可知此語並非「栽贓法」的同義詞),他說的是蘇聯援助加速了中共戰勝國民黨,並沒說蘇援是中共戰勝國民黨的決定性因素(44)。

您看,這就是國內的「學術討論」!那龐統同志怎麼,喔,怎麼,嗯,是這麼一個「臉皮很厚、嘴巴很大、底氣很足而腦子很小的人」?

哪怕連絕對文盲也該知道,抗戰勝利時,東北境內無中國一兵一卒,無論是國民黨的「東北義勇軍」也好,是被共黨操控的「抗聯」也好,早就給皇軍搞得乾乾淨淨了,殘部早就逃往蘇聯。而且,偽滿經營該「國」14年,「支滿邊界」防禦歷來是其防衛重點,防守得鐵桶也似。如果蘇聯不出兵,日偽軍奉命維持原狀,嚴守「邊境」,不許八路入境,只許國軍前去接收,中共又哪兒來的東北根據地?何來什麼「東北解放戰爭」,遑論「勝利」?

尤可笑者,是劉統先生瘋狂反對毛主席教導的胡說八道。如上文所引,毛主席他老人家早在七大結論上就反覆強調過了:

「我們中國沒有外國援助,能不能勝利?」「中國革命不能單獨勝利」,「中國革命必須有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幫助」,「國際援助一定要來,如果不來,殺我腦袋!」 (42)

如今劉鳳雛先生卻堅持認為,中國革命沒有國際援助仍然可以勝利,甚至認定中國沒有得到蘇聯決定性援助,這就請他響應偉大領袖生前號召,前往毛主席紀念堂,殺了老人家的腦殼,謝謝!

那麼,蘇聯人到底給了我黨多少軍火?據老毛子自己公布的數字,是步槍70萬枝,機槍12000-14000挺,各種炮4000餘門,坦克約600輛,汽車2000多輛,彈藥庫679座,飛機800餘架,炮艇若干。

這當然是毛子一面之詞,有待史家細心落實。楊奎松教授通過縝密調查,落實了1945年底到1947年初,蘇軍起碼提供了30萬枝步槍,並查出1948年前後蘇軍將絕大部分日本關東軍的武器提供給中共軍隊后,還向東北共軍提供了一定數量的蘇聯和捷克製造的武器。據毛澤東與米高揚在1949年2月初的談話,為了宣傳的目的,東北野戰軍在入關前把蘇制武器一律留在關外(45)

在我看來,光是這些已經落實的數字,就足可提示蘇方提供的數字並非言過其實。楊教授查閱的內部檔案在在提示這一點,隨便引上兩段,便足以洞見老大哥的慷(他人之)慨:

「(1945年9月間),根據曾克林及這時膠東過海部隊的報告,中共中央進一步得知,東北日軍遺留武器彈藥甚多,蘇軍對八路軍利用這些武器持放任態度,出關部隊及新建部隊已經發展到兩萬餘人,均已順利取得新式裝備。僅瀋陽由曾克林部看管的軍火庫就『有槍十萬支,大炮數千門及彈藥、布匹、糧食無數』。據此,書記處當即下令華中、華北派遣100個團的幹部,從班、排、連、營、團連同事務、政治工作人員配備齊全,不帶武器,身著便衣,迅速動身開往東北,並決定在延安再動員數千幹部前往,『各自尋找最迅速到達的路線前進』。」 (46)

「東北局領導人表示:八路軍還有很多不足,武器落後,特別是沒有炮……,這位(蘇共中央)軍委委員當即笑著說:現在就有了,可以多給一些。第二天,即10月4日,蘇方更進一步通知東北局,他們願意把繳獲的所有保存在瀋陽、本溪、四平街、吉林、長春、安東、哈爾濱和齊齊哈爾的全部日本關東軍的武器彈藥和軍事裝備轉交給中共接收,說是主要的武器庫在北面,至少可以裝備幾十萬人。當東北局領導人說明以中共目前在東北的力量還無力全部接收時,蘇軍領導人表現得很痛快,說是一個月內他可代為保存。

蘇方變得這樣慷慨,使東北局領導人大為興奮,他們立即電告延安,稱蘇軍『前門已開』,會談后一次即得到步槍3萬枝,機槍100挺,大炮15門。這裡的武器『數量極大』,全部交給我們『確系遠方決定』,機不可失。故東北局建議:『下最大決心,立即從各區抽調三十萬主力,於一個月內趕到,用盡一切方法控制此間。這是決定全局的一環,為了爭取這一環,寧肯犧牲其他地區,即使化為游擊區,即使是暫時的喪失都值得。』」(47)

連東北局領導都認定「用盡一切方法控制」東北,接取蘇聯大量軍火支援,乃是「決定全局的一環」,劉統先生到底是哪兒來的反黨膽量,竟敢公開質疑敬愛的老一輩無恥階級革命家彭真同志等人的判斷力,硬要說我黨搶佔東北,接取蘇軍大量援助不是決定「解放戰爭」勝利的因素?

這段材料也足證蘇方向中共提供飛機並非向壁虛構:

「據東北局報告,蘇方已經撫順一處軍火庫中300萬發炮彈交給了東北局,要他們加緊組織訓練炮兵部隊,同時還將一個日本航空大隊及全部人員交給了他們。」(48)

這些事實,其實我黨現在也半遮半掩地承認了。例如電影《遼瀋戰役》披露,在錦州戰役中,共軍集結了一千多門大炮對錦州進行猛烈炮擊。據解說員說,那大炮是從國民黨手上繳獲的,可惜他卻不幸忘記了告訴大家,此前發生的戰役中,我軍到底有哪次成建制地俘獲了國軍的炮兵?

這本質變化又豈止發生在關外?根據官修黨史,濟南戰役的攻城部署是:

「以第三、第九、第十、第十三縱隊及魯中南縱隊主力(4個團)、渤海縱隊,配屬特縱炮兵第一團(欠1個營)、炮兵第三團(欠2連)、工兵團、坦克分隊(4輛坦克)擔任攻城任務。」

想當初紅軍連寧夏地區回族聚居的「土圍子」都打不開,聞天同志為此特地向蘇聯請求給予飛機大炮的「技術條件」援助。1936年6月19日,國軍高雙成部兩個營乘瓦窯堡防務空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佔領了該城。周恩來隨即調集了兩個軍圍攻該城,想把它奪回來,終因缺乏攻城重火器而徒喚奈何。那陣子我英勇的工農紅軍又何以不使出空手入白刃的功夫來,去奪取國軍的幾千門大炮,而要千方百計、萬死不辭地去「打通蘇聯」,想把飛機大炮從中蒙邊境上搬回來涅?(資料來源請參看前文)

正因為有這正反兩方面的教訓,偉大領袖毛主席才會認定,集中絕對優勢的炮兵火力是攻堅戰的決定性因素,特地以中央名義通告全軍:

「應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即集中六倍、五倍、四倍於敵,至少也是三倍於敵的兵力,並集中全部或大部的炮兵,從敵軍諸陣地中,選擇較弱的一點(不是兩點),猛烈地攻擊之,務期必克。得手后,迅速擴張戰果,各個殲滅該敵。」(49)

那麼,關內的炮兵是從哪兒來的?「河裡的水蛭從哪裡來?是從那水田向河裡游來。甜蜜的愛情從哪裡來?是從那眼睛里到心懷。哎喲毛子,你可不要客氣,土八路沒別的招待,花姑娘可是大大的有唻!」(調寄印尼民歌,有輕微篡改)。關內的炮兵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我黨固有的,當然只能從老毛子那兒來,據楊教授的研究:

「關於向關內運送武器彈藥的情況,在曾克林(蘆按,最先率軍出關的共軍將領之一)前引書第257-258頁亦曾提到,稱曾用火車先後運送數批軍火給鞍山、營口、安東等地新到之內地部隊,並利用葫蘆島、營口、庄河等港口,用船向山東龍口送去一批武器彈藥,其中有500萬發子彈、炮彈,支援山東部隊。這時中共中央與東北局來往電報中也幾度提到向內地調運武器彈藥的情況。但從東北蘇軍和朝鮮蘇軍那裡得到武器彈藥,大批經山東轉送華北各根據地的情況,更多地還是發生在1946年間。」(50)

「由於有了鞏固的根據地,背靠蘇聯和朝鮮蘇軍,關外的中共武裝迅速強大起來了。關內的中共部隊,自5月起,也從海路陸續得到了蘇軍提供的軍火援助[注]。

從此,國民黨再不是共產黨的對手了。」

(原註:已知(1946年)5月至6月間已從東北秘密運送三批軍火前往山東。以後每月均有相當數量的軍火由東北南運關內,已知7月僅一次就運往山東100餘車皮的彈藥。)(51)

楊教授似乎只注意到了海路運輸,卻忽略了蘇軍出兵不光是佔領東北,也強佔了熱河與察哈爾兩省(今內蒙東部),並把熱、察兩省交給了土八路。這地區乃是東北與華北連接地域,是我黨大舉出關搶佔東北的重要路線之一。當時日軍就曾破譯延安軍事電令,命令從張家口至承德一線,山海關附近一線,以及從煙台附近的海路,形成三個縱隊,火速轉進滿洲(52)。它同時也是我黨將關外蘇援大舉運往關內的重要陸路樞紐。這情報國府當時業已掌握,這才會命名將傅作義以寡敵眾,孤軍深入,發動奇襲,大敗聶榮臻, 於1946年10月11日收復張家口,切斷了關外共軍向關內運輸軍火的陸路。可惜那是日本投降一年多后的事了,此前已不知道有多少軍火已沿這「約瑟夫小道」運往關內。

除此之外,楊教授的觀察非常正確,自老毛子入侵滿洲那天起,國民黨就再不是共產黨的對手了。俄國人提供的大批輕重武器tipped the balance,使得實力對比發生了不可逆轉的傾斜。共產黨以前有的只是邪教軟實力,但沒有硬實力。老毛子注入這硬實力后,國民黨的敗局便於此註定。

一般人的誤區,是以為我黨光憑軟實力便能打敗國軍的硬實力,此乃偉大領袖毛主席那「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故意用來破壞全民大腦的致愚劑。而否認我黨邪教優勢的右憤又徹底否認我黨的邪教優勢與列寧革命工藝學的強大威力。

依愚見,公平說來,抗戰之後,若蘇聯不出兵,國府順利接收了東北,則我黨絕無可能奪取天下,除非您跟義和團一般,相信人的肚腩皮能把子彈炮彈反彈回去。因此,蘇聯出兵東北乃是我黨上台的必要條件(倒不是充分條件)。換言之,毛子不出兵,我黨絕無可能奪取全國政權。但這不是說,蘇聯人不出兵,蔣介石就一定能消滅共產黨。從我黨當時擁有的龐大地盤而言,似乎已經是無法消滅的了,大概只能contain,也就是限制起來,但徹底肅清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以下非蘆笛作品

(zt) 從火力看解放戰爭    時間: 07 9 2009 23:51  
作者:peacemaker

從小學就被反覆告之,84是靠小米加步槍打挎了國軍.這種思想經過反覆灌輸已經深入大家的腦袋,成了開機程序了.但是從戰場上的實戰來看84的火力在很多時候是強於國軍的.經常用驟勝的炮火,不斷的噴射,把國軍打的高潮迭起,欲仙欲死.

主要看看主戰場東北和最重要牽制戰場華東吧.

國軍剛到東北的時候,就是46年2月,天上哪個下著大雪.新6軍的一個團就在沙嶺與84遭遇了,84立馬拉出來10多門山炮,野炮,向沙嶺村的國軍,率出2074發炮彈,把個國軍五大主力的新6軍都驚了,不是說是土84嗎?怎麼這點84炮火比新6軍一個師還要猛烈.

後來四平戰役,新1軍的火力也壓不住84,人家84後面有蘇聯用火車運送炮彈呢,後來四平失守,國軍追擊,還繳獲了84的一個炮團的直屬隊,裡面大部分是韓國人,其餘是日本人.這是林總在5月29日給吉林軍區的電報說的,有意思呀,我想84怎麼突然會使用,維護大炮了,原來有外援.當技術指導.

新開嶺戰役,84重創國軍25師,84竟然投入一個擁有240巨大口徑的超級迫擊炮團[炮4團],在山地中威力無比,國軍只一夜就打完了自己的彈藥,就干扛84的巨大炮火等死了.

德惠戰役,則讓5大主力的新1軍徹底領教了84炮火的厲害,84才投入4個步兵師,卻有3個炮兵團助戰,動用 80門以上的大炮,我遍看國軍,發現從1924年到1952年,國軍在大陸一輩子也沒有一,兩次在一次戰鬥投入3個炮兵團.84在外圍戰鬥,就向10來個村子,打出6,7000發炮彈.完全壓制住了新1軍.

到了彰武戰鬥,84光中國戰場上最有威力的榴彈炮就投入66門,這可比國軍精銳5大主力所有的榴彈炮加在一起還要多呀.而84不過7個師.沒幾下就把據守著1公里陣地的79師給報銷了.

到了47年秋天,東北84光獨立炮兵團就有12個,而國軍全國才13個炮團,在東北不過4個,還有1個沒有炮彈,一個是迫擊炮充數.

遼陽戰鬥,國軍54師只有4門野炮,而參戰的84,4個縱隊擁有60多門大炮,

大片的結尾就是震撼的錦州戰役了,84的炮火之猛烈,前所未有,錦州市內,徹夜火光衝天.爆炸聲不絕於耳.[范漢傑語]84此戰光重炮就投入300多門,10萬國軍只有炮兵13營的7門榴彈炮,野炮16團1營的12門野炮.但是國軍剛幾個小時就沒有彈藥不足了,到了84總攻擊的14日,國軍炮兵已經沒有炮彈而停止射擊了.[遼瀋戰役親歷記]

到了最後的遼西戰役,84的炮火如萬箭齊發,加上白刃人海,波浪衝鋒.一舉壓垮了第9兵團,在曠野中艱難行軍的9兵團一看,媽媽呀,不就是想回瀋陽嗎?來了那麼一大群大灰狼,還是西伯里亞狼群.行軍隊伍還沒有打開,就被84四面八方的炮火打亂了,失去了控制,直到崩潰.

1983年陳雲說東北的最後勝利,第一條就是蘇聯出兵東北,為84迅速進入東北,改善裝備,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這個戰役雙方炮火差距為10倍,84站優勢,絕對優勢.

48年開戰前84把東北獨立炮兵改編為,炮兵1,2,3師.早在48年4月哈爾濱第2次炮兵會議就公布,東北84的獨立炮兵擁有,5個重炮團[2個機械化重炮團],1個機械化高射炮團,1個重迫擊炮團,一個戰車團,12個野戰縱隊也都有炮兵團,炮兵營.實力遠在國軍以上,

特別是84的日本92式105野戰加農炮,威力無比,射程比國軍射程最遠的155榴彈炮足足遠了7300米,如果這個野戰加農炮團和國軍對射,可以輕而易舉的消滅國軍所有炮兵部隊.

而國軍唯一的美國重榴彈炮團,還沒有彈藥,到了後來84的炮30團,接收了這個團,也從來沒有在戰場上露過面,原因很簡單,沒有炮彈.


華東84那也不是吃麵條的孩子,在47年2月就有了特縱擁有了5個炮兵團,到了48年就有了2個炮兵師,國軍居我所知到現在也沒有炮兵師那麼恐怖的東西. 有人說那是繳獲國軍的,但是濟南戰役,84在西線部署的射程達13000米的遠程重炮,國軍可沒有.[中華名人錄,陳銳霆]

淮海戰役84成了真正的一夜御10女的超級猛男.淮海戰役回憶史料里有記載,剛開戰,軍委就命令,部隊,兵團攜帶4個重彈藥基數,一,二兵站再儲備20萬發炮彈.給國軍準備了一次炮彈大餐.內戰使用炮彈最多的戰役,將由84來創造了.在攻擊楊庄的戰鬥中,84竟然在一個小時,就打出10000發炮彈.2500公斤迫擊炮拋射炸藥.徹底轟平了國軍防禦.據守在那裡的國軍10軍75師224團團部,1個步兵營,一個工兵營,2個炮連,這點微弱兵力,被驚憾了,84的炮火太牛了.如果這個也叫小米加步槍,蒼天呀?大地呀?你睜開眼睛吧.



84的3,6縱攻擊雙堆積使用了100多門大炮,將國軍18軍114師54團陣地,全部炸平.此戰84自己公布使用679943發炮彈,炮彈消耗量,為1911到1952年中國內戰史的第一名.

天津的84投入538門大炮,太原是最兇猛的1300門重炮,暴風雨般的飽和打擊.

我看中華民國檔案資料彙編記載,47年初山東的84裝備是:一個縱隊3個師,一個師3個團,一個特務營,一個炮兵營.一個步兵團,3個步營,一個機炮連 [4門迫擊炮].一個步營是一個重機槍連[4到6挺],3個步連,一個步連是60到80步槍,3到6擲彈筒,2門60迫擊炮,9挺輕機關槍.

裝備那是相當整齊,比國軍很多部隊都要好很多.

同樣這部書,記載的國軍第164步兵旅,6391人,1282步槍,11重機槍,117輕機槍,69門47迫擊炮,86馬.

第104旅,6932人,1373步槍,23重機槍,181輕機槍,51門81迫擊炮,6車.

第163旅,8591人,2056步槍,36重機槍,180輕機槍,20門81迫擊炮,67門47迫擊炮,82馬,6車.

解放戰爭全史有47年84的裝備數量是57萬步槍,45700機槍,9338火炮,8913擲彈筒.

東北84的規定是一個師要有武器的佔80%,這個比例大大的多過國軍.

比如東北84的1縱,到48年8月,步槍16438隻,9門榴彈炮,43門山炮,野炮.13門92步兵炮,243迫擊炮,17門戰防炮,.....

在長春完整繳械的國軍新7軍[擁有最精良的新38師],60軍.等兩個軍,再加上地方武裝73400人,總共有各種槍支14000隻,8門榴彈炮,9門山炮,28門戰防炮,183門60迫擊炮,51門迫擊炮,14個火箭同.各種炮彈8000發.

感覺國軍2個主力軍的裝備加在一起也不如84的一個軍裝備精良.

大家總是以為國軍當初接收的美國裝備如何,如何.其實差遠了,是縮水的猴子版本,把美國師的155榴彈炮去掉,把坦克去掉,把大部分汽車去掉,把105榴彈炮去掉大部分,把半自動步槍換成手動步槍.

就是這個偷工減料的版本還不是都能享用的,只有駐紮印度的新1,6軍分到6個縮水版本美械師的裝備,其他30個師的國軍,只能分到20個縮水版本師,真是縮水的縮水呀.其餘的13個縮水又陸續裝備了若干軍,師.能有這種縮水猴子版本美國武器點綴的部隊,也不過是50多萬.佔全軍的1/8.不到.

後來戰後援助的不過是穿不了的大號軍服,過期醫療用品,舊床,和救濟糧.雜七雜八的船隻.紗布,太平洋島嶼生鏽的戰車,來回來也沒用過,49年84從上海的倉庫繳獲一批,後來直接送軍事博物館了.根本就辦法用.

國軍的裝備可以說是少數部隊還過的去,大部分部隊都是不怎麼樣的,由於運輸力量和儲存的薄弱,國軍從未對84進行過彈幕射擊,而84則無數次彈幕射擊國軍.

84在火力上起碼是不弱於國軍的,其實是超過,應為在當時的中國戰場火炮才是王者,國軍幾乎從未使用過150口徑以上的大炮轟擊過84,只在長江用老式德國150要塞炮開過幾炮,結果還是被地下黨打到了國軍江防部隊的腦袋上.84則在眾多戰役大量使用150重炮.

別提繳獲,國軍自己也沒有那麼多日本重炮,炮彈.只有一個日本重炮團幾乎沒有參加過戰鬥,到遼瀋戰役才投降.

由於政治,社會,經濟,國際地緣政治,宣傳,歷史的原因84在戰場上的表現是比大多數國軍要好,但是絕不是光靠勇敢取勝的,還有重要的火力.

2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putongren10 2009-9-8 12:04
sf
回復 light12 2009-9-8 17:15
putongren10: sf
老師好!
回復 Doug2 2009-9-9 08:01
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蘇聯向國民黨對東北的主權提出非法要求。消息傳出后,全國爆發1947年反蘇大遊行。國民黨不敢簽字。蘇聯轉向支持中共,達到了它的目地。
回復 light12 2009-9-9 09:08
Doug2: 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蘇聯向國民黨對東北的主權提出非法要求。消息傳出后,全國爆發1947年反蘇大遊行。國民黨不敢簽字。蘇聯轉向支持中共,達到了它的目地。
中共一直是蘇聯養的?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3: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