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ZT)蘆笛「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十一)

作者:light12  於 2009-9-2 11:3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十一)      時間: 01 9 2009 20:07  
作者:蘆笛

導致偉大領袖偉大戰略成功的客觀因素,第一條應該是國共合作。這因素起到的作用難以勝計,因此我黨把「統一戰線」當成了民主革命的三大法寶之一。而這因素之所以能成為現實,全靠中國革命的偉大船長斯大林,難以說成是偉大領袖的功勞。

在前文以及介紹西安事變真相的有關文字中,我已經指出,毛澤東出於妄想型人格障礙,對蔣介石仇恨熏心,狐疑滿腹,對「聯蔣抗日」極不熱心,總想聯合國民黨內的反蔣勢力去把蔣介石搞掉。而且,他受其聖經《水滸傳》的影響太深,對「打土豪分田地」的「蘇維埃運動」情有獨鍾,總是捨不得扔掉,死也不同意張國燾「蘇維埃運動業已失敗」的基本分析,因此遲遲未能完成戰略轉變,像小腳女人那樣走一步來搖三搖。每次都需要斯大林在中共背後擊一猛掌,中共才被迫轉向。

例如國民黨早在1936年7月間就向中共秘密提出了和平方案,其條款也就是後來中共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向全國保證的那幾條,卻被毛澤東斷然拒絕。直到蔣介石被張學良抓了起來,斯大林對中共下了最後通牒,周恩來才在會見蔣介石時保證接受那些條款,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

但蔣介石被放回南京后,中共仍想搞 「三位一體」的西北半獨立,拉著楊虎城的17路軍和東北軍與國府開戰,又被莫斯科來電嚴厲批評,指出中共執行的方針是想分裂國民黨而不是與之合作,要求我黨立即把主要任務放到爭取停戰、爭取與南京政府共同抗日上來(10)。

「三位一體」瓦解后,儘管蔣介石恪守諾言,停止了對紅區的進攻,中共仍然遲遲不想履行周恩來對蔣作的擔保。直到斯大林在1937年1月19日主持了專門的會議作出決定,次日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處奉命致電中共中央書記處,質問道:「你們是否認為在你們的地區從蘇維埃制度過渡到人民革命民主管理制度是適宜和適時的?」(11)中央常委這才通過決議,由張聞天起草了中共中央給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的電報,作出四項保證:「在全國範圍內停止推翻國民政府之武裝暴動方針」;「蘇維埃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與軍事委員會之指導」;「在特區政府區域內實施普選的徹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沒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堅決執行民族統一戰線之共同綱領」(12)。

但直到盧溝橋事變發生后8天,中共中央才將這些保證通告全國,只是多加了一條「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願為其徹底的實現而奮鬥」(13)。

所以,似乎可以說,毛澤東是在斯大林的鞭策下,才一步三回頭地走上第二次國共合作之路的。

然而這條路卻turned out是讓我黨迅速發跡的金光大道。我黨我軍再不是那個為良民深惡痛絕的打家劫舍的土匪了,卻搖身一變成了合法政府,旦夕之間便如惡性腫瘤那樣擴散全國。過去關在北平等地的共產黨員給放了出來,立即就到城外拉起了武裝。就連北平城外的西山,在七七事變爆發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成立了為我黨控制的「抗日國民軍」。如果抗戰不爆發,這種奇迹根本就無從夢見。

最典型的是老一輩無恥階級革命家薄一波同志的經歷。抗戰爆發前,該同志和安子文、劉瀾濤等人被關在華北反省院里。1936年秋,他和這些同志在國民黨報紙上發表反共啟事,聲稱「子文等因年幼無知,交際不慎」,誤上了共黨賊船,現已覺悟,以後當重新做人云雲,從狗洞里爬了出來,這就是文革時鬧得舉國皆知的「61人叛徒案」。

一波同志從狗洞爬出后,跑回老家山西去,立即就為我黨拉起了一支大軍,他自己回憶道:

「抗日戰爭前夕,我接受黨的指示,到山西同閻錫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組織了群眾性的抗日組織『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抗日戰爭開始后,閻錫山找我談話,說山西要建立新軍,要我負責組建,先試建一個團。我請示了北方局,北方局負責同志說,這是大好事,我們就是要抓槍杆子,哪怕一個團也要去。犧盟總會的工作可以委託另外的人去做。於是,我們就以幫助閻錫山抗日的名義,用閻錫山的武器,建立了『山西青年抗日決死隊』等武裝。我們首先建立了決死隊第一縱隊第一總隊(相當於一個團),這是山西新軍組建的第一個團。後來,山西新軍發展成一支具有正式番號的四十個團的隊伍。」(14)

40個團,若一團以保守的1000人計,就是4萬人馬,比八路軍剛改編時的總數還要多。最妙的是,它是用閻老西的錢和槍組建起來的。世上哪有這種空手套白狼的好事?然而它偏偏就發生了!饒是閻老西素稱老狐狸,卻也八十老娘倒繃孩兒,被我黨騙了還幫著數錢,兩年後才反應過來上了當,欲將兵權拿過來,卻被新軍翻臉不認主,打得落花流水。此後新軍乾脆扔掉了「決死隊」的名號,編入八路軍129師與120師,戰後又打響了內戰第一槍,亦即有名的「上黨戰役」。共軍在該役中消滅了閻老西3.5萬人,讓偉大領袖毛主席高興得在《關於重慶談判》中當成「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典範加以褒揚。這就是活生生的《農夫和蛇》與《東郭先生和狼》。

山西發生的故事,在不同程度上在華北上演。隨著日軍推進,地方政權紛紛逃散,各種各樣的自衛武裝乃至土匪武裝都冒了出來。我黨將自己的面目藏得嚴嚴實實(直到在所謂解放戰爭中,黨組織在軍隊中都是保密的。東北共軍竟然自稱「民主聯軍」),在那亂世中打著國府的旗號,以抗日救國的名義到處接管政權,招降納叛,收編國軍潰兵、民眾自衛武裝乃至土匪武裝,向百姓派糧派捐,根本就不會引起普通民眾的懷疑甚至反抗。如果還是打著紅旗搞「蘇維埃革命」,哪會有這種和平接管的好事?

正因為此,紅區才以空前速度創建起來,迅猛發展。以晉察冀邊區為例,據《百度百科》,七七事變后僅三月,聶榮臻率八路軍一一五師部分就以五台山為中心開闢晉察冀根據地。11月成立晉察冀軍區,1938年1月就成立了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后發展為包括山西、河北、察哈爾、熱河、遼寧等省各一部的廣大地區,有108縣,人口2500餘萬。

如果不是國共合作,這種奇迹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十年內戰期間,我黨趁軍閥混戰起事,折騰了足足十年,但哪怕在蘇區最鼎盛之際,其面積總和也從未達到晉察冀一個根據地的水平。據官修黨史,中央蘇區最大時也只有31個縣。鄂豫皖蘇區最大時僅20餘縣,湘鄂贛蘇區17縣,湘鄂西蘇區10餘縣,它們的鼎盛時期乃至存在時期並不同步,在同一時刻加起來的蘇區總面積頂多也就是50來個縣。而且,等到軍閥混戰初歇,蔣介石騰出手來后,所有的蘇區便都被國軍次第攻破,最後只剩下陝北蘇區9個縣(這是徐向前的說法,李德的說法要小得多,據他說只有瓦窯堡一個縣城,後來還丟了)。

如果日軍也像國軍那樣圍剿中共根據地,而共軍真的如他們說的戰鬥十幾萬次,難道這奇迹還會發生?莫非皇軍打仗還不如國軍?據岡村寧次回憶錄,停戰時,中國派遣軍的兵力約為105萬(華北方面軍30萬,第六方面軍35萬,第13軍30萬,第23軍10萬)(15)。這是停戰時的數據,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只會更多,就算平均數是100萬吧。據官修黨史,偽軍總數在1943年為80萬。據說八路軍與新四軍一共抗擊了58%的日軍和90%以上的偽軍,那就是抗擊了58萬日軍以及72萬偽軍。

1933年10月,國府動用50萬兵力,其中還有若干戰力低下的雜牌部隊,只花了一年時間,便收復了中央蘇區全境,江西省內土共絕跡,被建成了「模範省」。日軍相當於國軍的戰力,說是以一當十並不誇張。例如崑崙關戰役,日軍以4.5萬兵力對國軍30萬,雖然第21旅團遭受重創(中方稱全殲),仍能在其後的桂南會戰中大獲全勝,盡復國軍浴血死戰半月多奪去的地盤,在崑崙關上傲慢地刷上大幅標語:「我皇軍擊潰蔣軍三十餘師,已璧還賓陽、崑崙關各地。」

如今我黨卻告訴大家,58萬皇軍加72萬皇協軍苦戰8年,卻辦不到50萬國軍在1年中辦到的事!

皇軍和國府幫助我黨順利建立起來的所有的「邊區」, 除了名義屬於國府外,都牢牢控制在中共手裡,國府一切官員軍人都不得進入,乃是再典型不過的國中之國。彭德懷在其自述中坦承:「到一九四○年和一九四一年,根據地先後發本幣,禁止偽幣和法幣在根據地內流通,建設『三三制』抗日民主政府。」所謂法幣乃是民國當時的貨幣,卻竟然被邊區政府禁止流通,這種「抗日根據地」,與獨立的「滿洲國」到底有何差別?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3: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