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ZT) 金嗩吶 [原創]話說阿三(14):憤憤們為什麼不去惹阿三?(下)

作者:light12  於 2009-6-29 10: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時間: 25 6 2008 10:07   


話說阿三(14):憤憤們為什麼不去惹阿三?(下)


金嗩吶


煽動民族主義,中國也有失手的時候。像當年老江處理美國炸館事件,就屬於玩了多年鷹最後被鷹啄了眼。現在回國頭來看,當時不如或者就接受美國「誤炸」的說法,趁機敲老美一筆;或者就索性硬到底,該打就打,弄個階段性勝利再說;不開打,至少也撤回大使弄個臨時代辦糊弄幾個月表示個姿態。老江倒好,義正詞嚴地把大家都挑逗的火燒火燎的,他倒跑到美國訪問去了。國人對你先去還是對方先來看得很重,是個大是大非的問題,誰求誰的問題,誰服了誰的問題,所以認為這次是老江丟了中國人的臉面。當時我聽某憤老教授在報告中公開恥笑老江:「塊頭挺大,就是沒有骨頭,全是囊踹。」

其實現在的中國存在的很多現象,完全是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的差別,甚至是人腦進化中的差別。就拿奧運會來說,無論古今,奧運都是摘金奪銀,著重於彰顯人類因堅定的信念而激發的潛能與榮獲的成就,只不過古今的信念截然不同。洋古人和現代中國人一樣,是捨命求榮,贏了就是國家英雄,輸了就是民族敗類,連回家都要「沿小巷過短橋僻靜安全」,和當年朱建華沒拿金牌的情況差不多。而現代奧運是戰勝自我,挑戰極限,一瘸一拐跑到在最後的肯亞黑人選手照樣受人尊重。

還有現在自治區討論的「總體思維(或曰捆綁式思維)」也是一樣。倒退千百年,人們對自然界、生命的認識只能是總體思維。現在國人一是愛說謀略,二是愛談兵法,三就是愛拿思維說事,「改進中國人思維」之類的書泛濫成災。老蘆在凱迪貼出的「捆綁」系列,我原來覺得內容深奧,恐怕沒多少人有興趣,沒想到點擊率四五千,而且爭論激烈。國內在相當一部分知識分子中已形成共識,認為光有社會制度變革不行,還要改造國民的劣根性,光改造國民的劣根性也不行,還必須改變國人的思維方式。而且只要一提思維,就要舉中醫的整體觀念,要恢複發揚優秀傳統思維。

其實在遠古時代,無論東方還是西方,要觀測人體內部的奧妙幾乎不可能,認識的直觀性和模糊性是他們共有的特點,所以無論哪個國家,都是整體多於微觀,推測多於實證,哲學思索多於客觀觀察。根據幾種自然元素組成萬物的哲學思辨貫穿整個中西醫學史,他們認為世界的萬物可最終歸因於幾種簡單的物質,中國傳統醫學的根基是是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氣血津液學說。古人認為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血、津液,是人體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生理活動的產物,也是這些組織器官進行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看看別的國家的情況吧。儘管古印度醫學發展緩慢而曲折,但人們在長期實踐中還是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完整理論。在《阿輸吠陀》中就有關於健康與疾病的三體液學說。這三體液是氣、膽及痰(即氣、粘液、膽汁),又稱三大。古印度人認為三者必須均衡才能保持人體的健康,一旦紊亂,人就會生病。西方埃拉希斯特拉圖斯(Erasistratus,公元前310-250)提出過「靈氣學說」:主張血液從靜脈到動脈的循環;提出空氣被吸入肺,進入心臟而形成「靈氣」(pneuma),以後「靈氣」再分佈到全身,維持生命活動。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59-355,被尊為「醫學之父」)和羅馬時期的蓋侖(Galen of Pergamum 公元131-201)提出過四體液(humor, 血液、黃膽汁、黑膽汁和黏液)學說,認為機體的狀態決定於四種體液(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的有機配合。中醫有六淫致病學說,六淫中的「六」指的是風、火、寒、暑、濕、燥等六種氣候變化,「淫」指的是太過,所謂過猶不及,當六種氣候太過時,則侵犯人體的外邪,損害人的健康。古羅馬時期的蓋侖四特質學說(special qualities,熱、冷、乾和濕),從本質上這些中外古老醫學沒有多大的區別。而且都認為陰陽或體液平衡和諧就構成健康,不平衡或偏勝則產生疾病,治療就是糾正偏勝,恢復平衡。區別就是後來西方人開始搞解剖生理,中國人仍然樂此不疲。

至於國人津津樂道的「天人合一」、「調動人體的內在抗病能力、調整機體和外界環境的平衡」的理論和做法,國外照樣也有過,蓋侖和希波克拉底都提出過自然療法,要求醫生相信病人自身的抗病能力。希波克拉底說:「只要給『大自然』一次機會,大多數疾病都能自愈」,醫生的職責只是協助他們進行抗病奮鬥。其中在膾炙人口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還有這麼一句:「為了病人本人的利益,我將採取一切必要的診斷和治療的措施,同時,我一定要避免兩種不正當的傾向:即過度治療或無作用的治療。」現在國內不少醫科大學學生入學的時候還要像入黨一般,舉起右手,攥著拳頭假模假式地莊嚴宣誓,字正腔圓地念這一句。有什麼用啊,現在開一張CT片子回扣是50元,藥品回扣是10%,現在國人的處事準則是「有便宜不沾王八蛋」,誰願意當王八蛋?

再拿中醫診斷的「望聞問切」來說,在沒有現代儀器設備的條件下各國都這麼干,只是中國人一直堅持了下來,所以花樣多一些就是了。不信把一群醫生患者都趕到一個荒島上去,沒有CT、心電圖機、B超、核磁共振,不能化驗血象,你看他們能怎麼看病,一定是望聞問切。古代由於對人體知識的嚴重不足,所以當時的醫生幾乎沒有什麼好辦法來對患者進行檢查,特別內部臟器的檢查(連正常解剖知識都不具體,檢查根本無從談起)。

甚至連最基本的體格檢查辦法也只有在18世紀后才完備起來。叩診法是維也納醫生奧恩布魯革(Auenbruger , 1722-1809)發明的,當時主要運用於胸部,即利用叩擊產生的迴音來判斷胸腔情況。奧恩布魯革的父親開了個啤酒店,經常的需要用叩擊酒桶的辦法來了解酒桶里還有多少酒,奧恩布魯革在父親叩擊酒桶的啟發下發明了叩擊法,但起初他的方法沒有得到推廣運用,直到19世紀拿破崙的軍醫Corvisart讀了他的書,才將他的方法在軍隊里推廣。

藥物也不例外,遠古時代各國的藥物都是有草根啃草根,有樹皮扒樹皮,有樹葉摟樹葉,只是到了近代,人們才想到了用化學的辦法從裡面把有效的成分提取出來,到了現代,才知道搞清這些藥物的化學結構去人工合成、改造,甚至根據構效關係,合成一些自然界沒有的物質,這過程倒是「從自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進化過程。

最近國內有人基於愛國主義的原則,提出了職工體檢要突出中國特色,用中醫診斷。據說還有單位搞了試點,結果弄出一堆陰虛陽虛,還是不知道血糖是不是高,血脂是不是濃,膽囊和腰子里是不是有石頭。結果試點單位發表了幾篇論文,獲了個什麼獎,以後再也沒了動靜。

近30年中國的進步還是很明顯的,拿中國憤青泄憤和二戰時期日本的憤青治國做比較我認為是不合適的。麥克阿瑟當時曾感言「日本是個未成熟的社會」、「以現代文明的標準來衡量,我們如果是45歲的紳士的話,日本人不過是12歲的少年。」而中國現在非常務實,如這次東海油氣田日本就有評論家說談判的結果是WIN-WIN,日本贏得了面子,中國贏得了裡子。中國現在執行的是以務實為主、憤青為輔治國的治國方式,或曰務實為里,憤怒為表,比起二戰時期的日本來要年長了許多,要按麥克阿瑟的計算方法,大概是個十八九歲的青年吧。


(未完待續)

特首:
1、有事外出,向特首請一至二周假。
2、懇請特首不要對本區「主力寫手」如被虛懷若谷稱為蘆區三丑的老河、加人和我(此處斗膽代表老河、老加一下)過度保護,我等滾刀肉,不怕砍,不怕燙,即使網友有點過火行為也無所謂。再說現在罈子里的網友都很文明,氣氛也好,在當下論壇中實屬難得。
3、區內小幫菜切不可再稱呼「金老」、「金前輩」,實在是不敢當,請直呼「老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03:1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