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王孟源【美國】自由殺人的美國警察

作者:light12  於 2016-2-15 09: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關鍵詞:Facebook, Twitter, Michael, Google, Darren

  • 2014-10-20 11:05
  • 【美國】自由殺人的美國警察

    我的上一篇文章似乎對讀者是個大驚奇,所以我在此再多給一些例子,以證明我所言不虛。還記得今年八月間在聖路易(St. Louis)的郊區Ferguson,因為一名警察(叫Darren Wilson)打死一個手無寸鐵的年輕黑人(叫Michael Brown)而引起的暴動嗎?當地民眾會暴動,就是因為第一,他們知道那個警察不會有什麼法律責任;其次,這類事件幾乎每個禮拜都發生,當地人受夠了。讓我們來複習一下整個事件的細節。

    今年八月Ferguson示威期間,傳遍全球的一張照片,高舉雙手的只是一個過路人,全副武裝的不是軍隊,而是當地的警察。請注意這些警察雖然拿的是軍用的突撃步槍,卻沒有受過真正的軍事訓練。真正的軍人在手無寸鐵的百姓前,槍口必須朝天,手指離開板機,以免槍枝走火,誤傷無辜。不過「無辜百姓」這個觀念,美國警察顯然是沒有的。所以那個郵箱上的塗鴉寫的是「Fuck The Police」。

    被害者的同行朋友說那個警察要從警車出來時,車門撞上了Michael Brown,心裡不爽,從車窗裡抓住Brown,兩者掙扎了一陣,Wilson掏槍射撃了Brown,Brown轉身逃命,Wilson下車追殺,在Brown的背後開了槍後,Brown敢緊回頭,舉手投降,Wilson乘機拿槍狂射,Brown被爆頭。法醫檢驗的結果,的確是Brown身中六槍,致命傷在頭上。而且所有的目撃者都同意,Brown最後中槍喪命時,兩手是舉起來的。Wilson自己的故事是Brown故意把車門頂回去,然後鑽過車窗來搶他的槍(說嫌犯企圖搶槍是美國警察殺人後的標準答案),不過Wilson沒辦法解釋Brown最後為什麼是死於十幾公尺外的爆頭傷。現在兩個多月過去了,示威的熱情已經消散,整個事件眼看著又要不了了之。

    如果讀者還覺得這是特例,或者Brown可能死有應得,那請你到youtube去看看這個全程被錄下來的警察殺人事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ta2-7QJM78&bpctr=1413819672。這個死者叫Kajieme Powell,他有精神病,在Brown死後一個多禮拜的幾公裡外的地方,拿著一把很小的小刀在街頭大喊大叫。路人並不覺得受了威脅,只覺得他很奇怪;但是警察一到,幾秒鍾後就開槍把他打死了。這次開槍連警方內部都不須要調查,更不用麻煩檢察官了;這是因為死者明顯地手執「武器」,所以警察開槍是理所當然的。事後警方說Kajieme Powell事件是「Suicide By Police」,也就是「用警察自殺」。這不是一個新名詞,在美國,這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概念:在警察面前持刀,就是自殺。好玩的是,美國的法律規定,幫助別人自殺是等同殺人罪的。不過美國的法律和稅收一様,只針對小老百姓;警察是維持社會秩序和統治階級特權的重要工具,當然不受限制了。

    補充一點,youtube上的那段錄影是路人錄的,但是是當地警方發布的。在美國對執勤警察錄影是有危險的,尤其是當警察開槍時,你的錄影器材一定會被沒收,你的臉上也可能會奇妙地出現瘀青。這個路人的手機就是被警方沒收,經檢查認定沒有問題後才公開發布。美國法律當然是說百姓的安全和財產有保障,可是警察高於法律,最後還是他們說了算。好玩的是,警方認為這段錄影對他們的形象是很正面的描述,所以才會急著公布。你們能想像負面的描述是什麼様的嗎?

    如果你以為只有黑人會被警察莫名其妙地槍殺,請看看這個案例: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3/11/07/tyler-comstock-shot-dead-police-iowa-state-university_n_4234039.html。2013年十一月4日,一個19歲的白人和爸爸在愛荷華(Iowa)州的家裡吵了一架,開著自家的車子氣沖沖地走了。他的爸爸一氣之下叫了警察,說他的兒子「偷」了他的車。警察追逐那個同様手無寸鐵的年輕人到附近的大學校園裡,年輕人坐在車裡就是不肯出來,於是警察也是一様火力全開,把他當場亂槍撃。事後警方同様地連內部調查都不需要,因為死者是偷車的現行犯,警察高興開槍就可以開槍。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3: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