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我不知道 聊聊互聯網(十九)百狗恩仇記(下)

作者:light12  於 2012-10-12 21: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2評論

時間:10 11 2012 05:07
作者:我不知道驢鳴鎮 發貼, 來自 http://www.***

(十九)百狗恩仇記(下)

書接前文,百度通過一記「撩陰腿」堪堪與Google打了個平手,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鞏固勝利果實,大力推廣其「競價排名」業務。網站的盈利途徑無非就是直接向用戶收取,或是攜巨大的點擊量來向廠商收取廣告費用,百度與Google均選擇了后一種辦法。在中國市場上,無疑是百度的競價排名更符合「中國國情」。中國的商業規則是「客大欺店,店大欺客」,百度就是這樣一家越來越大的「店」。從用戶的角度來說,百度的搜索結果充斥了廣告的痕迹,廣告鏈接混充在正常搜索結果之內,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從廣告投放者的角度來說,競價排名的規則便是「誰出錢,誰點菜」,只要捨得出廣告費,便能將搜索結果排在頭條,其中弄虛作假無所不為。更有甚者,百度對於不肯參與競價排名的商家還會採取技術手段加以屏蔽,或對於三鹿這樣出得起大價錢的主顧屏蔽對其不利的負面消息。而Google的AdSense始終堅持自己的底線,顯然不適合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叢林內生存。好比一個人武功高強,既可以行俠仗義,鋤強扶弱來過活,也可以打家劫舍、為非作歹來發家。在特定的環境之內,后一種方法可說是投資小、見效快。勝者為王敗者寇,勝利者是不受裁判的。
央視曝光百度黑幕
http://tech.163.com/08/1117/06/4QUB2U6C000915BF.html

下面來聊一聊Google和百度在產品上的不同,先來看看百度大手筆收購的Hao123網站(2004)及天空軟體站(2006),兩家網站均屬於下里巴人無多少技術含量,但是流量巨大的網站。充分體現了流量至上的百度思想。既然聊到了這裡,就把話題稍微引申一下,談談列位海外TX可能不大熟悉的「流氓軟體」。流氓軟體盛行於2002-2007年間的中文互聯網上,其中比較出名的軟體有3721、百度工具條、CNNIC等等。流氓軟體的最大特點就是請神容易送神難,網民在瀏覽網頁,下載軟體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會被強制安裝一個乃至十幾個流氓軟體,一俟進入網民的系統之後,流氓軟體便會篡改IE主頁並鎖定、不停彈出廣告窗口,讓網民從此永無寧日。而一旦沾上流氓軟體再想卸載便難於登天,後期的流氓軟體甚至採取了許多病毒常見如驅動隱藏、隨機文件名、LSP劫持等技術手法來防止自身被清除,晚期的流氓網站7939堪稱一個集大成者。到了2006-2007年,眾多網民實在是不堪其擾,流氓軟體已成過街老鼠。正值此時流氓軟體的開山祖師周鴻禕搖身一變為反流氓鬥士,上演一出現代版的周處除三害,推出360安全衛士將矛頭直指自家嫡出的3721(此時3721已經售予雅虎中國),來一個大義滅親。各家殺毒軟體廠商也紛紛效仿,以強力清除各種流氓軟體為賣點大肆宣傳。流氓軟體終於在各方的合力打擊之下暫時銷聲匿跡了,但直至今日,在中文網上仍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如軟體在安裝時默認或強行加入啟動組及桌面快捷方式,如軟體啟動后彈出的每日資訊窗口,如「默默地」收集用戶信息,以及流氓軟體在手機上的東山再起。它,並未走遠。

如果展開來寫的話,僅僅流氓軟體的話題就夠寫一部十萬字的小說,其中驚險刺激不下任何一部懸疑大戲。本文主旨不在此,只好就此打住。通過流氓軟體,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互聯網完全就是一片血淋淋的原始叢林,百年來為國人所信奉的「叢林達爾文主義」便是這裡的生存法則。「一有適當的流量,流氓就會非常膽壯起來。只要有10%的流量,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其實這段老馬的名言無須篡改也是很適合用在這裡的,因為流量不是真金白銀,是流量所帶來的巨大的廣告收入才使互聯網企業趨之若鶩,不惜使出最骯髒卑鄙下流的手段來獲取流量。誰家的龜孫子兵法用得越好越活,便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至此便不難理解百度的理念:「流量至上,勝者為王」,這只是國內各行各業奉為圭臬的行為準則,除此則無法在這片叢林之內立足。百度在流氓軟體大行其道的日子裡也曾推出了惡名昭彰的百度搜霸,如同收購Hao123,天空軟體站一樣,都是為了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流量,鞏固自己的地盤。等到2006年Google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百度已經有實力與其分庭抗禮。此時的百度已經無需再打著「中國人的Google」旗號,而是大力宣傳「百度更懂中文」。百度是否更懂中文我沒有感覺,但是百度無疑更懂得中國市場。

流量如同金錢一般,追求更高的點擊率本身沒有錯,互聯網企業不是慈善機構,錯在於為了尋求流量不惜使出一切手段。Google同樣在追求更高的點擊率,但是Google採取的方法是不斷推出更優秀的產品來吸引更多的用戶。從Google的收購列表裡可以看出,Google所收購的公司或網站,其思路是藉助收購來迅速彌補自身在某方面技術上的缺陷,或是著眼於互聯網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始終保持技術的領先來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到如今,我們可以便捷、安全、免費地使用數十種Google所提供的服務,Google、Gmail、Google Maps、Google Translate、Google Image、Picasa、Youtube……包括我現在翻牆使用的Goagent。Google在全世界取得了輝煌的成功,對於中文互聯網這個擁有上億網民的龐大市場,自然不會視而不見。2006年,Google正式啟用中國大陸地區專屬域名Google.cn,並啟用中文名稱「谷歌」。狼,真的來了。
Google收購列表
http://zh.wikipedia.org/zh/Google%E5%85%AC%E5%8F%B8%E6%94%B6%E8%B3%BC%E5%88%97%E8%A1%A8

風水輪流轉,現在輪到谷歌來考慮如何從競爭對手百度口中奪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了。在過去的三年裡,百度可說是一家獨大,新生代的網民大多依賴於百度、貼吧、知道、MP3、百科等各種百度服務。如同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IT人員、白領、精英更加青睞Google,因為其提供的搜索結果是精確而全面的,能夠滿足其需求。而數量更為龐大的low tech網民則更喜歡百度。根據調查,Google的流量主要來自於上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在二三線城市幾乎是哀鴻一片。儘管「谷歌」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推出針對大陸市場的Google音樂,主動採取自我審查等措施,依然未能挽回頹勢。因為在百度的背後,還有一個全知全能的偉光正在鼎力支持。在使用谷歌的過程中,經常會被無原因地連接重置,對於網路來說,穩定高速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谷歌等於是被蒙住眼睛捆住手腳與百度決鬥。於是對於不知情的low tech來說,谷歌不如百度「好用」成為了共識。Google在中國的短短四年走得無比艱難,用戶不理解,來自我黨的封鎖,來自海外的指責(指責Google在谷歌上採用的信息審查違背了其Don』t be evil的Google精神)。2010年,Google宣布退出中國。Google在全世界範圍內贏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站著,也要把錢掙了!唯獨在中國,Google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滑鐵盧。但這是非戰之罪,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只有流氓才能笑到最後,霸王項羽被流氓劉邦逼得烏江自刎,蔣公中正被毛公潤之趕得流落小島,Google被百度擠兌得退出中國。在Google退出中國之後,不少網民紛紛前往Google位於清華科技園的辦事處獻花憑弔,卻被園區保安以「非法獻花」的理由加以驅逐。與此同時,百度公司的首席產品設計師孫雲豐在自己的博客發表文章《關於谷歌退出中國》,文章認為Google是「市儈分子」,「因經濟利益退出」,表示對Google「感到噁心」,一副小人得志的無恥嘴臉表露無遺。此文堪比老毛的《別了,司徒雷登》。
Wiki百科非法獻花詞條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D%9E%E6%B3%95%E7%8C%AE%E8%8A%B1#.E2.80.9C.E9.9D.9E.E6.B3.95.E7.8C.AE.E8.8A.B1.E2.80.9D.E8.A8.80.E8.AE.BA
Wiki百科谷歌中國詞條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0%B7%E6%AD%8C%E4%B8%AD%E5%9B%BD

Google君走了。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Z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tsueict 2012-10-13 01:30
Xie Xie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 的 '聊聊 ...... ' and Lighjt12's ZT. Learned some.  
回復 light12 2012-10-13 02:43
tsueict: Xie Xie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 的 '聊聊 ...... ' and Lighjt12's ZT. Learned some.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4: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