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蘆笛 以曹汝霖回憶錄為例談談如何讀史(四)

作者:light12  於 2012-10-12 19: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4評論

 

 

時間: 10 12 2012 11:25
作者:蘆笛驢鳴鎮 發貼, 來自 http://www.***

7)曹汝霖代孫中山受過

眾所周知,毋庸置疑,曹汝霖是為五四運動討伐的臭名昭著的賣國賊,其在趙家樓的住宅被愛國憤青一把火燒成白地。章宗祥適在他家,憤青們將他誤認為曹汝霖,頓時棍棒拳腳齊下。章的頭部遭到鐵棍猛擊,全身幾十處受傷,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若非他的一位日本朋友舍死以身相護,而憤青們又根據「不殺鬼子殺漢奸」的原則,對日本人比較忌憚,則章定要被當場活活打死。這種嚴重刑事犯罪,居然被當成中華民族的覺醒歌頌至今,實在是一種非常奇特的事。

這且不論,由章的遭遇可見,曹汝霖即使不是罪大惡極,也實屬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之輩。但他到底犯了什麼賣國罪,一般人就不大了了了,只是模模糊糊地知道,那似乎是與「二十一條」和山東有點什麼關係。

這裡簡介一下他的賣國事由。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看到趁機在亞洲擴張的時機來到了,乃加入協約國,給德國下了最後通牒,要他們撤出山東,聲言戰後將把膠澳(青島地區,含膠州灣)交還給中國。德國拒絕後,日軍隨即佔領膠州灣附近各島嶼,並在龍口登陸,佔領了平度等地。這嚴重違反了中國主權,但中國無力抵抗,只好援日俄戰爭舊例,將膠縣以東地區劃為日德交戰區。此後日軍與英軍相繼在嶗山灣登陸,進攻青島德軍,日軍並攻佔了膠濟鐵路的重要車站。 11月間,日英聯軍攻佔青島,德軍投降。日軍接管青島,並控制了膠濟鐵路。北京政府反覆要求日軍撤出山東半島戰區,日軍都置之不理。

1915年1月間,日本見歐洲列強陷於大戰中無暇東顧,乃向袁世凱提出的二十一條,第一號第一條是:

「中國政府允諾,日後日本國政府向德國政府協定之所有德國關於山東省依據條約或其他關係對中國享有一切權利利益讓與等項處分,概行承認。」

袁世凱想盡一切辦法拒絕日本的無理要求,也成功地抵制了其中最兇惡的第五號(共七條,其精神與孫文主動向日本提出的「十一條」差不多),並對其他四號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減輕了危害。中方還在柔性抵抗中,日本就對中國下了最後通牒,以武裝入侵相威脅。中國只得忍辱接受,在5月間與日本換文。其中上引第一條未作改動,等於向日本出讓了德國原來在山東享有的特權。

一戰結束后,巴黎和會召開。中國代表團在會上提出,本國作為戰勝國,理應收回德國在山東的租界和其他一切特權,遭到日本反對。作為弱國,中國只能指望英美法為中國主持公道。可惜英法當初為了拉日本參戰,秘密答應了戰後讓日本接管德國在山東享有的利權。於是收復膠東的唯一指望,就落在了美國總統威爾遜頭上。

為了堵住威爾遜的嘴,日本亮出了1915年5月以及1918年9月間與中國政府的換文,在後一換文中,日方提出:

「(一)膠濟鐵路沿線之日本國軍隊,除濟南留一部隊外,全部均調集於青島;(二)膠濟鐵路之警備,可由中國政府組成巡警隊任之;(三)上列巡警隊之經費,由膠濟鐵路提供相當之金額充之;(四)上列巡警隊本部及樞要驛並巡警養成所內,應聘用日本國人;(五)膠濟鐵路從業員中應採用中國人;(六)膠濟鐵路所屬確定以後,歸中日兩國合辦經營;(七)現在施行之民政撤廢之。」

北京政府內閣在討論這照會時,曹汝霖主張同意,於是經內閣批准,由中華民國特命全權公使章宗祥迴文:「中國政府對於日本政府上列之提議,欣然同意。」 這換文原是秘密的,但日本人為了證明他們的要求有理,在和會上公布出來,用以證明中方違反了雙方所訂條約。

這一招果然見效了。在中國代表團出席大會時,威爾遜總統說,日本堅持要在凡爾賽和約中將膠州問題列為專條,他覺得該問題實在複雜:中日既有1915年5月的條約換文於前,又有1918年9月的續約於後,而英法過去也曾同意日本接管德國在山東的利權。而這次大戰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條約的神聖,云云。言下之意是不便違反已有的條約。

中國代表顧維鈞當即回答說,1915年的條約是在日本的最後通牒威逼下籤訂的,當時中國為了保全東亞和平,不得不隱忍。而1918年的條約則是根據該約而來的。威爾遜說,1918年9月那陣,協約國軍軍威正甚,停戰在即,日本絕無可能再強迫中國,為何中國還要「欣然同意」與之訂約?

顧維鈞答道,當時日本在山東的軍隊非但沒有撤退,還設立了民政署,設置警察課稅。地方上不勝其擾,非常憤懣。政府生怕激起事端,因此不得已又訂立該約。那只是臨時協議。在他看來,英日的有關協定也是因戰爭的特殊原因造成的,應當通過這次和會變更。

威爾遜說,不是歐美不想為中國主持公道,實在是被過去的種種條件束縛而無能為力。好在現在國聯成立了,它的宗旨就是為了維護各國獨立與安全的,中國已是會員國之一。以後誰若再欺負中國,各國都有援助中國的義務。英國首相也如此說了一番,於是中國的要求便被拒絕了。

消息傳回國內,頓時引起軒然大波,五四運動於焉爆發,而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三人也就從此成了遺臭萬年的賣國賊。憤青們最痛恨的,就是那「欣然同意」四字。那如同西班牙鬥牛眼前晃動的紅布一樣,讓他們徹底喪失了理智。

其實我看威爾遜之所以拿那「欣然同意」說事,無非是個借口。美國人固然同情中國,又富於俠義心腸,不像英國人那樣老奸巨猾,唯利是圖,但國際政治畢竟涉及的是現實利益。成立國聯是威爾遜的主張,他為此押上了本人的聲譽與政治前途,不能因小失大,開罪於英法,而英法早已決定犧牲中國。在這種情況下,他當然只能「丟卒保車」,跟著英法犧牲中國利益了。這是威爾遜政治生涯中的一大敗筆。美國朝野因此普遍覺得對不起中國,這才會在後來主持華盛頓會議,壓日本吐出贓物,並以九國公約保證中國的領土完整。

至於1918年9月的中日換文本身,我看根本就不是什麼賣國罪證。就連王芸生都說:

「此項換文在當時言之,比較與(於)中國有利。然當時歐戰大勢顯然屬於德敗,我為參戰國之一,關於山東問題,自以留待媾和大會為得計。乃當時中國與日本有此一幕枝節交涉,資為日本後日在巴黎和會中之借口,亦憾事矣。」

這意思是說,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協議其實對中國有利。只是當時德國失敗已成定局,而中國早在1917年8月14日就已經對德奧宣戰了。所以,這類枝節問題不如擱置到戰後和會上去解決。可惜政府沒這麼干,使得日本後來以此為借口。

細看那協議,不能不承認王芸生說的很對,確實對中國有利。頭三條與第七條是要日軍撤出膠濟鐵路,由中國接收,只有第四與第六條對中國不利,但那是為了換取日本撤軍不得不作出的妥協。喪失膠濟鐵路的部份經濟利益,總比被日軍全部霸佔強。更何況從喪失主權來說,外國佔領要比經濟損失慘痛多了。為了國家安全,就更必須讓日軍撤出。曹汝霖所辦不妥之處,充其量也就是如王芸生所說,反正停戰在即,不妨忍耐一時,留到和會上去解決。

但曹汝霖不可能預料到後來日本會以此作借口,因此頂多只能說他思慮不周,不能說他蓄意賣國。而且,沒有1918年9月的換文,日本照樣可以用1915年5月的換文作借口。英法早已決定犧牲中國,而美國又不想開罪其他強國。即使拖延到和會召開,那問題仍很可能照樣得不到解決。更何況被日軍佔據的膠濟鐵路已成反覆發作的膿腫,北洋政府再也不能坐視了。

據曹汝霖說,日軍進攻青島時,未經中國許可就擅自在山東登陸,抄了駐防青島德軍的後路。德軍沒想到日軍會從陸地上來,猝不及防,只好投降。此乃日本人的慣技,當年甲午戰爭打威海衛,以後日俄戰爭打旅順口都用過,後來又在新加坡玩了一次。但日軍在德國人投降后,仍然賴在著臨時劃出的交戰區內不走,不但佔據膠濟線,還向當地要糧草,強迫供應。地方不堪其擾,紛紛向北京求助。曹乃出面與日本人反覆交涉,但日本人就是賴著不走。曹派員調查,才發現日本人賴在膠濟線不走的內幕原因:

「其時民軍某領袖,結合土匪流氓,與日本浪人及退伍軍人想攻取濟南,聲稱打倒軍閥,以助餉為名,向商民勒索,趁火打劫,百姓不堪其擾。日本浪人們,又商請日軍留駐以壯聲勢,日軍因之不撤。

民黨與浪人等,率領土匪屢攻濟南,國軍堅閉城門,並不出城還擊。山東督軍靳雲鵬避居城內,一籌莫展,后又避出城外,日軍由此即進入濟南城內。政府去電,靳亦不復,因之地方極度不安,地方官亦不敢明言。我探知詳情,只要日軍撤退,民軍即失去靠山,地方即不至滋擾,但進入濟南之日軍卻不肯撤出。 」

所以,據他說,日本人之所以要堅持佔領膠濟線,乃是要為其漢奸先鋒隊提供後援。這漢奸先鋒隊是「民軍某領袖」糾合土匪、流氓、日本浪人與退伍軍人組成的。他們想攻佔濟南,所以由日本浪人出面,請求日軍留駐作為後援。日軍於是賴著不撤。在日軍的掩護下,這漢奸先鋒隊多次進攻濟南,嚇跑了山東督軍靳雲鵬。地方騷亂,日軍趁機進入濟南。他得知詳情后,才想出釜底抽薪之計,令駐日公使章宗祥與日本外相后藤談判,並在內閣會議上主張接受日本的換文。因此,他其實是代人受過,云云。

曹汝霖這番說詞大部真實,但也有相當部份出了錯。他說的「某民軍領袖」是居正,而「民黨」則是孫中山的中華革命黨。據楊奎松介紹:

「1915年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對德宣戰為名,出兵強奪了德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膠東半島及其膠濟鐵路,孫中山當即委派黨務部長居正前往剛被日軍佔據的青島去成立在日軍庇護下的'中華革命黨東北軍'。為此,孫中山全力疏通日本官方,很快得到了日本佔領軍的支援,獲得了大量的武器彈藥,並任用了大批日本浪人、學生,甚至日本軍人。這支以日軍佔領區為後方的革命軍,一度攻佔了山東昌樂、安邱、高密、益都、昌邑及壽光等縣。只是由於袁世凱很快去世,日本政府改變態度,孫中山才沒有能夠在日本浪人和軍人的直接幫助下,取得更大的發展和戰果。」

這段介紹略有小疵:日軍攻佔青島,是1914年11月10日的事,不是1915年。但大致史實不差。根據山東省省情資料庫的記述:

「1915年10月孫中山派居正赴魯起兵討袁。」「1916年3月,中華革命黨總理兼中華革命軍大元帥孫中山, 派居正為中華革命軍東北軍總司令,統籌直隸、山東、山西討袁事宜。居正率朱霽青、陳中孚、劉廷漢等由大連抵青島,成立中華革命軍東北軍司令部。青島日本殖民當局見袁世凱大勢將去,遂與革命黨人暗中聯繫,默許居正在青島設立軍事機構。」

為這兩段記述隱諱的,是所謂「中華革命軍」除了日本浪人與軍人外,更有大量土匪參加,軍紀極差。 5月間, 「中華革命軍」的「東北軍」與「護國軍」 相機攻陷周村、高密、諸城、濰縣、鄒平、淄川、桓台等十餘縣,由膠濟鐵路進抵濟南,先後四次對濟南發動猛攻。在第二次進攻濟南時,山東將軍靳雲鵬倉惶出逃。城內大亂。袁世凱遂任命張懷芝為濟武將軍,督理山東軍務。 6月6日,袁世凱病死,黎元洪繼任大總統,日本人才停止對「中華革命軍」的支持,但日軍畢竟趁亂進入了濟南城,就此賴著不走。 8月5日,「東北軍」與「護國軍」接受國軍改編,戰事才結束。

曹汝霖也有記錯的地方。除了記錯了換文內容外(為篇幅計略去他所說內容。但那似乎是記憶錯誤,因為北洋外交檔案早已公布,他犯不上撒謊),他還把「中華革命軍」與「山東靖國護法軍」混起來了。如前所述,「中華革命軍」的「東北軍」與「護國軍」都已在1916年8月間歸順中央。 1918年危害地方的是「山東靖國護法軍」。

1917年3-5月間,為中國是否對德宣戰,總統黎元洪與國務院總理段祺瑞的「府院之爭」趨於白熱化。為了防止中國對德宣戰,德國駐上海總領事克里平(Knipping)奉該國公使之命,派其翻譯西爾穆爾(Schirmer)與曹亞伯秘密會見孫中山,給了他兩百萬銀元。孫文用這筆錢賄買運動國會議員與軍政要人。 7月1日,張勳復辟。 3天後,孫中山致電參眾兩院議員,號召議員南下護法。 7月17日,孫文到達廣州,9月1日,「護國軍政府」成立,所謂「護法運動」開場,中國從此淪入南北公開對抗。

隨著「護法戰爭」打響,西南、陝西、山東的革命軍閥們都組建了所謂「靖國軍」,與北洋軍隊對抗。在北方,除了陝西「靖國軍」聲勢浩大之外,「山東靖國護法軍」也一度十分猖狂。 1918年4月4日,該軍相繼佔領恩縣、臨清等縣,逼得山東代督軍張樹元於5月13日宣布全省戒嚴。

山東換文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作出的。很明顯,為日軍佔領的膠濟鐵路已經成了日本人賴以顛覆中國的基地,不把那個膿包擠掉,山東就永無寧日。

這就是愛國英雄孫中山與北洋漢奸的合理分工:孫中山負責裡通外國,開門揖盜,引狼入室,為日本人充當推翻中國政府的急先鋒,而北洋政府則負責燒錢送鬼。根據革命史觀,前者是民族英雄,後者則是賣國求榮的漢奸。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就是這「鷸蚌相持,漁人得利」的悲劇反覆上演的歷史。人們年年紀念五四,年年歌頌英雄,譴責漢奸,不知還要搞多少代人?
Z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老君岩 2012-10-12 20:45
第三部呢?
回復 light12 2012-10-12 21:05
老君岩: 第三部呢?
http://my.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60533&do=blog&quickforward=1&id=164014
回復 笑臉書生 2012-10-13 00:08
老君岩: 第三部呢?
胡扯,不可讀
回復 老君岩 2012-10-13 03:13
笑臉書生: 胡扯,不可讀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0: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