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蘆笛 台灣一瞥(八)

作者:light12  於 2012-5-20 11:2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2評論

時間: 5 20 2012 01:53  

作者:蘆笛蘆笛自治區 發貼

 

三、最美


記得小馬哥連任后,有的台灣報刊琢磨,他的就職演說應該怎麼寫,才能把台灣最美的那面介紹給世人。台灣之旅結束后,我的感覺是,台灣最美的還是人。大陸有識之士讚揚台灣人素質高,良有以也。台灣是否屬於發達國家,我到走時也無從判定,但個人覺得,就主體而言,台灣確實是文明世界的一部分,台灣人確實是文明人,與其他文明國家的人相比毫無愧色,有的地方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這對我來說完全是個U轉。說實在的,此前我對台灣人的印象一塌糊塗,覺得與大陸人相比,也就是五十步與一百步之別。龍應台跑到北大去給大陸人開「禮義廉恥」課時,我還寫文章,請她去「用文明來說服」逼反福建船工、逼反泰國勞工、逼得富士康工人接二連三「因病墜樓」的爛台商們。

這是從道德層面而言。以智識而論,我對台灣的學術界與文化界極為鄙視。李敖就不必說了,在我眼中,文化局長龍應台也就是個文學青年的水平,而什麼中研院院士陳永發(what a name!)、史學家劉鳳翰等人,給我作研究生似乎都還不配。更別說自從在網上遭逢了那愚昧絕倫、師心自用也絕倫的台灣大數學家唐好色后,我就再不可能對台灣識字分子有任何好感了。惟其如此,那附庸風雅的紫藤廬才會引起我的過度反應。我在前文中其實撒了謊,說聚集在那兒的那伙爛文人不過是a special kind of losers者,不是我的朋友,正是區區在下本人。

然而我畢竟知道,爛台商也好,愚而好自用的三腳貓也好,都並不代表台灣街頭那些普通人。他們的素質如何,不能不引起我極大的好奇,而這也就成了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好在我這人有個優點,就是考察某個事物時能保持頭腦open,哪怕此前已有先入之見,一般也不會幹擾後來的觀察結論。

「國門第一臉」就給了我極為惡劣的印象,那不幸是張寡婦臉,晚娘臉,肚子(=胃,上聲)臉。在入境處,我按文明世界的規矩,微笑點頭致意,說聲:「你好」,再把護照交上去,然而接待我的那個中年女官員大概正為痔瘡所苦(要麼是女性攝護腺 [前列腺] 疾患?),垮著個肚子臉,就跟沒聽見似的,一言不發,冷冷地把護照接過去,翻看了一番,又垮著肚子臉,一言不發地冷冷地交還給我。除了對著照片驗明我的正身那短短一瞬外,她自始至終與我毫無eye contact,也自始至終未說一個字,就連「你可以走了」竟然都沒說!而我在文明國家中旅行,邊境官員一般都是微笑著主動與我打招呼,第一句話就是Hello! Welcome to …

入境后便是兌換台幣,服務員態度倒極好。臨近出口處有賣免稅商品的攤位。我覺得很新鮮:免稅商品一般都只能在登機前購買,哪有到了目的地后還能買免稅商品的?看看香煙的價格,竟然比香港還便宜。我在本國機場時嫌貴沒買,而在香港轉機時又來不及買,因為過境旅客居然還要再安檢一次,而我那天飛機略微晚點,只有30分鐘的轉機時間,怕誤機不敢多作停留。香港機場之所以有此特殊規定,估計是因為那兒是全球恐怖活動最猖獗之處,過境旅客個個有橫死的巨大風險吧,於是趕快買了一條。售貨小姐的態度也極好,極大地抵消了那肚子臉造成的不快。我暗自想,MD,這不跟大陸也差不多麼?官員都是暴戾恣睢的人上人,普通百姓倒還沒那麼凶神惡煞。

接下來便是去坐車。此前我已在網上查明,先坐大巴到台北車站,再從那兒打的去旅館。我上車后才發現,司機不兼售票,需由乘客自己投幣,幸虧我兌換出若干硬幣,否則連票都買不了。投完幣后我對司機說:到站時麻煩您告訴我一聲。那司機大概從未聽到過這種請求,愣了一下,粗聲粗氣地說:台北車站是終點站,用不著我告訴你!我還沒走到空位那兒,車就開起來了。我這八旬老者趔趄了一下,趕快死死抓住扶手,踉踉蹌蹌地走過去坐下。此後我注意到,中途上來的旅客也都這樣,上完人司機就開車,根本不管最後上來的乘客是否坐好。後來我跟咱們請的導覽兼司機說過此事,他認為這是應該的,否則耽誤時間。因此,這可能是通則吧。

下車后便打的,到處是計程車,非常方便。司機很客氣,比大陸的態度好多了。車上有計價表,我看了一下,起價70,到地方后跳到110元,我明知故問:先生,我該付您多少?他答曰:140。我什麼也沒說就如數找給他,蓋那是我的一點小小的社會調查,當然必須支付代價。但心裡暗罵:NND,這不跟大陸司機一模一樣么?儂當我是鄉下寧啊?後來我才知道,司機雖然不是那麼誠實,但多加30也不算太過分,蓋據說台北的士夜裡11點后加30元。那陣子已經快8點了,他無非是提前了3個多小時而已。

然而在後來的日子裡,這些小小的不快很快就被人們普遍的熱情態度驅散了。我們遇到的計程車司機都很和善,再沒遇到黑心要價的事。最難得的是,那天我們遊了忠烈祠回家,出門后同伴們意見不一致,有的主張坐捷運,有的主張打車。先是招手喚停了一部的士,都坐上去了,又改了主意下車,下來后再改主意上去。如此反覆折騰,那司機居然也不生氣,非但不抱怨,還非常和藹地跟我們說,其實路並不遠,打車其實也沒有多少必要,云云,完全是設身處地為顧客著想,令我十分感動,覺得其職業道德水準超過了西方司機。要是在大陸啊,你就等著挨罵吧。當然,罵也是應該的,那是人家的營生,時間就是金錢,如此上去又下來,下來又上去,誰有閑工夫陪你們折騰?

然而這並非絕無僅有。集體出遊,這類改主意的事是免不了的,尤其是進餐,也怪台灣提供的選擇太多,要想不心猿意馬也難。有好幾次,我們先決定在某家飯館或是某個小吃攤上吃,接著又改了主意離去。每逢此時,我都注意看店家的臉色,卻從未看到過人家流露出不快的神色,真正做到了古話說的:「買賣不成仁義在。」人家當然也如大陸商家一般殷勤迎客,但即使做不成生意,也沒像大陸人那樣,立即翻下臉來罵人。而且,台灣商家招徠顧客也並不像大陸商家那樣imposing,死纏爛打,強拉顧客,一副咄咄逼人的惡叫花嘴臉。我從未在風景名勝見到纏著遊客不放的小販(記憶中好像就根本沒見到小販),也從未聽到過哪個商店如大陸一般,播放震耳欲聾的叫賣錄音。普遍的服務方式都是:你若上門,我殷勤接待,但第一不主動強拉,第二尊重你的選擇,包括改主意的權利。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那無所不在的濃濃的人情味。在上文提到的日月潭畔的「頭目的店」里,我們坐了大半天,跟那邵族的「駙馬」與「公主」聊天,不像是顧客,倒像是他家的客人,海闊天空,談家事,談國事,無所不扯。老闆頗有幽默感,我先買了點零嘴,一位朋友堅持要付錢,卻不跟我說,徑自向老闆付了錢,要老闆把我給他的錢交還給我。老闆遵命照辦,我不便與老闆爭執,便接了過來,說:噢,原來他嫌我給的是假鈔啊!老闆馬上接茬說,是啊,他說你給的是假鈔,相對哈哈一笑。他告訴我們,他太太是邵族的公主,而他是本省人,當我們恭維他太太漂亮時,他立時做出一副苦臉說,所以我受氣啊!什麼都得看公主的臉色行事!他去過大陸,對薄熙來案似頗熟悉,連說「勃起來」,似乎那稱呼令他非常開心,還拿出了個在大陸買的毛塑像,頗為得意地向我們展示,然後解釋道:他不過是把毛當成了歷史人物,過去發生的事是悲劇,云云。

按一般規律,凡是旅遊熱點的商人都比較精,其人情味基本磨耗殆盡,哪有閑工夫坐在店裡,陪顧客閑磨牙!然而許多台灣人就是有這閑工夫,忙著掙錢營生,並沒有讓他們喪失了人情味。接待我們的民宿的主人也是如此。高雄的民宿主人是司機的親戚。我們車還沒到,她就已經站在門外等候我們了,遠遠地就給我們做V手勢,車一停就滿面笑容地迎上來,安頓好我們后,她陪著我們聊了好一陣天才回家去(她家不住在那兒,所以嚴格來說還是旅館,並非民宿)。次日一早又忙著跑來,還給我們帶來豆漿。那當然值不了幾個錢,但給人的溫暖根本就不是可以用經濟價值來衡量的。

淡水民宿的主人也如此。她先生就是我們的導遊兼司機。她家其實住在台北,並不在淡水。本來,她完全可以讓她丈夫將我們安排好就行了(按台灣語法,我應該說「就對了」)。然而她卻特地從台北趕過來接待我們,同樣是在把我們安頓好后,陪著我們絮絮地說了好半天閑話,這才離去。我們其實也就只在那兒呆一晚,而且根本也就不可能是回頭客,這輩子很可能也就只跟她打那麼一次交道。她如此熱情好客,從經營角度來看根本也就沒有必要。

總而言之,我們在台灣服務業里遇到的所有的人,無論是商店、旅館、飯館、小吃攤的主人還是工作人員,都從未流露過大陸同行那種赤裸裸的令人心悸的貪婪與粗暴。這在文明世界倒也不稀罕,只有在大陸才是嚴重問題。然而台灣卻多出了一份別的地方見不到的人情味。我在歐洲多次住過B & B(Bed and breakfast)旅館,主人當然也很敬業,很客氣,但還從未見過如台灣民宿的主人那樣,幾乎要將顧客當成自家請來的客人對待了。

然而這似乎也算不了什麼。在台北時,有天我們坐在飯館里吃早點,有位年紀大概與我差不多的面慈老者跟我們搭上了話,聊了一陣就走了。過了半天,他又回來了,手裡拿著一個包,裡面放了幾本佛教的小冊子,一包零食(要麼是幾包?記不得了。反正我沒吃上,吃了也不承認,堅持認定全讓那伙饞鬼吃了),把那包送給我們,殷殷囑咐我們有空時看看那些小冊子,零食則讓我們在路上吃。

西方也有religious fanatics,逮住人就發佈道小冊子,尤以耶和華見證人為然。然而在我的印象里,佛教並不如基督教那樣imposing,咄咄逼人,似乎根本也就不興主動傳教,而且似乎歷史上也不曾有過由某個中樞機關派出大批傳教士去推廣本教,就連有關的組織都沒有,這一套完全是基督教特有的。所以,那老者這麼做,應該完全是出自他個人的initiative,一種未經組織、未經動員的純粹的個人善意,更何況佈道不足奇,捎帶上零食則還從未見過。

就連台灣的法輪功,似乎也沒有美國信徒那樣咄咄逼人。在美國時,我多次被那些人死纏爛打,硬要塞給我《九評》以及「三退」的小冊子,再怎麼推辭都不行。有一次我惱怒之下,說,我是大陸來旅遊的,馬上就要回國,所以不能接受你們的反動讀物,否則我回去要被關起來,難道你們就忍心讓我倒霉?這才算把他們打退。

法輪功在台灣勢力極大,遠遠勝過了在美國華人中的聲勢。不誇張地說,每一平方公里土地上,至少有10個「法輪大法好」的口號牌,以各風景區的分佈密度最高,總體平均密度遠遠超過了當年共產黨在中國各地書寫的「人民公社好」或「革命委員會好」。散播《九評》、「三退」、「中國共產黨亡」等宣傳物的的攤子比比皆是,那些人也主動上來散發小冊子,但並不如美國華人那樣死纏爛打,婉拒之下即知難而退。之所以有此顯著差別,我想還是因為美國華人信徒多是大陸去的,而台灣信徒多是土著,所以即使入了法輪功,也不至於如大陸人那麼沒廉恥吧。




法輪功在台北自由廣場效法北韓演出的團體操



不知何故,這景象似乎透出一種邪氣,臉為何是黑的?

總而言之,我的感覺是,普通的台灣人確實保留了傳統社會的美德,基本上做到了儒家「溫、良、恭、儉、讓」。在公眾場合,我從未見過吵架鬥毆。在公車站、捷運站、輪渡站,我也從未見過加塞,搶座等等大陸上習以為常的場景。

台灣不僅保留了傳統美德,也吸納了外來的美德。在公眾場合,我從未見過有誰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更難得的是,我歷來認為,noisy乃是華人的基本屬性,就連被大英統治多年的香港人也如此。然而台灣的公共場合卻相當安靜。捷運車站、車廂內不必說,就連熙熙攘攘的夜市也並不吵吵嚷嚷。有一次一位大陸訪客與我們爭論起來,其實也不是吵架,無非是聲音大了一點,但周圍的人似乎都明顯受到驚嚇,說明人家根本沒見過這種壯麗景象。

Z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1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2 個評論)

回復 老君岩 2012-5-20 15:32
讀完以後難免對蘆笛有的鄙視。
回復 light12 2012-5-20 16:51
tsueict: '我對台灣的學術界與文化界極為鄙視'  and  ' ....... 給我作研究生似乎都 還不配 ......... .'  It is capture all at one swoop and completely wiped them ou ...
  
回復 light12 2012-5-20 16:51
老君岩: 讀完以後難免對蘆笛有的鄙視。
  
回復 tsueict 2012-5-20 19:19
老君岩: 讀完以後難免對蘆笛有的鄙視。
Xie Xie, 老老.  
回復 老君岩 2012-5-20 20:01
tsueict: 蘆笛 doesn't have the chance to read my respose, i know. He doesn't know what the value of honest is in U S because he has't lived in this country lon ...
No one is without flaws. Despite the arrogance I don't think he was dishonest. His attitude doesn't invalidate what he has to say.
回復 light12 2012-5-20 20:27
老君岩: No one is without flaws. Despite the arrogance I don't think he was dishonest. His attitude doesn't invalidate what he has to say.
實在不知道你鄙視蘆笛什麼,人無完人,批評也要具體才可以評論。這個tsueict一會要讀蘆笛的很多文章,一會說人家扯謊。太走極端。
回復 light12 2012-5-20 20:29
tsueict: Xie Xie. Respecting your broad-minded attitude. Agreed. In the comments i have written what in my mind after reading the acticle that might not last l ...
實在不知道你鄙視蘆笛什麼,人無完人,批評也要具體才可以評論。這個tsueict一會要讀蘆笛的很多文章,一會說人家扯謊。太走極端。ZT
回復 light12 2012-5-20 20:50
tsueict: I respect him (and all writers in general) after reading his articles you ZT and never 鄙視 him.  But he said: '我對台灣的學術界與文化界極為鄙視'  in  ...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你啊該認真時不認真,不該認真時挺認真
回復 light12 2012-5-20 21:01
tsueict: Thanks for your 認真 to spend time responsing me several times. i am happy and proud of i am not a so-called 文人.
不要全面肯定,不要全面否定,學習對自己有益的
回復 light12 2012-5-20 21:09
tsueict: Agree completely.
  
回復 老君岩 2012-5-21 17:18
light12: 實在不知道你鄙視蘆笛什麼,人無完人,批評也要具體才可以評論。這個tsueict一會要讀蘆笛的很多文章,一會說人家扯謊。太走極端。 ...
看到了這句話:
」以智識而論,我對台灣的學術界與文化界極為鄙視。李敖就不必說了,在我眼中,文化局長龍應台也就是個文學青年的水平,而什麼中研院院士陳永發(what a name!)、史學家劉鳳翰等人,給我作研究生似乎都還不配。「
忍不住鄙視一點點而已,敬請見諒。
回復 light12 2012-5-21 18:20
老君岩: 看到了這句話:
」以智識而論,我對台灣的學術界與文化界極為鄙視。李敖就不必說了,在我眼中,文化局長龍應台也就是個文學青年的水平,而什麼中研院院士陳永發 ...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你啊該認真時不認真,不該認真時挺認真  

Read more: 蘆笛 台灣一瞥(八) - light12的日誌 - 貝殼村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6: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