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金嗩吶 [原創]特色制度下的左派和右派(三)

作者:light12  於 2011-9-9 22: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2評論

 時間: 09 9 2011 01:26  
作者:金嗩吶 在 蘆笛自治區 發貼, 來自 海納百川

特色制度下的左派和右派(三)


金嗩吶


我前面說過,就我自己的觀察而言,中國在近十年內不會發生什麼政治體制的轉型。復辟毛時代不可能,因為用和平手段無法像毛那樣控制所用的資源。民主憲政也沒什麼希望,因為就我所見所聞,感覺不到中國近期內有實現民主憲政的條件。台灣為什麼不能比我已經說過了,這是國民黨性質所決定的,東歐蘇聯雖然和中國一樣,也同為共產黨國家,但人家還是和咱不一樣,「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那時蘇東波的民主形勢是「上面放,下邊望,中間橫著頂門杠」,什麼時候中國也走到這一步,實現民主憲政就有點希望了。

一、上面放:我不認為東歐的民主完全是自己爭取來的,沒有「上面放」,有多少民主鬥士也得被蘇聯坦克像碾螞蟻一樣碾死。東歐各國的最高領導實際上不過是蘇共的支部書記,總書記在莫斯科,決定權在克里姆林宮。沒有蘇聯的指令,本國首腦一兵一卒也指揮不動。當時戈爾巴喬夫已經明確放棄了對東歐各國統治,即使群眾鬧事,蘇聯坦克也不會上街鎮壓。沒有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外交」,東歐人民完全是白忙活,有多少瓦文薩也不夠收拾的。戈爾巴喬夫在1987年《改革與新思維》一書中指出,「新思維的核心是承認全人類的價值高於一切,更確切地說,是承認人類的生存高於一切。」柏林牆倒塌前夜,戈爾巴喬夫一方面命令蘇聯在東德的駐軍不要「輕舉妄動」,另一方面親自勸告東德領導人昂納克「支持國內的『民主改革』」,迫使昂納克辭職。當東德的新任領導人莫德羅跑到莫斯科求救時,戈爾巴喬夫的態度冷淡之極,表示支持兩德統一。

所以俄羅斯國內對老戈有褒有貶,而且是貶多褒少,我想主要還是與蘇聯解體、帝國崩潰有關吧。蘇聯人的擴張慾望、稱霸情結是刻在骨子裡、融化在血液里的東西,不會隨著政治制度的改變而馬上消失的;中國對老戈恨得咬牙切齒,不管是官方還是愛黨愛國的革命群眾,態度都一樣。甚至還拿人家的生理缺陷開玩笑,「兩個禿子毀掉了社會主義大業」。我想可能是怕黨內高官有人依法炮製,毀了社會主義大業吧;但東歐各國都把老戈視為恩人救星,威望出奇的高。

道理明擺著:赤手空拳的群眾干不過蘇軍的坦克,來自西方國家外部支持只不過是道義上支持。老歐洲根本不敢和具有可以毀滅人類N次核力量的蘇聯撕破臉、真刀實槍地對抗。而且關鍵時刻當縮頭烏龜、玩綏靖主義,是老歐洲歷來的傳統。至於1987年,美國前總統里根在東西德交界的柏林高呼「推倒柏林牆」,儘管被人吹到了天上,我覺得更像是政治家作秀,最多也就是個催化劑的作用,如果沒有老戈對東歐控制的鬆動,恐怕牆那邊根本就不知道有過這碼事兒。

二、下面望:胡適曾說過,「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東歐各種民間組織(如團結工會)在劇變前已經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好幾年了,如果從波蘭的「波茲南事件」、匈牙利的「裴多菲俱樂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算起,各國已經「春雨細無聲」地搞了幾十年的民運,下面百姓對民主自由的訴求非常強烈。而且東歐很多國家在二戰前就已經形成了公民社會,有的甚至是工業化國家,比如捷克斯洛伐克,很多工業產品在國際上都很有名望,像精密儀器,還有中國軍迷們熟悉的捷克式輕機槍,都是在蘇聯人統治之前的事情。

我認為蘇東劇變不完全是因為經濟問題,或許經濟狀況不好只是一個導火索,而更多的是追求精神自由、擺脫專制奴役。他們把民主自由看得很神聖,把民主運動當成是靈魂的救贖。就拿波蘭來說,劇變前波蘭物價上漲兩位數,團結工會掌權后物價上漲四位數,但無論劇變后經濟形勢怎樣惡化,發牢騷歸發牢騷,罵街歸罵街,並沒有人想倒退回二杆子社會主義時代。蘇聯也是一樣,戈爾巴喬夫的改革目標是建立一個「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跟改善生活一點鳥關係沒有。對於沒有什麼精神追求,僅僅滿足於「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民族來說,很難邁出這一步去,甚至都很難理解。

無論蘇聯東歐如何極權,如何進行監視和竊聽,始終都沒有消滅「知識分子」,起碼斯大林之後是這樣。這裡說的知識分子就是通常人們說的「公共知識分子」,有知識、有分析能力,同時又具有獨立性、反抗性和社會責任感的才能叫知識分子。僅有知識可以叫專家、學者、教授,但只有代表社會發言、批判政府的才能叫知識分子。他們對社會公共事務的關心完全出於個人的興趣,出於對社會強烈的責任感和自身具有的社會良知,與自己的個人利益、權力慾望無關。絕大多數在民主轉型后並沒有撈到什麼實際的好處,跟信奉「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民主人士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按照法國哲學家薩特說法:一位原子能科學家在研究原子物理時不是個知識分子,但是,當他在反對核武器的抗議信上簽名時就是個知識分子。俄羅斯體制外知識分子有索爾仁尼琴、薩哈羅夫,捷克的哈維爾、昆德拉,波蘭有米奇尼克,這些人都對本國的民主進程做出了貢獻。在這種環境里有不少知識分子團體,甚至波蘭的團結工會都有些知識分子團體的屬性(米奇尼克:共產主義是由團結工會所埋葬的,它的獨一無二性在於,將電工和計程車司機變成了知識分子,比如弗萊謝尼烏克和布亞克)。中國知識分子歷來是稀缺之物,知識憤青就成了替代品。前幾年受西方的影響,知識分子多少有點模樣了,我黨立刻警覺起來,專門召開了「警惕『公共知識分子』思潮」座談會,商量對策,《光明日報》還刊登了座談紀要(http://www.people.com.cn/GB/lilun/40551/3053088.html)

三、中間橫著頂門杠:就像當年中國搞聯產承包一樣,有了上面放、下面望,中間的頂門杠是根本頂不住的。當時東歐各國的利益集團倒是反對民主改革、堅決維護既得利益。但是頂門杠的作用有限,除了齊奧塞斯庫吃了豹子膽、敢派軍隊鎮壓外,其他各國都是能頂就頂、能拖就拖,頂不住拖不了就拉JB倒,生怕自己手上沾上腥。反正自己也沒什麼血債,所有屎盆子尿罐子都可以扣在蘇聯人頭上。事實也是這樣,東歐很多共產黨在民主轉型后紛紛改頭換面,以第二國際時的社會民主黨、社會黨之類的身份出現,打出民主社會主義的旗幟,搖身一變為歐洲左翼政黨。由於組織健全、有執政經驗,而且黨內鬥爭那一套在競選時照樣用得上,所以有的還得以上台執政。我看中國也是一樣,民主后一旦穩定下來,真要是那幫黨棍官僚們出來搞競選肯定會比各類民運組織得票多,那些人連個「兩春」雜誌編輯部都搞不定,還能有什麼執政能力。

蘇聯的情況也差不多,只不過俄共不願意改名重建,葉利欽時代蘇聯剛解體,經濟狀況也差,還可以利用人們的帝國情結打打民族主義、民粹主義牌,再加上當時俄共領導人經常反思錯誤,宣布放棄馬列主義中的階級鬥爭、暴力革命、無產階級專政等遺產,並表示贊成「混合經濟」、多黨制、政治多元等社會民主主義觀點,九十年代中期的時候一舉奪得議會中450個議席中的157個,比在它之後的另外三大黨議席的總和還要多,黨員也發展到了幾十萬,人們驚呼「俄共的異軍突起」。以後俄羅斯漸入正軌,因為俄共死抱著共產黨的名頭不放,又不能像中國一樣掛羊頭賣狗肉,所以每況愈下,黨員從幾十萬到如今的十幾萬。我看前幾天CCTV播放俄共舉著鎚子鐮刀黨旗在紅場遊行的鏡頭,隊伍里好像都是些白髮老頭老太,連我這個年齡的人都不多見,遑論年輕人。

中國的情況看不到什麼希望。從高層看,現在執政的相當部分是工農兵學員或是黨二代,他們對共產黨毛主席的感情可不是一般的深,絕無可能再出什麼異類,出什麼改革派。中層基層幹部也是一個比一個堅定,不是左派就是特色派,我還沒有遇到什麼有民主憲政主張的。中國實現民主對他們意味著剝奪,連開公車去看丈母娘還有人監督,簡直是官不聊生。所以對現有的政治框架,他們會用鮮血和生命去保護的。

底層對社會不滿的人雖然也不少,以後我將專門就「底層的憤怒」談談自己的看法。不過看看那些舉著毛主席像反對拆遷的釘子戶,就知道這種憤怒和不滿對民主化進程只能是絆腳石。我聽某官員說過,我看到底層群眾舉著毛主席像抗議的時候,我就覺得我們的群眾是擁護黨的,對我們黨是有感情的。只要毛主席這面旗幟不倒,共產黨就不會下台。不得不承認,人家可不是盲目樂觀,說的非常有道理。無論是官僚集團、底層民眾還是中產階級或知識階層,都看不到有什麼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衝動。我覺得這是事實,是事實咱就得承認。即使是醜陋的事實、可怕的事實、令人難堪的事實那也是事實,也得承認。

當年蘇東波劇變,實際上是那裡的民眾對二杆子社會主義和一黨專制已經厭煩透了,而不是針對哪個領導、哪項具體政策有意見。全國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徹底告別二杆子社會主義。1991年蘇共在總書記的「建議」下黯然解散,全國從中央到基層沒有發生一次有組織的抗議。當時作為人民代表第一個起來抨擊葉利欽「禁共令」是曾因持不同政見被開除出黨、此時恢復黨籍不久的民主社會主義者梅德維傑夫。他後來沉痛地提到:那天有成千上萬的群眾把黨中央大廈圍得水泄不通,「然而他們不是去捍衛黨,而是爭著向離開大廈的蘇共人員吐唾沫的。若不是當局組織了警察線攔住群眾,保護他們撤離,他們就可能受到人身傷害」。梅德維傑夫嘆道:黨已經被人民拋棄了。

中國的情況完全則相反。只要顱腔里盛的不是豬油而是灰白質的人(甚至連灰白質量的多少都可以忽略不計),都應該承認,在現在的政治框架里中國的很多問題實際上是沒解的。比如貪污腐敗,通過權力來反腐敗,無論是封建皇帝的殺無赦斬立決,還是毛澤東的政治運動,都只適用於開國君主使用,根本不具備可持續性。但若真改變這個政治框架,從目前情況看,會遭到全國大多數人的反對。「拿三百萬人頭來」恐怕是中華民族發出的共同吼聲。如果霸王硬上弓,發生旨在告別一黨執政的政變,我想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種景象。成千上萬的左派群眾也會列隊兩邊,手裡舉著黨旗或(和)毛主席像,有的給官員遞水,有的往口袋裡塞雞蛋。最後出來的領導人站在台階上學著主席檢閱紅衛兵的樣子揮揮巨手:「同志們,我們一定會回來的」、「最後的勝利一定是我們的」、「等待著我們勝利的消息吧!」。

我們不是還有知識分子么?這三十年來,中國的讀書人不僅數量世界最多,知識水平也不差啊,至少知識容量不是那些民國海龜們可以想象的。但這些人分析能力弱不說,最主要的是沒有、而且也不想有當年蘇東波知識分子那種獨立性、反抗性和社會責任感。我不能完全同意這種說法,說中國的知識分子都被當局收拾或收買了。今天的黨中央,基本上做到了毛主席當年說的「一個不殺,大部不抓」,一共抓了幾個人是扳著指頭數的過來的。說被收買恐怕也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大學教師工資連個平均值都未必到得了,真正一次講座10萬元的大腕還是極少數。當然,我也不否認儘管被收拾或被收買的只是少數人,但示範效應不可低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我認為更主要的是,中國知識分子已經完全喪失了信心,中國的事兒,甚至連想都懶得去想,「活JB該」、「拉JB倒」,就是中國知識分子心態的最好寫照。這些人我熟悉,休息幾天,再把我所見所聞跟大家聊聊。

【未完待續】
Z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trunkzhao 2011-9-9 23:27
中國知識分子實際上五十多年前就沒了骨氣。
回復 light12 2011-9-10 00:00
trunkzhao: 中國知識分子實際上五十多年前就沒了骨氣。
有骨氣的被整壞了,剩下的沒了骨氣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6: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