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結局】「惟願他們有智慧﹐能明白這事﹐肯思念他們的結局。」(申卅二﹕29)
從前有一個國王﹐為了要增廣見聞而外出旅行﹐遇到一位自稱是智者的﹐他有一句極寶貴的話﹐誰肯出千金就賣給誰。國王好奇﹐就買了那句話。智者說﹕「在你沒有作事以前﹐當思念事後的結局。」國王回宮以後﹐就把這句話寫在自己的杯上。有一天﹐國王病在床上﹐宰相想乘機毒殺他﹐以便奪權。他就唆使國王的私人醫生把毒藥放在杯中﹐誰知御醫突然看到杯上那句話﹐便雙手戰﹐臉也變色﹐國王便問他何故這樣﹖他知道不能隱瞞﹐便把事情的始末都和盤托出﹐並求王赦免他的罪﹐國王一面赦他無罪﹐一面下令把宰相處以極刑。御醫之所以不敢殺害國王﹐乃是看見杯上那句話﹕「在你沒有作事以前﹐當思念事後的結局」
犯罪的人們﹗你有否想到犯罪以後的結果呢﹖有否想到靈魂的歸宿呢﹖聖經也說﹕「犯罪的﹐他必死亡。」
── 佚名《喻道故事續集》
【放下包袱】「我向你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我說﹐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惡。」(詩卅二﹕5)
某地教會在一次奮興會中﹐聖靈動工﹐不少人受感動。在聽眾之中﹐有一名小偷﹐當他聽到罪惡的結局時﹐不由得受感動願意悔改信耶穌﹐會後到台前請牧師替他禱告﹐自己也在神面前認罪說﹕「阿﹗我是個大罪人﹐不該偷人的牛撅子﹐求主赦免。」禱告完了﹐心中未得平安。第二天會後他又上台認罪﹕「主阿﹗求你赦免我的罪﹐因為我偷過人家的一條牛韁繩。」但是心中仍不平安。第三天會後再到台前認罪說﹕「主阿﹗求你赦免我曾偷人家的一隻大牛的罪﹐我要設法賠償。」他這次認罪禱告以後﹐心中才有如大石落地﹐立刻得到完全的平安﹐原來他偷牛的時候匆忙﹐顧不得解開韁繩﹐連撅子拔起﹐帶著韁繩﹐牽牛就跑。他頭兩次所認的罪不徹底﹐只認雞毛蒜皮的小事﹐聖靈不放過他﹐直到他在主耶穌面前徹底投降認清過去所有的罪﹐才得到真正的赦罪平安。──
佚名《喻道故事續集》
【神對罪的看法和人不同】神的看法是:(1)不是根據法律,而是根據你良心是否有愧;(2)不是根據外表言行,而是看你的意念;(3)不是看你受環境污染,而是看你本性;(4)不是看程度輕重大小,而是看有無。
【吃大蒜的經理】一位少年在某公司充當英文打字,待遇很高,工作輕省,經理待他也好。只有一件事情頂受不了,就是經理喜吃大蒜。打字時,經理說一句,他打一句,面對面的蒜氣噴到臉上,躲也躲不了,忍也忍不住,若停止呼吸又不可能,真是痛苦萬分;想要辭職又捨不得優厚待遇,真是度日如年。一天遇見一位朋友告訴他一個法子,叫他自己也吃一點大蒜,如此便可以臭攻臭,不覺其臭了。少年正無可奈何之時,只好姑且一試,勉強吃了一次大蒜。那日再與經理打字時候,覺得一點蒜味沒有,少年以為今天經理沒有吃蒜。第二天少年就未豫先吃蒜,只把大蒜放在袋內,再看光景如何;那知經理口中噴出臭氣實不可當,少年連忙拿起大蒜一吃,自己口中也就噴出臭氣,以臭攻臭,果然一點不覺經理臭氣了,從此相安無事。朋友,你說你沒有罪么?因為你在有罪人群之中,大家皆在罪中,也就不覺自己有罪了。只有不吃蒜者纔能聞出蒜味,所以只有離開罪者纔知罪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