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要有信心】基督徒最大的問題就是:禱告,但卻是沒有信心的禱告。曾經有個地區為久旱無雨舉行禱告會,來了數百人,當禱告會進行到高潮之時,有一個信徒突然站起,大叫暫停,並且問:「在求雨禱告會中,凡攜帶雨傘、雨衣赴會者,請舉手。」結果竟然連一個也沒有。──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很多人的信心並不是真信心】但是我們要注意,信心不是辛辛苦苦作成的。很多人聽說信心禱告的功效,就求一些他想得到的東西,想辦法使他自己相信神聽了他的禱告。這樣作結果只有失望,因為那不是真正的信心,而且所求的也沒有得到。就因這一點,很多人的信心全然崩潰了,只因他們想藉意志的力量作出信心來,但當他們自信會得到的東西未得到時,信心的根基往往因此受到損壞。──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真信心是信神所說的話】真實的信心是從何而來的呢?羅馬書說:「可見通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十17)。信心的禱告,可分為兩段:第一段是從沒有應許,禱告到有應許;從沒有神的話,禱告到有神的話。這一段是祈求的期間。第二段是有了應許,一直到應許的實現;有了話語,一直到話語的成功。這一段是讚美的期間,一直讚美到東西到手為止。這是禱告秘訣。信心必須有根據。只試著相信一些你想相信的不是信心。信神所說的話纔是信心。若我想帶著信心禱告,就必須從神話語中得到某一個應許,使我的信心有根基。
「耶穌對他說,回去罷!你的兒子活了。那人信耶穌所說的話,就回去了」(約四50)。如果有一件事需要你專一的禱告,就該禱告直到你得著神的話,相信併發出無偽的讚美來感謝神的答應。如果神的答應一時還在中途,切勿重新求神答應你的祈求,因為這表示你沒有信神。這種不信的禱告,非但不能幫助你甚麼,反能減少或消滅你的信心。── 黃迦勒《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不向人開口只向神開口】戴德生學習不向人開口,只向神開口,求神感動人來幫助;所以對於發薪絕不向他老闆開口提醒。他把最後的半克勞因的一個硬幣送給窮人後,雖然收到半鎊英金。但這半鎊無論怎麼儉用,不能維持多久。他仍繼續禱告,求主叫他的老闆哈醫師記起付他薪水。他的禱告似乎未蒙垂聽。不到兩個禮拜,他的處境又很窘迫。他所焦慮的不是錢的問題,只要他肯開口,立刻可以拿到。但他所關切的,乃是他能不能到中國去;究竟會不會因著他的信心不夠,且在禱告中沒有能力對付神,以致叫他不能去中國傳道。
拜六晚間,他必須付他二房東的房租;她又正在等錢要用。他想,他應否為她方便向哈醫師提到他的薪水。然而他又想到,若是這樣作,便是自己承認沒有資格去中國傳道。拜四、拜五兩天,除了該作的事外,都在禱告中掙扎。直到拜六,他懇切呼求他的引導,問他是否要他繼續等候?裡面就有感覺,神要他等候,並且保證神必解決他的問題。於是心中覺得平安,重擔也沒有了。
拜六下午五點鐘,哈醫師忽然說:「德生,你的薪水不是又到了期么?」這時他的情緒十分興奮,但他盡所能的,鎮定著說:「已經過了一些時候了。」此刻他滿心感謝,以為神聽了他的禱告,在他最需要的時候記得他的薪水,無須他說一句話去提醒他。料想不到,哈醫師卻答說:「可惜你不提醒我。你知道,我是多忙。我若早一點想到就好了。因為今天下午我才把所有的錢都存入銀行。不然我就付給你了。」他大失所望。那晚,他照常讀經,並且預備主日在工人住宅講道。約十點鐘,正要熄燈;忽然哈醫師來了,叫他把賬目清單拿來,並告訴他說,今晚有一頂有錢的病人剛來付款。他把這筆款寫入賬內。哈醫師剛要出去,忽然轉過身來,把剛才收到的鈔票交給他說:「你把這些鈔票拿去!下禮拜再把所欠你的還清。」他回到他的房間,滿心喜樂讚美主,知道他到底還是可以到中國去。── 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
【藉禱告直接從神得幫助】戴德生清楚知道該去倫敦學醫,但是究竟怎樣去,住在那裡,如何供給生活費,一切都無具體辦法,心裡作難。有一天,他讀了詩篇第三十七篇,得到很大的幫助,立志將一切難題交給主,心裡大得安慰。
不久之後,一位住在倫敦的舅父,答應給他暫時的住所;中國佈道會(Chinese EvangeIization Society)。負擔他的醫院學費。他二十歲時,一八五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到了倫敦,暫住在他舅父家裡,和表兄多馬住同一間。他的舅父樂意負擔他的生活費用;但他謝絕,一切仰賴主的供給,非常儉樸。每天來回醫院,要走八、九英里路。飲食非常簡單,早晨和晚上只吃粗麵包和水,中午吃兩三個蘋果。每天下午,他回寓所之時,順便買一塊麵包,叫賣麵包的切成兩半;因為以前自己切,不知不覺切一大半晚上吃,明天早上就吃不飽了。一天伙食只用三個辨士,約合美金六分。
他的家並不貧窮,為何他要過此窮苦生活呢?為何他要謝絕親友一番好意的幫助呢?目的是要試驗自己能否借著禱告、祈求,直接從神得到幫助;證實聖經上的應許,是否每次可以兌現。他很清楚,在英國要得親友的幫助是不成問題的;可是到了中國之後,人地生疏,舉目無親,到那裡去求人的幫助呢?如果他無把握借著禱告,直接從神得到幫助,倒不如早點知道,不要等到中國之後方才發覺。── 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