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目前中國基督徒總人數已經超過一億,也有人說有八千多萬。還有人認為:已經在政府註冊的教會人數是2000萬,家庭教會的基督徒人數是3000萬。也有人認為,目前基督徒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六之多。其實,這些說法都不具有權威性,
但是可以說明人數增長之快.
"基督教」在中國有廣義和狹義兩個概念。廣義指包括東正教、天主教、新教在內的,以基督耶穌為救主的宗教。狹義則指新教,或曰更正教、反對教等。這裡指的是廣義的基督教。基督教的傳統認為多馬(「印度使徒」)或巴多羅買是最早將基督福音帶到中國的人。而有確切歷史記載的是公元635年,唐朝初年,唐太宗貞觀九年,基督教初次來到中國。(摘自維基百科).
基督教說是自唐代至於現今,至少也有千餘年了。佛教在中國,雖有盛衰興廢的時期,但是自初傳以至於現在幾兩千年,其歷史是繼續不斷,範圍之廣. 並且中國佛教發展到了明代,已經完全的儒家化.
基督教則不然,中間有的斷絕數百載,幾至於湮沒. 1616-1617年南京審判時發表的《聖朝破邪集》相對以利瑪竇的《天主實義》有這樣的內容:」….明言天主生於漢衰帝某年,
其名曰耶穌,其母」亞利瑪」是西洋一胡耳.又曰被惡官將十字枷釘死,是胡之以罪死者耳.焉有罪胡而可名天主者乎? 甚至辯疏內,明言天主降生西國.
其嬌誣無禮,敢於欺誑天聽. 豈謂我中國無一人覺其詐耶?」
(<<辟邪論>>p1118).
隨著八國聯軍的侵略,中國人很自然就把傳教活動與侵略戰爭聯繫起來,稱基督教為「洋教」,併流傳這樣一句話:
「多一個基督徒,就少一個中國人。」
1912年,在上海成立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當時的名稱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組合」(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Y.M.C.A. in China),首任總幹事為美國南部美以會教士巴樂滿(Fletcher Sims Brockman 1867 :1944),副總幹事為中國王正廷。青年毛澤東曾作為義務教員參與過青年會智育部晏陽初在長沙進行的平民教育運動。 (網摘)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寫道:" 在中國,有帝國主義文化,這是反映帝國主義在政治上經濟上統治或半統治中國的東西。這一部分文化,除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直接辦理的文化機關之外,還有一些無恥的中國人也在提倡。一切包含奴化思想的文化,都屬於這一類。在中國,又有半封建文化,這是反映半封建政治和半封建經濟的東西,凡屬主張尊孔讀經、提倡舊禮教舊思想、反對新文化新思想的人們,都是這類文化的代表。帝國主義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親熱的兩個兄弟,他們結成文化上的反動同盟,反對中國的新文化。"
社會主義的中國要有自己的新文化,新思想. 巨人毛澤東高瞻遠矚發動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目的是為了砸爛阻礙中國人接受新文化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 砸爛阻礙吸收先進文化的中國傳統臃腫冗長的文化. 要文革!
由於文革時期徹底的破四舊,並且強力灌輸無神論的唯物主義。導致了傳統文化衰落,傳統宗教蕭條,造成了一個宗教信仰的真空。文革結束后,中國大多數人民普遍缺失了傳統文化所給予他們的精神信仰。
這給基督教在文革后在中國的迅速傳播帶來了一個非常有利的先決條件。
如果沒有文革,可能基督教是不會這麼迅速地在中國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