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與鹽】李弟兄年幼的時候,一次隨他母親到外婆家過五月節。吃飯的時候,擺出各種美味,還有許多粽子,另有一盤白鹽和一盤白糖;糖是為醮粽子,鹽是為調味。李弟兄只見又白又細,以為兩盤皆是白糖,於是拿起粽子在鹽裡面大大的醮了一下。一口咬下,鹹得要命,又不好當眾吐出,只好勉強咽下,吃了大虧。這個可以給我們一個證明;知識與感覺的不同。知識是出於頭腦,照人的想法,又白又細,定是白糖;但是鹹味的感覺告訴我們說那個是鹽。我們基督徒斷定是非,不可憑知識,不可憑眼見,要憑內心的感覺,作為斷定真是非的標準。小孩子頭腦幼稚,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是甜.什麼是辣,什麼是咸。但是他對苦的東西,辣的東西,生來就有一個感覺,覺得不舒服會把她們吐出去。對於那些甜的,他就笑著吃下去。知識雖不夠,卻有一種生命的感覺,告訴他什麼是珍要的,什麼是該棄絕的。我們作基督徒,遇見不該作的事,裡面就有一個拒絕的感覺;對於該作的事,裡面就有一個平安喜樂的感覺。生命的感覺是高過良心的感覺的,認為不對的,生命的感覺固然定他是罪;但是有的良心認為可行的,而不是出於神的,生命的感覺仍會定它為罪。倪弟兄見證說:『我在一個地方,碰著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一個字都不認識,聖經也沒有讀過。但是沒有碰著一個人得著神的引導,像她一樣。她信主只有四個月,一個字都不識,一點聖經知識都沒有.如果講起律法來,她一點都不知道,一條誡命都不會背。但是她裡面知道,她裡面會告訴她。是非是從裡面來的,是非不是從外面來的。』
【世亂無主我心有主】古時,我國有一個人,一天,旅行遠方;走到一個涼亭,口渴得很,看見路旁有一梨樹,結實累累,嬌嫩滴滴。路人看他口渴得很,就問他說:『你何不摘下梨來解渴。』他說:『梨不是我的。』路人說:『世亂無主,盡可摘下來吃。』他很肯定的說:『世亂無主,我心有主,我必不為。』世八有良心在裡面定是非,替神管理他們。基督徒更有基督在心中作主,藉百膏油的塗抹,一面將神的成分塗抹在人裡面,一面在凡事上教訓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