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舊時長途跋涉和露宿是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

作者:qwxqwsean  於 2025-7-1 01: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2評論

6/30

舊時長途跋涉和露宿是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

我在廣東的家鄉村子距縣城按現在的公路距離是78公里,舊時沒有公路,村民去縣城辦事要走小路,中間要翻越一座可能相對高差五百米的山。村裡一個七八十歲婦,是我的遠親,說舊時她步行去縣城辦事,早上天沒亮出發,傍晚天黑時到縣城。

還有以前村民日常去鎮上趕集,比如挑著幾十斤青菜去鎮上擺攤賣,單程走小路步行三四公里。

紅軍長征兩萬五千里被說成很艱苦,其實舊時人們經常這麼干。 考生去京城趕考,就得單程步行一兩三千公里。中舉了,被朝廷委任官職,也要步行幾千公里去赴任。

我在海南島支農時,就見一個鎮的歷史簡介,說在明朝那個鎮有個人中舉,被派去甘肅某地當縣令。他幹了沒多久就被人陷害被罷官,又回到家鄉。 可見光是赴任,就要從海南島步行到甘肅,那時沒公路沒地圖,自己打聽方向單程步行幾千公里。

換成現在,假如把一個混滋傻委任為縣長,讓他沒地圖沒車輛單程步行四千公里去某地當縣長,他有沒有能力活著報到?

唐僧去印度其實沒多遠,從西安步行到阿富汗再去印度,他不是遠征的士兵需要帶幾十斤重的盔甲和刀矛弓箭,也不是去打仗當炮灰。他不趕時間,除了半路上劫財劫色的土匪沒其它危險,前無伏擊,后無追兵,印度的強姦犯們對他不感興趣。所以唐僧取經的旅途並不很艱苦,茶馬古道的背夫都比他辛苦十倍。

李白杜甫一輩子到處逛,人生很大部分時間用於跋涉和露宿,並沒見他們哀嘆長征有多苦。混滋傻們自行腦補李白杜甫走到秦嶺的某個山頭上迷路了,又渴又餓又冷天黑了害怕了打電話報警說要救援?

廣大的混滋傻們怎麼看待遠足和露宿是舊時的基本生活技能?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1r3c 2025-7-1 08:36
說得有道理。那時候徒步走那麼長的路。怎麼就沒有碰到殺人害命的土匪呢?說明人類經過這麼多年的開發進步,殺人害命還是很多。而且武器先進,殺死成百上千的人很容易。
回復 Wuming123 2025-7-2 00:42
你還真是思路清奇!書生趕考,不都是寧采臣,背著書簍走路,住荒廟!差不多的都是有驢可騎,帶著家人和書童。至於官員上任,都是有馬車,有沿路驛站招待。

就是以前農村人趕集,也是坐著馬車,騎著自行車,後來都是坐著拖拉機。沒幾個人真正的走路。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14: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