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體檢的護士給我抽血失敗

作者:qwxqwsean  於 2024-12-24 10: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

12/23

體檢的護士給我抽血失敗

昨天周日,沒做什麼,全天呆在避難所。午飯後見避難所的社工,是例行的兩周一次的面談。傍晚逛附近的大商場,見burlington服裝店裡顧客排一百米長隊結賬,生意這麼好,收銀員這麼慢。

見其店的冬裝黑皮鞋25元一雙,很便宜。比我23年在靶子店花三十五元買的一雙假皮鞋便宜多了。見其廁所門要密碼。其店裡這麼多人,沒見有人上廁所,一大怪。

又逛marshall百貨店,見其秋褲一條10元,而長衣褲一般20-60元,便宜。

這個商場雖然巨大,但沒有公廁,也沒有供人閑坐的地方,所以這種大商場僅可購物,不許閑逛,說明美國人的愚昧落後。

今天周一,先找避難所主任,想要回周三查我的衣櫃時沒收的鞋錐。主任說保管那些東西的人下午兩點后某人來上班,才可能取回錐子。我上周五問過他這事,我感覺他似乎故意拖延。查前台的信,十一月底我辦的紐約市證仍然沒寄給我,是否根本就不會寄給我?

然後去之前預約的一個家庭護理公司要求我做職前體檢的小診所。到了體檢處,見三個白婦前台,由於護理公司要求我打流感疫苗,我說要打疫苗,問我有無醫療保險,我說有,給她看我的medicaid保險卡。

25歲白墨婦護士給我抽血失敗,她把針向前扎,又再向偏右扎,又再向偏左扎,都沒血,她拔出針,問我是否可以讓她再試一次。我說你抽血要測什麼項目?她說測我的rubella風疹抗體,和肺結核抗體。我說那些項目我在我的家庭醫生處體檢時都測過了。她讓我給她們看化驗結果,我就把帶來的化驗報告給她看,她說我的rubella是七個月前測的,要求六個月以內,所以過期了一個月,所以她還要給我抽血測。我說我不在你這裡測,我去找我的家庭醫生診所測。她說可以。然後她給我打流感疫苗。

這個25歲白墨女護士的抽血技術這麼差,使我聯想起母親的死。母親9/5-9/9在重症室時我每天去看望。重症室也許有十個護士,但真正掌握扎針技術的只有很少幾個。比如那個三十歲華女護士就不會扎針,在九月五六日我母親還沒水腫時,那個華女護士就無法做預埋針,她嘗試失敗后只能放棄,後來由其他護士來扎針。

母親九月七八號后出現嚴重水腫,雙臂由於劇烈水腫無法扎針,只能在小腿上扎針。原理是平時把小腿用很多道紗布纏繞,使小腿無法因為水腫而膨脹,需要扎針時解開纏繞小腿的紗布,在小腿上尋找淺靜脈做預埋針,埋好針后再把小腿用大面積紗布纏繞,用機械壓力使小腿無法因為水腫而膨脹。

我能設想到九月18日母親做完喉管開口手術后,病情穩定,從重症室轉去普通病房。在18-19日肯定是帶著預埋針從重症室轉去普通病房,所以剛進普通病房時,普通病房的護士並不需要折騰預埋針。但由於母親的水腫,在9/8已經很嚴重,只能從包紮的小腿扎針,到9/19時,她的小腿可能被扎爛了,並且是把小腿用紗布包紮起來扎針的高難特殊操作。所以我推測普通病房的幾個護士中可能無人能扎針。普通病房的護士無法在母親的小腿上找到血管埋針,也就無法維持治療。推測在22日開始勸說弟弟放棄治療。弟弟23日打電話給我說要放棄治療。我拒絕。我說母親的水腫嚴重就是醫院瞎搞出來的,並且按理也不難控制,如果這個醫院控制不了水腫,就轉去別的醫院。弟弟拒絕轉院,說要母親死。我在23日夜寫了英文信用郵箱發給弟弟,信里措辭強硬不準醫生放棄治療。我讓弟弟把我的信列印出來給醫生。美國時間25日上午九點半一個負責pallative care的印度女醫生打電話給我,我在電話里堅決拒絕放棄治療,當天下午我母親就被醫院處決了。這其中可能涉及一個背景,也就是母親從重症室轉去普通病房后,普通病房的幾個護士可能無人能扎針,母親嚴重水腫,並且之前在重症室治療期間胳膊腿的能扎針的幾個淺靜脈位置都被扎爛了,在普通病房沒有護士有能力埋針,也就無法治療,那還不如向母親的家屬也就是我弟弟施壓拔管處決,而我弟弟本來就主張放棄治療處決,於是就把我母親處決了。

我今天被25歲白墨護士扎針失敗,使我聯想起在各個醫院,如果有十個護士,實際具備埋針能力的可能只有兩三個人。而要給我母親那樣的,胳膊腿嚴重浮腫,又已經被扎爛了的扎針,只有頂級高手才能扎。重症室有護士能扎針,轉到普通病房,普通病房的護士不會扎這麼難扎的針,也就會促使處決我母親。當然這只是我推測的情節。

然後我去唐人街查信。然後去包厘街慈善餐廳吃午飯。然後去圖書館修改即將發給勞動廳上訴用的陳述文,並列印了一頁。

我期望那個女律師今天能回信或回電關於我寫的陳述文給我建議,但沒收到她的回復。也許她不再幫我了。我打算明天把陳述文傳真給勞動廳。

晚上在避難所食堂吃晚飯。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21: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