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記11月27號辦紐約市證
紐約市證就是idnyc,在紐約市範圍內辦事有點用,但據說用途有限,在紐約市內也很多地方不認它。
看辦紐約市證的網上說明,14歲以上的人就可以辦,偷渡客也可以辦這個證。免費辦。
我在2007年曾經在雪城辦過一個駕照,不開車,僅當身份證用。後來發現一直到幾年後它過期,都幾乎沒用過。我一直都用護照當作證件。
這次想著辦紐約市證,這個證的用途比駕照小很多,但覺得,在我的護照之外,多一個身份證,在需要出示證件的場合,也許會更方便。雖然預期用處不大,但我現在有閑空,所以也辦。
辦紐約市證不用花錢,但居然也把我奔波了一陣。
我先是想用我的日常用的通信地址當證件地址。不料遇到麻煩。接待我的是兩個華人工作人員,他們的業務水平一般,雖然他們已經因為我是華人而給了我關照。
11/26我第一次去辦,我帶去的地址證明被認為全都不能用。於是按華人大媽工作人員的指示,我可以去唐人街的一個銀行開個文件,證明我在它有一個定期存摺,賬號地址等信息。那個銀行的一個男員聽說我想用這個文件當作地址證明,認為銀行沒有責任證明我的地址,拒絕給我辦事,拒絕在開的證明上蓋章。
我拿著這個銀行開的文件去辦證處,華人大叔工作人員說這個文件不行,因為它上面雖然有我的存摺賬號等信息,但沒有銀行的名字。於是又去那個銀行,之前拒絕給我蓋章的那個男員,我又出示這個銀行寄給我的其它信,證明我能用那個地址收到信。費了些口舌,他給我蓋了章。
我又根據辦證處華人大媽的說法,醫院的病歷也可以當作地址證明,只要病歷上有我的病歷號碼等信息。我於是去唐人街我的家庭醫生診所列印了我的病歷的個人信息頁。
27日我再去辦證處,華人大叔工作人員說我開的診所病歷不能用,必須大醫院的病歷才算數,小診所的不算數。但我開的銀行的存款證明算數。他有一點經驗,問我文件上那個地址是否是我實際住在那裡,或者僅僅是通信地址?我說僅僅是通信地址,我並不住在那裡,我目前住在避難所。他說不實際住的地址不能用,但如果我去避難所開證明,說我住在避難所,由避難所的工作人員說用我給的通信地址當作辦證地址即可。
我於是迴避難所,找社工開證明。不料社工拒絕在證明上寫我給的通信地址,說必須把信寄到避難所來,不允許寄到我給的其它地址。我於是讓她開避難所的地址證明。
我在避難所只是臨時住,理論上隨時可能離開,所以用避難所的地址當通信地址毫無意義。但辦的證件上的地址不是我的實際通信地址也無所謂,在辦事時告訴人家我的地址已經改了即可。本來很多美國人就經常搬家。
27號下午我去辦證處,用避難所開的住宿證明辦了紐約市證。要大約三個星期才能寄到避難所的地址。這對我來說很麻煩,因為三周后是十二月底,而我十二月底幾乎一定已經離開美國去西安看望父親。我要給父親交一月的養老院費和其它雜費,960元取暖費,以及十一月它胡捏的180元鼻飼管費,鼻飼管費在十月我預交時已經交了每月幾十元的鼻飼管費,此時那個養老院又在十一月強加180元的鼻飼管費,相當於強索小費。十二月底肯定還要類似地強加一點什麼費。
這次辦紐約市證。通過去那個華人小銀行開證明,那個男員聽說我想用作地址證明,就給我作梗。既笨,心地也不好。我做為儲戶,我開個證明我在這裡有一個定期存摺,有何不可?
而另一個華人小銀行,我在它家也有一個定期存摺,它拒絕開,說要開證明可以,要收費。我就不找它開了。
而辦證處的接待我的華人大媽大叔,他們倒是沒誠心作梗,但他們讓我去開證明時沒有把要點提前告訴我,等我跑一趟開了證明回來,才告訴我我開的證明有啥問題不能用。導致我跑冤枉路。如果他們業務熟,在讓我去開證明時解釋清要點,我就只需要跑一趟就辦完。
而避難所的社工拒絕在住宿證明上寫我提供的通信地址,屬於僵化無意義,用避難所的地址當通信地址,結果就是我可能收不到信。比如這次辦紐約市證,由於我十二月中旬必須出發去中國看望父親,導致我收不到寄去的紐約市證。要麼避難所的人幫我把信保管兩個月等我回美國去取,要麼只能我回美國後去辦證處掛失,重新辦證。
辦證過程留下的印象,唐人街的兩個華人小銀行,一個開證明要收費,另一個可以免費開證明,但要作梗。辦證處的兩個華人工作人員則工作合格,但業務水平不夠優秀。而避難所的相關政策則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