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中國丟失外東北領土的主要原因是沒建長城
長城的盡頭,就是漢族的領土的盡頭。長城以外的地域,名義上不是漢族的領土。
中國的內蒙,遼寧,吉林,黑龍江分佈有金界壕,是金國建造的長城的高度簡化版,挖壕溝,在壕溝的一側建土牆,總高四米。金界壕的作用類似於長城。 金國人,以及後來的滿洲國人,雖然名義上不是漢族,但高度漢化,近似於漢族。
長城以內的領土,永遠屬於漢族。即使暫時被北方韃子佔據,不久后也會被漢族恢復控制。
而長城外的地域,是否屬於漢族,需要靠打勝仗。 如果漢族和韃子打仗贏了,那些塞外的地盤就暫時屬於漢族。但這樣的仗可能每隔十年就要打一次。下次打仗時如果漢族打輸了,塞外的地盤就屬於韃子。
清帝國和韃子打仗贏了,外東北就屬於清國。打輸了,外東北就屬於韃子。
所謂韃子,就是韃靼Tatar,也就是前蒙古帝國的金帳汗國的地盤上的各民族的總稱,基本上是前蘇聯領土上的各民族的總稱。韃子也就是廣義的蒙古人。 約等於廣義的俄羅斯人。前蘇聯繼承了蒙古帝國的衣缽。
清國和沙俄打仗輸了,簽了個什麼條約,放棄了外東北。 這其實不重要,因為按舊時的規矩,簽完條約之後隔十年可以再打,如果清國又打贏了,可以撕毀舊條約簽新條約。 沙俄如果後來又被清國打敗了,吃下的外東北就要再吐出來。
由於清國被沙俄打敗了,不僅丟了外東北,山海關長城以外的所有區域都一度被沙俄佔了。日俄戰爭就是由於清國被沙俄打敗,清國的明長城以外的區域都被沙俄佔領,日本看不慣那塊原本屬於滿洲國的領土被韃子佔領,於是日本代表漢族人出兵驅逐沙俄。 如果不是因為日本全殲沙俄海軍,擊潰沙俄陸軍,現在的山海關以外的區域都屬於俄羅斯。 日本人和中國人的關係近似於今天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的關係, 雖然名義上是不同的國家,但基本上是同一民族,所以日本人可以代表中國人驅趕韃子也就是沙俄人。 日本人繼承了中國南宋的衣缽,可以代表中國和韃子斗。
當然,後來二戰時日本又被韃子打敗了。日本戰敗,本來整個山海關長城以外的區域都會被蘇聯佔領,但英美出手干預,蘇聯才被迫放棄。 蘇聯只佔領了外東北,歸還了內東北。但蘇聯之所以同意把內東北還給中國,是因為內東北區域有金界壕,雖然金界壕不是正宗的長城,但近似長城。蘇聯只能退到金界壕以外。 金界壕以南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如果清國有眼光,提前把金界壕向東北方向延長,新建長城,把長城延伸到庫頁島,那麼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外東北,被長城圍起來了,就成了中國的永久領土。
所以中國丟失外東北的主要原因是眼光短淺,沒有及時在外東北建長城。只有被長城圍起來的地盤,才是永久的中國領土。當然在一兩百年前,外東北地區還不適於農耕,中國人對沒有農業價值的土地不感興趣。 現在外東北能農耕是因為有了新品種農作物。
即使到今天,中國人對外東北也不太感興趣,中國的北極是漠河,沒人願意住在黑龍江以北的那些荒蠻之地。
蒙古國以及俄羅斯,其實在中國人眼中是滑稽的,那些地域都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苦寒之地,沒人願意去那些地方住。清國流放犯人,最遠也只流放到新疆,新疆再往北,實在太苦寒,皇帝手下留情,不捨得把犯人流放到那麼苦寒的地方去。
所以中國古人修長城是很有遠見的,只有被長城圍起來的地盤,才是自己的永久地盤。塞外的土地,需要不停地和韃子打仗,並且打贏,才能維持,即使打勝了暫時佔領,下次打敗就會被韃子奪走。
如果幾百年前漢族人在越南緬甸柬埔寨泰國也建長城,凡被長城圍起來的土地,都會是中國的永久領土,沒修長城,於是越南寮國緬甸,今天是朝貢的屬國,明天可能就獨立了。 不過幾百年前漢族人對東南亞也不感興趣,那裡瘧疾黃熱病禽流感泛濫,漢族人去那邊很容易得病死。
東南亞人在漢族人眼中都是像孔明七擒孟獲的孟獲一樣,類似於今天的彝族,彝族是印度裔,中原王朝不是很想要他們。所以菲律賓的穆斯林曾向乾隆申請加入清帝國,被乾隆拒絕了,清國到臨滅亡都拒收台灣的高山族。野性的南蠻,憑什麼進入中國的大家庭。 孟獲已經很野,勉強可以教化,可以加入中國,而緬甸菲律賓的土著比孟獲更野,未必能教化。 凡是吃飯拒絕用筷子,完全用手抓的民族,東南亞和南亞的那些,加上韃子,都會被中國的朝廷拒收。
廣大的混得滋潤的高學歷傻查們怎麼看待長城對漢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