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徐暢在中國的打工經歷摘抄

作者:qwxqwsean  於 2024-8-31 20: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職場內外

8/31

徐暢在中國的打工經歷摘抄

混滋傻們有誰敢透露自己的打工見聞?

徐暢從一所二本大學的中文系畢業。Word、Excel、PPT、PS,無論哪個辦公軟體,她都是「半吊子水平」。一定要說有什麼擅長的,那就是搜索引擎用得不錯——有什麼不懂的,「萬能」的網友都能解答。

市面上百分之八十的工作,一個人只要智商沒問題,幹個半個月到一個月都能勝任。

其他人的水平也差不多。剛工作時,她的學習勁頭很足,遇到不懂的喜歡問領導,問資歷深的同事。幾次之後,她發現,「他們肚子里的東西也就那麼多,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徐暢曾在一家網際網路大廠實習。四年多過去,當時的場景仍歷歷在目:

八點半,胸前掛著工牌的員工魚貫進入公司。泡好咖啡,戴上護頸椎的套子,往工位上一坐,直到下班。喝水的頻率不會太高,因為廁所的坑位有限。

在那裡,同事間要以「XX同學」稱呼,程式化的笑容是每個人的面具。足夠客氣,但沒有「人氣」。

在那裡,她學會了一套全新的語言體系:賦能,對齊,顆粒度,感知度,心智,賽道……如何區分痛點、癢點和爽點?中文系畢業的她對著字典研究了許久。

在那裡,溝通要「留痕」,因此交流大多發生在線上。辦公室里,人聲不常有——相鄰工位的同事可能一整天說不上一句話。更多是密集的「噠噠噠」打字聲,以及頻繁響起的「叮」,那是辦公軟體的提示音。

時間精確到分鐘,萬事都要預約,即使是和相隔十米的同事溝通一個簡單的問題,也要在辦公軟體上問,五分鐘后我們去會議室聊?

最恐怖的事無外乎績效被打低分,她聽說不少同事在績效考核前會徹夜失眠。

「每個人都像是被一個職場的殼子套住了。」徐暢覺得壓抑。三個月的實習期結束后,她再沒考慮過進入大廠。

有時一整天都沒有工作,臨到下班點被安排開會。比如,領導一句不滿意,整個項目組就要通宵改方案。比如,員工下了班不能走,不是因為還有工作要做,只是因為領導還沒走。還有那些「屎上雕花」的工作,「沒實質意義,純粹為了好看,為了做面子」。

有一次,她負責策劃一份文案,老闆反覆叫她修改。這次說這句話應該放在前面,那句後面不能用逗號,下一次又說,還是應該把這句放後面,標點換回逗號比較好。

這樣來回改了十幾遍之後,她「火」了,直接沖老闆說,我真不理解你為什麼要在這些細小的地方一直糾結,這句話放在前面和放在後面,意思有什麼區別嗎?她追問,既然你要改,你告訴我,到底怎麼改?這樣改的意義是什麼?你真的覺得這樣改會更好嗎?

老闆啞口無言。後來,她逐漸被邊緣化,工作清閑,但沒意思。很快她主動請辭。

徐暢在一家個護品牌工作。一次腦暴會上,徐暢和同事討論公司產品在公共廁所的廣告投放策略。隔壁部門一個男性領導突然插話,不如在男廁所貼上AV的視頻鏈接?在坐著二十多人的會議室里,他甚至學起了AV里的聲音。在場的男性鬨笑。

徐暢渾身狠狠一抖,轉過身怒視擬音者:你有毛病吧,低不低俗?

對方全然不在乎,繼續嘻嘻哈哈:對啊,我就是這樣一個低俗的人。

被徐暢罵過幾次后,那個男領導不敢再在她面前開黃腔,但繼續騷擾其他女同事。

徐暢和身邊人的感觸常常是相同的。領導是傻X,同事是傻X,公司在做不知道有什麼意義的項目,業務領導明明什麼都不懂,還要求我們做這做那。

招工面試時,職業空白期會引起面試官的質疑。對此,徐暢應對的話術:「沒工作的時候,我在嘗試做自媒體,也會接一些散活兒」——要訣是,別閑著。

徐暢學會了委婉「甩鍋」。之前被安排不屬於她的工作,她會生硬地直說,這不是我的事情,我不做。現在,她會繞好幾個彎,拋出託辭:

這項工作之前一直是其他同事負責,我對這方面不太了解,交給我做的話,我需要從頭學習,對團隊而言會浪費比較多的時間,拉低整體的效率。

徐暢幾次和上司正面「對線」。一次是在書店打工時,因為看不慣店長「什麼都不做,還有臉來要求別人」,她激情澎湃地列舉了對方的「十宗罪」併發到工作群,衝突以店長的主動辭職告終。

一個她認為「在外做舔狗,對內有點權力就上頭」的老闆。她帶著寫到凌晨三點的策劃案向他彙報,他一眼沒看,輕飄飄地來了一句,換個主題重寫。

徐暢在杭州住在父母家,不用交房租,但日常開銷也要三四千——她平時喜歡逛個酒吧,健個身,現在還在學陶藝。之前她最高拿過月薪一萬,「但現在行情不好,多半達不到」。

鄭雯畢業於一所專科院校的動畫設計專業,因為厭倦了一直從事的銷售類崗位,決心轉行計算機,零基礎的她刷了兩個月面試題,順利入職一家網際網路「小廠」。

剛進公司時,她戰戰兢兢,擔心自己身為「小白」被嘲笑。不過她很快放下心來:公司里的其他同事,有的已經工作了十幾年,有的名字前掛著高級職稱,但技術水平還是「很水」——代碼全靠搜索,搜索不到的靠「甩鍋」。她恍然大悟,原來「大家都是混子」。

表面上光鮮亮麗,實際上各種問題漏洞百出,到處都有混子、投機者,認真、踏實做事的人沒幾個。職場中的大多數人不過是「打腫臉充胖子」。

陳晨作為全職員工被轉為外包,最後公司和他庭外和解。還有一次,他在無薪試崗一個月後被「惡意開除」,仲裁勝訴。

有一家公司在員工手冊里明晃晃寫著:上班期間聽歌罰100塊錢,閑聊罰300塊錢,遲到一分鐘扣50塊錢,可累加,無上限。陳晨瞠目結舌:我是不是要倒貼錢上班?

那是一家規章制度寫著每晚六點下班的公司,但陳晨離開辦公室的時間從沒有早於晚上十點,凌晨三四五點也是常事。

梁菲在花店兼職時,她每天從早十點干到晚十點,這份工作突破了她對小時最低工資的預期,「你猜掙多少?6塊錢一小時」。做服務員更累,每天中午上班,半夜下班,日薪100塊。上崗不到一周,老闆以「衛生不過關」為由扣了她三百塊錢,她沖老闆比了個中指,「直接走人了」。

陸帆的那份工作是石膏頭像手繪師。陸帆很喜歡這個職業,因為夠「純粹」——不用賣東西,不用跟人聊天,只要專心畫像就夠了。

入職第一天的中午,她放下筆,邀請同事一起去吃飯。同事擺擺手拒絕,從包里掏出一個麵包,說要抓緊時間工作。她後來得知,這裡大部分員工中午都不休息,吃個十分鐘的便餐就接著畫。而這般工作強度,獲得的回報相當微薄:畫一件石膏像,2元。如果客戶退貨,員工按照產品售價被扣工資,一次至少30元。


高興

感動

同情
1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8 03: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