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我對洋人的鄙視最早來自於恥笑西餐
我2000年剛到美國時,對洋人沒有任何的歧視,但很快就開始鄙視洋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鄙視洋人的伙食。
比如我在2000年在萊蒙學院上大一,上普通化學,教師是一個60歲白男,是系主任,我有一個功課方面的問題想問他,於是進他的實驗室,辦公室是實驗室里的一個小隔間,他當時在吃午飯,桌子上鋪著一張牛皮紙,紙上放著一個漢堡,他用手抓著漢堡在啃。我心中就鄙視他。他當時對我非常讚賞,說我是exception,意思是說其他學生在功課上都不入流,唯獨我是例外。
在美國,目睹了洋人同學,同事,室友的伙食,立即就開始鄙視他們,不管他們是考試不及格的差生,或是尖子生,或是流浪漢,或是教授高官,只要在任何情況下目睹了他們的伙食,我在心中就只有對他們永遠的鄙視。
洋人的伙食製作非常古怪並且差勁,又常用臟手抓著吃,也幾乎沒有一日三餐或營養均衡的概念。西餐製作費工費時,成本高。
廣大的融入了白主子主流的混滋傻們之所以崇拜西餐,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混滋傻們自己就是不會做飯,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廢物。
我今天發這個帖子,直接的原因是我在包里街吃了一個在我看來製作愚蠢的大號三明治后, 在王子街路過,看到二三十個年輕白人,包括少數華人留學生模樣的人,正在烈日下排隊買prince street pizza這家小比薩餅店的比薩餅。幾個人正坐在街邊的桌椅上吃比薩餅。我心想,洋人吃的是什麼破玩意,真可憐。比薩餅並不是歐洲食品,而是中東食品,流行於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一帶。義大利之所以也有比薩餅,是因為幾百年前義大利曾經被奧托曼帝國的穆斯林統治過。 中亞穆斯林食品,也就是類似於新疆食品,雖然也算西餐,但在製作上比歐洲講究些。 新疆沒有比薩餅是因為中亞胡人的食品,在接近中國時,受中餐的影響,像比薩餅這樣的粗糙食物被淘汰了。 如果讓新疆人評價西餐,也會認為西餐粗糙古怪。
外嫁女和融入了白主子主流的混滋傻們如果炫耀伙食,總是曬在西餐館吃帶血牛排的碟照,彷彿西餐唯一能上得了檯面的只有帶血牛排。 問題是帶血牛排被烤得外表焦黑,內里全生,也基本沒有調味,並不好吃。
混滋傻們熱愛的咖啡,首先我認為並不好喝,其次咖啡其實是印第安人的飲料,並不是正宗的歐洲食品。可口可樂也源自印第安人的飲料,相當於印第安版的中藥涼茶,南美的印第安人幾千年來把可可葉當零食,顯然也用可可葉做飲料,含有可卡因。
==
6/7
我中午吃的大號三明治
這個三明治的面積比較大。顯然是先烙一個兩厘米厚的巨大的烙餅,再切割成巴掌大,再把烙餅用刀從中央平切成兩個一厘米厚的片,再把煮好的菜夾進去。
夾的菜是用白開水煮熟的切碎的蘆筍粒(剁是中餐特有的刀法,洋人用匕首刀不能剁,只能一刀一刀地把蘆筍切成小粒),沸水煮熟的菠菜和切碎的洋芫荽fennel的球莖,再加蛋黃醬mayonnaise拌勻,鋪平夾在餅里。
我從中國人的角度看這個三明治,基本上還算好吃,沒有太多的乳酪,也沒放太多的醋。問題在於為啥把菜夾在烙餅里。我從中國人的角度看,吃一個烙餅沒問題,再加上一碗菜,把開水燙熟的蔬菜拌上蛋黃醬,沒問題。 把烙餅和沙拉蔬菜分開放不行嗎?為啥多此一舉地把沙拉蔬菜夾進烙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