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哥倫比亞大學啥情況都沒有
今天周五下午三點我到曼哈頓116街的哥倫比亞大學校園查看,啥情況都沒有。
途經哥大的一號地鐵線人多擁擠,基本上都是普通市民,不理解為啥這條線這麼多人乘坐。
哥大沒有正式的校園,唯一一個勉強能稱作校園的,是114街和120街之間的一個區域,若干個教學樓圍著中間一個記憶中不到一個足球場大的院子。平時是開放的,我幾年前進去逛過。哥大的一些教學樓散落在附近。
今天我來看,這個院子被封閉,憑哥大的證才可以進,隔著鐵柵欄門,見院子里有少許人在走動。我繞者這個大院子走,街邊行人很多是學生,看似一切正常,學生們來教學樓上課或辦事。除了大門關了,多幾個警察,進院子要哥大證,其餘沒有值得注意的事。
我往東走,經過哥大的國際公共事務學院,見樓門關著,沒有人影。再往東走,是morningside小公園,沒幾個人影,我在長椅閑坐了一會兒。
哥大沒有集體宿舍,沒有校園,必然導致校園文化活動貧乏,我不相信哥大具備鬧學潮的資質。這次新聞事件我推測是媒體運作的結果,把一個學生社團搞的小規模的抗議活動誇大一百倍進行炒作,在網路上製造影響。政府對過度援助以色列感到厭煩,於是慫恿媒體導演了這次抗議。政府能導演911,也能導演學潮。
然後我用前天新領的奧巴馬手機打客服電話想改回我以前用過的號碼。這個新手機今天又死機,我重啟了兩次才得以打電話。被告知要等三四個工作日後才可以改號碼。這樣我又要再等幾天,明後天是周末可能不算工作日。
然後我離開小公園,見120街哥大教育學院樓前的路邊燈柱上貼著小傳單,說哥大師生不歡迎警察出現在這個社區,號召把警察趕走,每天下午五點在一個路口集合遊行,只要警察不離開這個社區,這個遊行就持續。我懶得等到五點看他們有多少人遊行。
我向西走到riverside drive,本應可以俯瞰哈德孫河,但山坡上的樹太高大,擋住了視線看不到河面。
這期間我用自己發明的世界唯一的特技在公共場所小便兩次,不能想像為啥其他人不需要用我這樣的技術小便。
見路邊一個標識說cyclists must dismount,才知道管下自行車叫dismount。路邊有不少大學生或研究生模樣的年輕人閑晃。
在barnard教學樓,隔著窗戶能看見幾個學生在大教室里自習。
我這次現場考察的結論:哥倫比亞大學是一個缺乏校園文化的小規模的大學,沒有能力組織學潮。但可能有個別的以巴勒斯坦裔學生和教工為主的學生社團很積極地抗議以色列。美國政府里大部分人討厭以色列,於是使用傳媒手段大幅度誇大和炒作哥大學生社團的抗議行動,使外人從網路上看,誤以為哥大的抗議規模很大。
16:57乘地鐵返回包厘街吃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