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評點一碗葫蘆頭
今天我中午去電信營業廳開通國際漫遊,充值兩百元,又查看了一種240元的監控錄像機,又去人人樂買了些爛菜。回家給父親做飯,把剛買的三朵五毛錢一斤的西蘭花切碎冷凍。然後出發去查看一個網購蔬菜的菜大全。然後去楊善村,買了一雙五元的拖鞋,買了鬆緊帶和兩盒縫紉針,一個納鞋錐,準備給父親的褲子加鬆緊帶。
在楊善村吃一碗12元的葫蘆頭。這是個夫妻店,四十歲夫婦,加上一個八歲女兒一個六歲兒子。
這個葫蘆頭是給兩個白吉饃讓我自己掰碎。我事先沒準備,用一片紙巾擦了擦手就掰,其實店裡有自來水龍頭,我本應該向老闆要求借用水龍頭洗手再掰。我儘可能掰小塊,但受限於手法,掰出的尺寸與大拇指肚的面積相同。
這碗葫蘆頭,一碗混合物大約70攝氏度,仍足以把口喉燙傷。由於加了油辣椒和麻辣調料,我不能確定湯底是什麼湯,也許是豬骨頭湯。由於加了麻辣調料,湯味濃烈豐富,我嘗出了孜然的味道,我剝了幾粒生蒜瓣放進去。
湯里是我掰碎的白吉饃和粉絲,由於我掰的白吉饃有大拇指肚大小,可以用筷子夾著吃,不像之前吃的羊肉泡饃的饃粒只有黃豆大小,不可能用筷子夾住。
湯里有豬大腸(白開水預先煮熟切碎的),豬頭肉(白開水預先煮熟冷卻后順紋切片),雞胸肉(白開水預先煮熟冷卻后順紋切片),鵪鶉蛋(白煮蛋去殼),豆腐乾片(菜刀與砧板呈二十度夾角斜切的片,美觀但這種刀法很費工),木耳,芫茜碎,蔥花。
湯里的配料可以認為都是白開水預先燙熟的,但其湯用了麻辣調料,味道濃郁豐富。由於味道好,我吃完感到很爽。12元買這碗葫蘆頭,按量來說可能仍然不如去吃12元一葷三素的快餐,但由於這碗葫蘆頭的味道實在好,也就不計較它的量較小了。
大瓷碗,仍然讓我擔心碗的衛生,不過吃了之後沒覺得不適。這個大瓷碗邊沿的喇叭形不嚴重,所以不妨礙端起來喝湯。我是把碗里的湯喝乾凈的。這樣做似乎不太合規矩,一般食客不會把碗里的湯都喝完,多少會剩一點湯留給老闆,廚餘泔水也是可以賣給養豬戶收點錢的。
送了一小蝶腌酸的捲心菜細絲,細絲切的很細很均勻,也展示了刀工。
總的印象,這碗12元的葫蘆頭比我前天吃的那碗15元的羊肉泡饃實惠,並且這碗葫蘆頭味道濃香,我喜歡。羊肉泡饃主要是回族人做的,保留了中亞的白人的傳統,調味清淡。而葫蘆頭則是漢族人做的豬肉版的泡饃,雖然是在山寨泡饃,但漢族人大量使用麻辣調料,比較符合我這樣的漢族人的審美。
坐我旁邊的四個大叔,兩個人不把饃掰碎,吃整隻的白吉饃另加一碗湯。另兩個大叔則要求把饃掰碎,但不自己掰,而讓老闆掰。我估計老闆掰饃肯定不高興,由於佔用了老闆的勞動時間,增加了製作成本,可能會報復性質地減少投料。我則想,是否可以增加一個選項,如果顧客不想自己親手掰饃,讓老闆掰,老闆就告知沒空掰,只能用刀把饃切碎,砰砰砰幾刀搞定,這樣給老闆增加的勞動成本就不多,不過把饃切碎而不掰碎,可能就違反了這個食物的傳統。
我在楊善批發市場問價,大白菜1.8-2元一斤,捲心菜大扁形的1.5元一斤,圓球形的1.8-2元一斤,一點都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