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洋人的烹飪
我在幾個西餐館工作過,旁觀洋人廚房的操作,印象是笨拙高耗低效。
比如我在雪城的騎兵俱樂部餐廳工作,其典型的客流是中餐共50個人吃飯,晚餐共80個人吃飯。其廚房裡在崗的廚工是7個人,5個廚師加兩個洗碗工。 按廚房裡有六個人,全天有60個人吃中餐和晚餐估算,平均每個廚工為10個人烹飪。
今天我上網查了查與洋人烹飪有關的資料。
一,洋人的游輪: crew-to-passenger ratios 最高的是MSC Seaside,旅客5331人,船員1413人。最低的是Seven Seas Explorer,旅客732人,船員567人。 Royal Caribbean Cruises 的旅客6988人,船員2300人。
Norwegian Escape,旅客3073人,船員1303人,其中廚房員工200-250人。按船上總人數4400人,其中廚房工220人估算,平均每個廚房員工為包括自己在內的20個人烹飪。
二,洋人的軍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m5JvlvnZdM
一輛廚房車,花45分鐘展開成野戰廚房,每天可以供應2400份餐。
食物原料大部分是罐頭,比如青豆是罐頭裝的熟食青豆。
在一塊60厘米X120厘米的熱鐵板上煎牛排,或貝肯,或香腸,或雞蛋。 在塑料砧板上用匕首刀切哈密瓜丁,
一份餐: 土豆泥,水果丁,餅乾,或一個薄煎餅包著蔬菜的卷餅等 。
用煤氣灶加熱一個55升的圓柱形桶,裡面放水,把塑料袋密封包裝的5斤一包的預製食物放進水裡加熱,預製的食物本身是熟的,只是水浴加熱。桶的腰部以下用一個不鏽鋼殼罩著,以提高煤氣灶對這個桶的加熱效率。
在一個十加侖的圓柱形桶里加熱麵湯狀物。
在20升的扁長方體狀的桶,裡面用水煮類似米飯的混合食物。 煮好后,沒有勺子,而用10X5厘米的家用的翻煎牛排用的小平鏟把「米飯」從桶里舀出來。
有一個烤箱,加熱原理與家用煤氣烤箱相同,尺寸比家用烤箱大一兩倍。在烤盤上烤的點心是預製好的,僅加熱一下。
有一個解凍池,把五斤肉凍硬,是耐熱塑料密封包裝的,從冰箱里取出后,放在這個熱水池裡解凍,一次可放24包。
有一個洗手池,有熱水可洗手,也可洗蔬菜。 用熱水洗鍋和鏟。
有一個保溫櫃,把烹飪好的食物放在裡面保溫,我估計保持在五六十攝氏度。
有兩個冰箱。
有抽油煙機和排風扇。有空調冷氣機。
美軍的野戰廚房,用液化氣罐,用冰箱,到底行不行?在野戰條件下吃生菜沙拉,會不會拉肚子?其食物大部分是預製的熟食,用塑料袋裝大約五斤一包。加熱一下就可以吃。但其肉類似乎都是生的並且凍硬,燒熱水解凍,再煎或烤熟。我在另一段錄像中見其土豆也是生的,並且廚師企圖給土豆削皮,削了一半手滑掉落。這輛野戰廚房車聲稱每周供應2400份食物,我認為主要是把預製的塑料袋裝的熟食加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