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今天當選舉站翻譯員
昨夜在地鐵站台椅子上打瞌睡到四點,出發去選舉站。
選舉站早上五點上班,我以為四點半肯定可以進,不料進不了,我在外面冷風裡晃到五點十分才得以進入。
站長七點才來,這之前沒有站長,群龍無首。並且今天也沒有clerk,沒人去設置標識。大樓的經理來宣布不準在地面貼標識。我衝破阻力,擅自代行部分的clerk職責,去設標識。戶外風很大,我用我發明的方法設了六個標識,雖然遠不夠,但好過完全沒有。一個選舉站,沒有戶外標識,怎麼開張?禁止拉票的標識也代表著選舉站的法律權威。我也幫設了兩個室內的標識。
今天有兩個中文翻譯,但沒有西班牙語翻譯。有些可笑。因為一整天也就三五個需要翻譯的華人選民。我懷疑這是因為我在既往三次工作中,能協助前台幫查詢選區,在有幾個選民排隊時,我有很好的救火作用,被站長可能表揚了,所以選舉辦公室把我做為有一個特殊用途的人安排。我在早上幫助設置標識方面作用也比較大。
另一個中文翻譯員是五十歲大媽,鶴山人,會講客家話,16歲移民美國,說在美國上了一年半大學就不上學了,覺得學不進去。她說在一個醫院當前台文員,年薪54000美元,每周35小時,沒有加班的機會。我說她來干這個翻譯員,早上五點上到晚上十點,掙250元,低於她在醫院當前台文員的工資。
她把送給選民的圓形不幹膠剪了上千個。我叫她別剪了,她說沒事幹所以剪。
由於沒有前台文員,我先代行文員職責,接待選民幫查選區號。
站長是一個七十歲黑婦。她來后,我說今天沒有clerk。她於是把一個選區台的兩個員,抽出一個五十歲白男,充當文員。
但時不時出現三個或以上選民排隊等著查選區號時,我就過去幫接待。我查選區號的速度比別人快很多,我一般二十秒接待一個人。
發現很多來自某住址的選民,用紙質查號薄查得是六十號選區,而用電腦查則是59號選區。今天代文員的五十歲白男說這是因為紙簿是今年六月印刷的,而最近選區調整,所以選區號以電腦為準。
我叫同崗的大媽翻譯員別剪不幹膠了,不如去幫選民查選區,她認為那是文員的事,不感興趣。
按以往的做法,一般中午休息一個小時,這樣我就沒時間去教堂領午餐,這是為啥我煮好夠吃一天的義大利面來上班。但中午在同崗的翻譯員大媽的慫恿下,把午餐和晚餐一共兩個小時捏在一起休,這樣我中午就有兩個小時午餐時間,我就有時間單程步行十分鐘去教堂領午餐了。我去領了兩份午餐。
今天大部分時間有三個人,拿著BBC標識的話筒,講阿拉伯語的駐場報道,就站在我後面,我的後腦勺後背,以及我經常站起來去幫前台接待選民,估計我也在他們的取景框里。我覺得,這裡似乎並沒有阿拉伯語的選民,並且這個選舉站里的景象,沒有新聞價值,不值得全天駐場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