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
我來歸納一個混滋傻爆的料
一個混滋傻發帖語無輪次地描述他認識的鎮上的幾個華人,我從他的"口供"里梳理出一點情況。
1,閻醫生,來美國前在北京學了三個月針灸,然後就在這個小鎮開診所了,女兒也在診所上班。
"閻醫生遠近聞名,有埃德夢頓的人開車兩個多小時來找他扎針。"
評點:這個怎麼看,都像是一個文盲偷渡客,在中國時沒有學醫的經歷,也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參加一個三個月的針灸培訓班,就偷渡來美國,並在一個小鎮開針灸診所。
2,閻醫生的弟弟,在小鎮上經營了一家中餐館,在市中心最繁華的街道,幾十年沒變過樣,靠著一道「蔥姜牛肉」打遍勞埃德無敵手。
飯店只收現金,不刷我公司的信用卡。
評點: 這個看似也是一個偷渡客,在中國時並無餐飲業工作經驗,偷渡來美國開餐館。廣大的混滋傻們早已熟悉美國的中餐館的出品是粗製濫造的美式中餐。具體到這個餐館,出品比其它中餐館簡陋,基本上只有一個菜,蔥姜牛肉。不過該爆料的混滋傻對這個餐館盛讚。
3,鎮上還有一家中餐館,Wu's Kitchen,經營的快餐。
那年,加拿大總理哈勃來勞埃德拉選票,特意選了Wu's Kitchen就餐,吃完飯和老闆娘合影,照片後來被放得老大,就掛在餐廳的牆上。
老闆賺了很多錢。老闆娘親自招待客人,老闆親自下廚。八十多歲的老人家了,身體硬朗,一大鍋蛋炒飯,翻起鍋來不在話下,鏟子飛舞讓我想起老將黃忠。
評點,一個美式中餐館,基本上沒僱人,八十多歲的老夫妻親自當服務員廚師。這個情況在美國的中餐館里太特別,也太慘了點兒。
4,舒蕾一家,他們是鎮上兩家麥當勞的主人,佛羅里達,夏威夷,墨西哥的,每年去度假,不工作只花錢,把人羨慕的。
評點: 華人大媽大叔承包了兩個麥當勞,就整年不用動手幹活,到處旅遊。這倒是有意思,應該是背後有故事。
5,老劉,老賀,小邢他們三家今年夏天搬到這個小鎮。
這幾個人和爆料的混滋傻經常聚餐,每家輪著來。沒說明是在家做的飯,還是從餐館叫的外賣。不過新移民華人大媽大叔,一般本來就會做飯。
"香菇炒青菜,寧波味兒;
紅燒肉,湖南味兒;
八寶飯,鹽水鴨,豬耳朵絲,南京味兒;
糊辣湯,河南味兒。"
"老婆左手一個饅頭,右手一瓣生大蒜。"
6,給孩子報了舞蹈課,游泳課,還有鋼琴課。
買鋼琴。網上看到一架二手的雅馬哈,上門去看,老婆說質量挺好,價錢也不錯,900塊,就它了。打電話找搬家公司,問來問去,最低要價300塊。
"苦惱了兩天,想起來不是還有朋友嗎?
我有公司的皮卡,不用借車,跟他們三個一說,馬上答應了。四個老爺們把一架鋼琴搬上皮卡,搬下車,擺在家裡。然後幾個人在家裡吃飯,喝酒,晚上打牌,雙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