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今天我看病,又撿了一把傘
因為右上腹部有酸痛感,並且感到疲勞。我今天在唐人街附近找醫院看病。在網上很快找到一個比較近的urgent care。就去了。
似乎紐約市的urgent care都是路邊小店鋪狀的診所,把原本用於小餐館或小商場的門面用作診所。
我有Medicaid,保證看病免費,所以我不擔心費用。urgent care不用預約,就像進路邊的餐館超市消費一樣,直接走進去。前台是四個人,都是黑人,兩男兩女。等候室有六個人在排隊,大部分是白人,其中有一個性感白妞。
用其等候室的三台自助填表機器填表,把我的糧票卡用機器拍照。然後因為我在機器上填表時沒留電子郵箱,前台的一個黑妹叫我補上電子郵箱,然後就算登記完了,叫我坐著等。所以填表掛號這一步,疫情前都要填紙的表格,並且出示證件。現在我掛號,不填紙的表格,我和前台的工作人員沒有任何筆紙證件物品的傳遞。
但四個前台人員的空間和等候室沒有隔離,也就是如果有個人在等候區咳嗽,四個工作人員也都會吸入飛沫。工作人員都戴著一層手術口罩,不是N95。
我等了五分鐘,就有一個護士叫我進去了。等候室有六個患者等候,我本應該是六個人中的最後一個,但我是第一個被叫進去的。
醫生護士值班台有七八個人,站著坐著似乎沒事做,其中有一個中年華男模樣的人,七八個人按膚色半黑半白。
進小單間。護士是一個三十歲黑男,大塊頭,沒穿工作服,穿他自己的梯恤。他這形象如果以貌取人猜他的職業,你會猜他是裝修工或水管工或保安。
我對於醫務人員穿短袖並不認可。這個診所的醫生護士包括四個前台人員,都沒有工作服,都穿自己的衣服,幾乎都是短袖。都是戴單層普通口罩。其實在診所的環境下,每天幾十個病人,都是不預約的walk in,其中幾乎一定會有新冠的確診者。
不過這個三十歲黑男護士接待我很麻利,在電腦上填表詢問我一些例行的情況,說話快,我也答的快。所以填表很快。填完了他給我測血壓,以及手指尖上測可能是氧氣飽和度。用額溫槍給我測體溫。
我覺得在診所環境下似乎不應該用額溫槍測體溫,應該測舌下溫度或耳溫,才能保證準確。
然後他出去,兩三分鐘后他和醫生一起進來。醫生是一個像皮膚較黑的印度男,五六十歲。但他的口音是美國本地口音,沒有印度口音。所以我不確定他是否印度人。
醫生聽說我右上腹痛,就詢問的更細緻些。唯有的癥狀是右上腹微痛,加上原因不明的疲勞感,此外無任何其它癥狀。他象徵性地用聽診器聽我的呼吸,只是象徵性地比劃一下,沒有真的聽。然後指壓按我的腹部問有無疼痛感。我全腹無疼痛感,但肝區有微小的酸痛。
他說先按肝炎驗血。他說這個診所不能做成像,如果需要做影象就refer我去看專科。
然後他讓黑男護士給我抽血。醫生就離開了。
黑男護士準備了兩分鐘后,給我左臂抽血。抽了四管,三個大管貌似15毫升一支,一個小管十毫升左右。他給我抽血的操作還算熟練。
不過他在給我抽血前用怪英語問我是否喝水,我沒聽懂。我只聽到他說的話最後一個詞是hydrated。我猜他是因為要抽四管血,怕我處於乾渴狀態,抽血可能會導致血壓下降,問我是否喝足了水。我說yes。結果他用一個杯子接了一杯自來水遞給我喝。我說我自己已經喝夠水了,不喝他給的水。他又把那杯水倒掉,杯子扔掉。我才意識到他剛才問我喝不喝水。我沒聽到他的問話里有drink這個詞,只聽到有hydrate這個詞。我覺得他在抽血前問病人是否喝水,這種關心似乎沒用。我即使處於乾渴狀態,臨時喝一兩杯自來水下肚,水也進不了我的血液,如果我會因為一次性抽走五六十毫升血而血壓下降太快,在抽血前半分鐘喝一杯自來水不會起作用。
他這個關於喝水的關懷,從專業上應該是多餘的,最多在抽血之後再提醒我喝水。
抽完血,說到今天傍晚才會有關於肝酶的化驗結果,而關於肝炎的結果要等兩三天後才出結果。叫我回去等。說傍晚驗血有結果的話前台人員會打電話通知我。
然後我就離開了。
總的印象是看病很快,速度開始接近於中國的速度,雖然還是比中國的醫院慢點。
我上一次看病是2018年四月在雪城,因為花粉過敏,開了一點過敏葯。當時的urgent care也是速度極快。美國醫院的看病速度似乎在五年來提高很快,之前都是要等很久。
紐約市的這些urgent care似乎都是大公司的門店,唐人街有很多華人醫生開的很的小診所,不知道是怎麼運營的。如果患者都去大醫院或大公司的門店看病,那麼唐人街的個體戶小診所怎麼生存?
我從診所出來,見路邊一把被人遺棄的大傘,就把它撿了。
美國人喜歡扔雨傘,我在2000年剛移民美國時就發現了,那時我就撿過十幾把傘。我陸續撿的傘很多,我現在用的寄存櫃里也有七八把傘,我早就不想撿雨傘了。
但這把雨傘看起來很新,較大,似乎是防風能力很強的重型傘,而今天傍晚按天氣預報有大雨,我就撿了它。但我仍然不喜歡它,因為沒有防輻射塗層。
美國的傘比中國的傘尺寸大且重型,但普遍沒有防輻射塗層。所以美國的傘只能擋雨,不能擋太陽。
中國的傘都比較小,輕便,但大部分有防輻射塗層。美國的傘做的這麼重且大,是因為美國人不擅長打傘,很容易被風吹報廢。所以做的重型些,以防被風一吹就報廢。
中國人的手腦協調能力強些,可以把傘做的薄弱些,以降低成本,攜帶也輕些。
在風中打傘,需要隨時判斷風的方向,在風向突變時,要迅速轉向,使傘尖始終指向風吹來的方向。這有點像在海浪中駕船,船頭必須始終指向波浪來自的方向。洋人都是笨手笨腳的,無法在風中打傘,傘很容易被風吹翻。中國人家裡的一把薄弱的傘用了幾十年都還是好的,美國人的傘,很重型,普遍用了沒幾次就被風吹成全身骨折。
美國人都是混滋傻,傘即使沒被風吹壞,一把完好無損的傘,也懶得帶回家,順手往街邊一扔。用傘就像用紙巾一樣,隨便扔,不差錢。
廣大的混滋傻,同性人獸戀者,嫖娼愛好者,外F女,和世故物質女們怎麼看病,怎麼看待雨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