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生產成本最低的食品就是中餐
中餐的定義: 生產成本最低的食品。
任何食品,只要改進工藝,降低製作成本,都會變成中餐。
廣大的高學歷混滋傻們紛紛表示反對: 洋人吃生的蔬菜,生的肉,吃俄羅斯大麵包,吃番茄醬拌義大利面,比薩餅,成本都比中餐低,但不是中餐。
我來解釋: 生的蔬菜看似成本低,實際上成本高。普通的在菜地里種植收穫的蔬菜必須經過嚴格洗滌消毒才能生吃。生的蔬菜的衛生狀況比自然界的河水臟。你敢喝生的河水嗎?你如果認為未經消毒的河水不能喝,你怎麼能吃生的蔬菜?
如果那種蔬菜能生吃,那麼中餐也會生吃,比如黃瓜,比如西紅柿,比如蒜頭,生蔥,香菜,辣椒。
現在轉基因的燈籠椒也和水果一樣可以生吃,那麼中餐也可以生吃燈籠椒。但中餐也會把黃瓜,西紅柿,燈籠椒炒熟吃,熟的和生的味道不一樣。
生的肉類也是一樣的道理。
高學歷混滋傻們說吃的麵包很便宜,而麵包是西餐。
我說麵包的成本雖然低,但它的成本可以進一步降低,為啥要用烤箱烤呢?如果改成用蒸箱把麵包蒸熟,至少可以節省燃料,如果蒸熟,那麼麵包就變成了饅頭,是中餐。
高學歷混滋傻們說吃的番茄醬拌義大利面很便宜,是西餐。
我說對義大利面可以改進,降低它的生產成本,把麵粉加水揉成麵糰,壓成絲晾乾就可以了,這叫挂面,吃不晾乾的濕麵條也可以,這是中餐。把麵粉做成普通麵條就可以了,何必用特殊品種的麵粉,使用高溫高壓的設備生產義大利面?
另外混滋傻們為啥那麼喜歡吃番茄醬,中餐的醬料多了去了,有更美味的醬料,誰會稀罕番茄醬?
高學歷混滋傻們說吃比薩餅便宜,一美元能買到一角比薩餅。
我說比薩餅雖然便宜,但仍然可以改進。做比薩餅的時候,為啥要在餅上塗上厚厚的番茄醬和乳酪呢?為啥要用這樣的方法逼迫顧客吃番茄醬和乳酪呢?做為一種改進,只賣光的比薩餅的餅基,不在上面塗番茄醬和乳酪,豈不是更好?
這樣,就烤一張比薩餅,但不在上面塗番茄醬和乳酪。然後一看這張餅做的這麼大張幹什麼?人家顧客吃的時候拿在手上不放便。那就把這個餅做的小些,做成一個巴掌那麼大就可以了。那麼這張小號的餅其實已經有了中國名字,它叫白吉饃,就是用來做肉夾饃的那個烤餅。
西餐在烤的一張很大張的白吉饃上抹番茄醬和乳酪,完全是無理取鬧。比薩餅如果經過改進,變成合理的食品了,它就變成白吉饃了。顧客想吃餅就吃餅,想吃任何其它菜,可以把菜夾在白吉饃里,或者配一碗菜。
高學歷混滋傻和外F女們最喜愛的帶血牛排,經過一番改進,帶血牛排就會變成中餐。生牛肉有什麼好吃的?連鹽味都沒有,你如果喜歡吃生牛肉,就像吃壽司里的生三文魚肉一樣生吃就可以了。
帶血牛排裝模作樣把牛肉烤的半熟,不是真的半熟,而是把牛肉塊的外層烤至焦黑炭化,而肉塊的中央仍然是全生的肉。你做為顧客到底是想吃烤焦的外層牛肉,還是想吃裡面的完全生的牛肉?或者你想先吃一片烤焦的牛肉,再吃一片完全生的壽司牛肉?你先把自己的腦子整理清楚,你到底想吃啥?
還有這塊帶血牛排,只有外表面有點鹽,肉塊里沒鹽,是怎麼個意思?如果你確實想吃這塊帶血牛排,不如把它切成兩毫米厚的像涮火鍋用的牛肉薄片,然後用調味料拌勻再吃。
把帶血牛排切成薄片之後,這不就成了中國涮火鍋用的牛肉片了嗎?這片牛肉的外面環形的一圈烤焦了,裡面又是完全生的肉,這是什麼意思?你吃涮牛肉的火鍋的時候會把一片生牛肉直接放進嘴裡吃嗎?
所以你如果把一塊帶血牛排切成薄片,你就會發現它變成了涮火鍋用的牛肉片,與其吃生的,而且沒什麼味道,不如拿個火鍋過來涮熟再吃,而且有火鍋底料,又有蘸料,比直接吃生牛肉片強多了。這樣,你的帶血牛排經過一系列的改進,就變成了中餐的牛肉火鍋。
所以說,只要是符合效率的食品,都是中餐。
廣大的高學歷混滋傻和外F女們只要想在伙食方面省錢,省事,改善風味,對任何西餐進行改進,它都會最終變成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