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餐飲業的出品粗製濫造說明幾個問題

作者:qwxqwsean  於 2021-5-17 05: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2評論

5/16

餐飲業的出品粗製濫造說明幾個問題

餐飲業的出品質量差,和個人自己在家做的飯質量差,這兩件事是有區別的。

我在家自己做飯給自己吃,做為單身漢,我都是糊弄的。當然糊弄也要有水平,比如我做的很快,十分鐘開飯,成本很低,符合衛生,葷素搭配。

我目睹其他人自己給自己做飯,並不是像我一樣,他們耗費的時間,物資,金錢都比我多,而且營養和衛生都沒保證。還有個別人時間精力過多,我目睹在雪城醫學院的一個白人猶太人室友,自己做飯給自己吃,花兩個小時去組裝春卷,還要用色素染色。

餐飲業的出品質量差,首先是說明當地的人口品味差。顧客花錢消費,不想吃質量好的產品。

假想你在中國是一個普通的顧客,你經常買饅頭吃,在你家附近有十家饅頭店,在價錢相同的情況下,你是否會挑做的最好的那一兩三家去買呢?既然花同樣的價錢買饅頭,為啥不去買做的最好的那家呢?如果大多數顧客都是這樣的正常的顧客,饅頭質量好的那些商家就會勝出,經過市場選擇,當地的饅頭店大部分質量都好,因為質量差的店會很快倒閉。

假如你買饅頭不看質量好不好,無規則亂買,或者挑門面裝修高檔,價格高的饅頭買,因為顧客不在乎饅頭的質量,只喜歡看店面的裝修,那麼商家就會把饅頭做的很平庸,然後把資金用於店面的裝修。這樣的市場選擇下來,當地的饅頭質量就普遍差。

所以餐飲業的質量差,首先說明當地的人口品味差。

我近日在秘魯餐館打工,發現秘魯菜是山寨的中餐,粗製濫造。這就說明去秘魯餐館消費的顧客品味差。各個秘魯餐館只要粗製濫造就可以了,其中做的好的餐館沒有得到顧客的光顧。因為顧客的品味低,餐館沒有必要改進任何出品。秘魯餐館山寨的炒飯沒有炒香,只是醬油拌飯,配料少,顏色暗淡,這是因為即使有一些秘魯餐館把炒米飯炒的很香,外觀也做的更漂亮,都是白費力,顧客不會去消費。

第二,餐館的出品質量差,說明餐館的管理差。這不包括一兩個人經營的個體攤販,指的是有多個店員工作的餐館。因為管理有問題,存在內鬥內耗,店員在錯誤的管理下,故意降低產品的質量。

比如西餐館的沙拉蔬菜都不洗乾淨,工人切的時候也不洗手,用臟手抓著切。這是因為管理者沒有能力執行自己也認可的質量標準。

比如我不久前在唐人街的一個超市的廚房打工兩天被開除,以及我現在剛上班三天的秘魯餐館又要做不下去了,餐館里存在內鬥,我是這麼優秀的廚師,老闆對我這麼無禮,我怎麼能賣力工作?把我開除了,他們又要重新招工,新招的幹活又不如我,企業內部存在內鬥內耗,餐館的出品質量怎麼會好?

第三,餐館的出品質量差,也說明工作人員的操作能力差。即使當地的顧客的品味沒有問題,餐館的內部管理也沒有問題,但店員的操作能力差,做出來的產品質量怎麼會好?

我在美國的西餐館中餐館都打過工,洋人天生操作能力不行,比如不會用刀切菜。這是因為洋人在生理上操作能力不行。西餐館切的都是粗略地切,但秘魯餐館是山寨的中餐,機械模仿中餐的刀工,但他們拒絕使用中式菜刀,非要用匕首刀切,那就永遠都切不好了。

而且我觀察我在秘魯餐館的同事,我認為他們即使使用中式菜刀,他們也切不好,因為天賦不行。你即使開一個廚師培訓班,給幾十個洋人學生髮中式菜刀,教他們切菜,他們的成績也會比中國人差很多。

中餐廚師一般在烹飪時都不使用稱,洋人廚師則必須使用稱。洋人加調料都必須用稱,否則加不準。

我工作的這個秘魯餐館做山寨中餐的烤餃子,餃子皮用電子稱一個一個稱,1.1-1.2盎司,裡面的餡也要稱,好像連餃子皮是3.5盎司。老闆娘做的蝦仁炒飯,蝦仁是預先稱3.0盎司。一份牛肉飯用的生牛肉則是五盎司。中餐廚房從來不用這樣稱,哪有連餃子皮都一個一個稱的。

中國的餐館賣的饅頭,餃子,餡餅,一個店的產品都是一樣大的,不用稱,店員憑感覺做出來的就是一樣大的。當然這個店的饅頭可能和另一個店的饅頭不一樣大。

這是因為洋人的神經系統感知能力弱,他們如果不稱,產品就就會大小輕重不一。如果一個中餐館雇一個洋人當店員,那麼他就要用稱,否則他做出來的饅頭大小明顯不一致。

所以餐館的出品質量差,第三個原因是店員的工作能力差。店員是流動的,隨時從當地勞動力市場招聘的,店員的操作能力差,就說明當地的人口的操作能力都差。秘魯餐館的烤餃子為啥要用電子稱稱麵糰是1.1-1.2盎司?因為不只其店員,而且是當地的紐約市的人口,如果不用稱稱餃子皮的重量,做出來的餃子會大小不一。

我在秘魯餐館上班三天,兩次稱餃子皮,每次大約一百個餃子。我認為如果不是他們強迫我逐個稱,任由我自主操作,我不用稱,我就可以捏出一百個麵糰,每一個都是1.1-1.2盎司,即使有誤差,也小的可以忽略。

他們即使用稱稱,也不如我,我目睹我的老墨同事稱餃子皮,一般要調整三四次才能稱出合格的重量。

我稱餃子皮,揪麵糰放在電子稱上,每十個餃子皮,有四個是第一次揪的就是1.1-1.2盎司。有五個需要調整一次,有一個需要調整兩次。這是我不用眼睛看著麵糰,從一大坨麵糰里揪出一塊,準確率就這麼高。

洋人在生理上,個人的操作能力差,那麼出品質量當然差。比如秘魯餐館稱餃子皮,又稱餃子餡,這樣就比中餐館的餃子成本高,因為浪費了勞力成本。

我在紐約市唐人街的兩個點心店打過工,一個店每天做一千個餃子,一千個餛飩,一千個包子,兩千個花捲,絕不會用稱去稱單個的餃子皮或餃子餡,店裡也沒有這樣的小電子稱。只有在用和面機揉面時才用一個指針式的機械稱去稱麵粉,比如一次用四十斤麵粉,就用稱稱四十斤。

餐飲業的出品質量差,說明三個問題,一是當地人的品味差,做為顧客不去質量好的店消費。二是餐館的內部管理差,存在內鬥內耗。三是當地人的個人的工作能力差,餐館的店員走馬燈一樣換了幾十次,都是在生理上天生就有操作缺陷的人,在當地的勞動力市場上招不到好的工人。

中國的餐飲業質量下滑,也是出於相同的三個原因,一是年輕一代的中國人品味差,只想吃外賣盒飯。二是餐館里普遍有內鬥。三是年輕一代的中國人只會打電子遊戲,其它什麼事都做不好。

廣大的混滋傻,同性人獸戀者,嫖娼愛好者,外F女,和世故物質女們怎麼看待當地的餐飲業出品質量差?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qwxqwsean 2021-5-17 06:05
我昨天上班第三天,稱了大約20份蝦仁,三盎司一份,裝在小盒子里,放進冷庫備用。因為我上班第二天被老闆罵幹活慢,第三天又是很惡劣的對我尋釁滋事,我就不那麼賣力了。我稱這樣的東西,隨手抓一把蝦仁就可以是準確的三盎司,這樣的一次正確率可達40%。但我故意慢些,二十盒蝦仁,只有三四個是一次命中,其餘都調整兩三次重量。
回復 qwxqwsean 2021-5-20 04:21
混滋傻們說說為啥自己花錢從餐館購買的食品會粗製濫造。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9: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