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騎自行車去賣瓶子,得3。10美元。
在瓶子回收間,遇到一個也騎自行車來賣瓶子的華男,貌似50歲,我和他打了個招呼,沒有交談,但他的普通話口音給我感覺可能是做餐館的福建人。 也許因為暑假餐館暫時停業,他沒事幹,才來賣瓶子。
他騎的是無貨架的山地車,估計只賣了幾元的瓶子。 難得見到居然也有華男騎自行車賣瓶子。
不過,能想像他是單手拎袋子,單手扶車把騎車。 單手騎車因為基本不能剎車,是極其危險的,遇到任何異常路況,只要稍捏閘,人就會從自行車上飛出去。
然後又見到一個專業的七成黑50歲的撿瓶者,我三年前就見過他,步行推著一輛超市購物車搜垃圾箱找瓶子,自稱一天能賣到50美元的瓶子,我幾乎不敢相信。 他十分友好,遠遠見到我就率先主動向我打招呼。 我總共只見過他兩次,三年前第一次,當時和他聊了一兩分鐘,今天是第二次。 現在他推著購物車,載著約12美元的瓶子來賣。
我在收銀台排隊找收銀員兌換現金時,順便測了我前面一個顧客的結賬時間。
前面這個顧客是個45歲半黑婦,買了20件食品,用信用卡付賬。 收銀員是一個三十歲白婦。 她結賬耗時125秒。 這個超市,和我幾天前測了8個顧客的結賬時間的超市,不是同一個超市。
混滋傻們肯定又要說了:「如果她刷微信付賬,只需要5秒!」
我最近一段時間熱衷於去超市賣小額的瓶子,一是因為我閑著沒事,二是我有少量儲備的硬幣,想把硬幣換成紙幣。 把硬幣換成紙幣,是為了便於購物時使用,也可以把紙幣存入銀行。 在美國的銀行存款,櫃員基本不收硬幣。
我把賣瓶子的收據找收銀員兌換現金時,我會自己掏少許硬幣,把零頭湊齊下一美元。 比如今天我賣瓶子得3。1美元,我就自掏90美分,讓收銀員付給我4美元紙幣。
混滋傻們如果在和我同等處境下,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