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高鐵的人確實回中國的時候出門必坐高鐵,並且以中國有高鐵而自豪,然而只是把高鐵當作時尚(時裝,驢包,豪車,蘋果等電子產品的時尚),並不看實際。
首先這些人買那麼貴的票乘高鐵,卻不看看自己有沒有必要花那個錢,也不抬眼根據常識看看高鐵車廂里的那些乘客,查問一下他們的收入情況,問問他們乘高鐵出去辦什麼事,在存在票價只有1/3的相同線路的普鐵的情況下,根據生活常識評估一下這些乘客有沒有必要乘高鐵。
其次不會評估設施方面的實際,比如以那麼點客流量,建那麼巨大豪華的高鐵站是否有必要? 你看紐約的地鐵站,客流量那麼巨大,還不是用一百多年前修的破站就夠用了? 紐約市的巨巴客流量也很大,卻根本沒有汽車站,日子還不是一樣能過? 明明用一個五分錢的塑料袋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用一個三千元的所謂的名牌驢包去解決? 明明花一千萬元建個火車站就夠用了,為什麼要花兩億元去建?
那個高鐵車廂,設計的座位為什麼那麼少? 一個車廂明明可以裝150個人,為什麼把它設計的只裝了80個人就算滿員了? 行李架那麼小,大件行李只能放在車廂末端,座位都朝一個方向,列車每次轉換方向,整個車廂的人就忙著轉座位,原本放在車廂末端的大件行李因為轉座位而被人扔到過道里,這樣的設計是否合適? 一個目測只值10元的盒飯售價45元,是否合適? 車廂的廁所有什麼特別? 洗手的水池設計的那麼腦殘,卻每個造價幾十萬元,價格是否合理?
把高鐵吹噓成高技術的人,也是很好笑的。 高鐵怎麼會是高技術呢? 一輛普通的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如果不限速的話也可以跑到時速兩三百公里,跑的快一點就成了高技術了? 技術高在哪裡? 二戰時的噴氣式戰鬥機轟炸機都是婦女民工們用木板,每年上萬架地手工打造出來的,飛機都沒高技術,火車有個雞毛技術。
現有的普鐵不經改造,日常就可以跑150公里時速,但普鐵日常故意只跑時速50-120公里。 就像你家的小汽車,一輛一萬美元的小汽車本來可以跑150公里時速, 你日常只開到80公里, 然後你卻非要花20萬美元去買時速300公里的跑車。 你卻不肯想想,花一萬美元已經可以解決的交通問題,是否有必要花20萬美元去解決? 你故意把時速150公里的普通小汽車只開到80公里時速,是否有必要去炒作那個時速300公里的跑車?
炒作高鐵的人都是生活在幻覺里,不知道看實際。
===
把火車開的快些是沒有問題的,但炒作「高鐵」概念,則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傻叉們的心理問題。
先把現有的普鐵開到時速150公里再說。 如果時速150公里仍不夠,把現有普鐵輕微改進一下,就可以跑200公里時速,如果時速200公里仍不夠再說別的。
其實提速的後果是油耗大增,這是為什麼即使高速公路不限速,大多數人開小汽車也只開到80-100公里時速,要自己掏腰包加油的時候,很多人就要掂量一下是否有必要燒那麼多油了。
比如現有普鐵跑80公里時速,如果提速到150公里時速,油耗會大增,鐵路公司原有的利潤就被會新增的油耗吃掉,票價就要大漲,而漲價又會令大部分乘客不滿,這是為什麼鐵路公司寧可跑的慢點也要把票價降下來。
==
你的小汽車如果是電動車,你也不會輕易開的太快,飆車貌似爽,但因為空氣阻力增大,同樣的電池電量能跑的里程就少的多了。
==
二戰前的小汽車就可以跑到300公里時速了,但即使高速公路不限速,也只有極少數瘋子才會把車開的那麼快。 車速提高則油耗增大,大多數人對油錢還是斤斤計較的。
==
速度快不等於有高技術。 只要公路夠平夠直,摩托車都可以跑時速300公里,問題不在於摩托車是否能跑那麼快,而在於為什麼要跑那麼快。
高鐵的主要問題是: 為什麼要跑那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