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叉和詐騙犯兩位一體,同一個人既是傻叉,又是詐騙犯。 我碰到的典型的例子是女人。
我為了找老婆經常回國,時常找機會和年輕女人搭訕。 碰到一些女人心計很重,為了騙錢費盡心機,她們發現我想和她們套近乎,立馬就把我當作詐騙的獵物。
這些女人在根本不想和我交朋友的前提下,設局從我這裡騙錢。 比如一個女的在商場當售貨員的, 假裝和我約會,聲稱改天要帶我去她的住處請我吃飯,帶我去超市讓我掏錢為她採購食物,挂面,各種袋裝零食,還叫我為她買一桶花生油。 因為是第一次見面,且已經能感覺到她的不善,而那桶花生油標價上百元,我沒為她買那桶油,只為她付賬買了其它一些食品,大約40元。 事後我就和她再也聯繫不上了。
她工於心計地只關心從我這裡騙幾十元,大致也算成功地騙到了。 但她卻不肯想一想,以她的條件,農家女,初中畢業,打工當售貨員,相貌平平,隨便哪個男人和她打交道都能感覺到她的脾氣劣心腸惡,而且她又不是處女,二十幾歲前男友現男友關係複雜。 一目了然的她這樣的爛條件,我並沒有計較她,仍然認真和她談,而她對我毫無興趣,她唯一感興趣的就是從我這裡騙點零花錢。 她明知我是名牌大學畢業的美籍華人,如果她跟了我,何必費心機騙那幾十元? 她就是一個傻叉和詐騙犯的結合體,同時既是一個傻叉,又是一個詐騙犯。
其它還有無數例子,懶的舉了。 或順便再舉一例:
一個年輕女子,搞傳銷的,見到我和她搭訕,就假裝願意和我交朋友,企圖以和我約會為由,騙我去參加她的傳銷公司的宣傳課。 我反覆提醒她我是美國籍的,常住美國,問她真的那麼確信想在美國發展下線嗎? 此女唯一關心的就是製造騙局拉我去上她們的傳銷課,然而卻不好好想一想,她如果談了一個美國的男朋友,還需要留在中國搞傳銷嗎? 她那爛條件,要才無才,要德無德,要貌無貌,而且貌似破鞋一隻,我都沒計較她,她卻只關心她的傳銷,完全看不上我。
==
我在中國坐火車,目睹售貨員宰客很有意思。
在普鐵上,售貨員小推車上的商品經常不明碼標價,由售貨員在賣的時候現場口頭宣價。 如果售貨員對著眾多乘客大聲宣價,讓眾乘客在購買之前都知道商品的價格,也可以算是明碼標價的一種形式。
有意思的是有些售貨員在賣貨的時候並不高聲宣價,比如我目睹一個女售貨員喊:「賣盒飯了。。。」, 但不說盒飯多少錢一盒。 她推著車子在我前方三米處賣掉了一個盒飯,我耳朵聽到她賣給那個旅客的盒飯說是10元一份(我確信沒有聽錯)。 然後她推著車子從我旁邊通過,去我後面的車廂繼續賣飯。 過了一會兒,她又推著車子返回。
坐在我前面的是一個刑事律師,穿戴整齊,打扮的像個老闆,和我聊天時說他的收入還可以。 女售貨員推著車再次經過時,他問售貨員:「來一份,多少錢?」 一般人在問的時候會關注地查看盒飯里是什麼內容,律師不看,只是問價,售貨員低聲說:「一份15元。」 並把一個盒飯放到律師面前的小桌上。 售貨員說話聲音很低,但我坐在旁邊聽到「15元」還是清晰可辯的。
律師仍不察看此時放在他面前的盒飯。如果換成一般旅客,會仔細查看盒飯里到底是什麼,值不值15元,如果太差,或根據賣相覺得不喜歡吃,就拒絕購買。並不是售貨員只要把盒飯放在桌上並報了價,就一定要購買。 律師從口袋裡掏出20元,交給售貨員。 售貨員找給他5元,律師不接受,以不屑的面容笑著對售貨員說:「你還真找錢給我呀? 你如果真的找給我,我就拿著。」 售貨員立即收回5元並說:「哦,是我弄錯了,有的盒飯15元,有的20元,這盒是20元的。」 並推車迅速離開。
我見這個女售貨員又在同一個車廂前面十幾米處賣了一個盒飯。後來我出於好奇,去那裡找到正在吃盒飯的旅客,問她的盒飯是多少錢買的,被告知15元。
事後幾個小時內售貨員又推著車子來賣盒飯幾趟,一開始兩三趟賣15元/盒,估計沒幾個人買,之後就都降為10元/盒了。
我見這個律師買盒飯時不察看,導致售貨員就地起價,把剛剛給別的乘客報價10元的盒飯對這個律師報價15元,而他又掏20元不用找錢,我氣得想一拳打到他臉上。
他吃的時候,我在旁邊觀看盒飯里是什麼,一點米飯,菜很少,幾塊胡蘿蔔,一塊直徑兩厘米的雞骨頭(基本上純骨頭沒有肉),幾小塊炒捲心菜。 這樣的配置,顯然最多只能賣10元/盒,甚至在促銷時5元/盒,如果賣15元/盒,至少要增加一個荷包蛋,幾片火腿腸之類的。 份量這麼小的盒飯,律師只吃掉了一半,就把剩餘一半扔了,估計不好吃。
這個例子里,一方是一個自以為混的滋潤的律師,錢來的容易,去的也容易,錢是身外之物,不把自己的錢當錢。 雖然他是一個五六十歲的刑事律師,在花錢消費上卻表現的像一個月光族小年輕。 我認為這樣的人是傻叉。
另一方是詐騙犯式的列車售貨員,旅客們像笨牛一樣不把自己的錢當回事,售貨員卻緊盯著旅客的錢,把自己練的像解牛的庖丁,用銷售技巧伺機宰客,像庖丁解牛一樣,七哩咔嚓,熟練地把旅客的錢割下來。
==
台灣的火車盒飯4美元/份,應該是台灣的街市低檔餐廳的價格,在火車上賣這個價格應該是幾乎沒有利潤,貌似經過鐵路公司補貼。 經過補貼的商品,價格多麼便宜都不奇怪,典型例子是飛機上的免費餐。
另外台灣火車盒飯做成日式五彩拼盤,像用來吸引小朋友的五彩玩具,費那麼多人工去拼擺,不符合效率。 而且它是冷的,不符合一般大陸人的飲食習慣。大陸的火車盒飯,在售賣時至少要達到50攝氏度以上。 有那多餘的勞力組裝五彩拼盤,不如在鍋里混炒,味道會好一點。
==
日式便檔的問題: 疏於烹飪,瑣於組裝,味道單調,溫度太低,包裝盒笨拙。
==
華人吃西式橫紋切的豬大排,是沒品味的,是白人殖民,土人自宮跪拜白主子的印記。
==
中國的飲食文化遠高於世界其它所有民族。 橫紋大排作為一種技術上的落後物品,不適於中國。
西式服裝,華人可以穿,因為在服裝技術方面,西式衣物並不落後。 但服裝不僅用於包裹身體,也是文化的標誌,漢族人現在都穿西式服裝,是崇洋媚外的標誌。
日本韓國人並沒有完全放棄傳統的中式服裝(和服等)。 中國的其它少數民族比如苗瑤彝族等,仍然在堅守自己的傳統服飾。 印度人,中東人,都執著於他們自己的民族服裝。
==
中國火車上的商品包括食品,在90年代中期以前的非空調慢車上沒有被鐵路壟斷時,很多由非法小販提供,還是很便宜的,價格甚至低於農貿市場。 假冒偽劣雖多,但如果是小販在火車上兜售的食物,衛生還是過的去的,如果旅客剛吃完就拉肚子,小販還沒來得及逃離火車,會被旅客揪斗。小販是非法在列車上銷售,但要保證食物味道好,一個旅客嘗了之後告知周圍其他旅客不錯,還要保證衛生沒明顯問題。價格也有競爭力,小販因為要趕時間下車,又面對列車員的迫害,急於把商品脫手,賣的都很便宜。
==
中國人幾千年來,一直都是把「倭」當小丑看待的,明著奚落他們,暗著竊笑他們。 然而現在怪事發生了: 台人,港人,甚至大陸人,一個個崇拜倭人,崇拜他們的餿米飯,生魚片,和機械模仿中餐但只學得皮毛的烏東面。
所謂便當只不過是一種半拉子中餐,而且是上不了正餐的餐桌的快餐,僅供懶人忙人和無烹飪能力的笨人匆匆充饑之用。
中國的偏遠農村特困戶的每日正餐都會有四菜一湯,而且經常現殺活魚現殺走地雞,而日式便當連這樣的典型的窮人的日常餐桌都擺不上去。一個上不了廳堂的邊緣化的盒飯,竟然被這麼多日粉像崇拜白主子的肯德雞麥當勞一樣地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