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我目睹一個幫人掏耳屎的小販擺攤,蠻有意思的。
有些人是油性耳屎,油性耳屎會堆積在耳道里,二三十年時間裡就會積攢成一坨比黃豆還大的耳屎,堵塞耳道,像耳塞一樣減弱聽力,嚴重者甚至會頂破鼓膜。
幸虧我的是乾性耳屎,耳屎會定期結成乾燥的塊狀物掉出來,不會在耳道里過量堆積。
十幾年前在中國,掏耳屎的服務由小販提供,一般是5-20元取一次耳屎,現在則漲到50-600元每次。
今天我目睹的這個小販生意很好,目測他在一個小時的擺攤時間裡就賺到了2000元。
小販掏耳屎很熟練,大約一分鐘能掏出一個耳朵里的耳屎。當然小販花了很多口舌說服圍觀者,還要給一些人免費掏耳屎,以贏得觀眾的信任。
小販的是根據掏出的耳屎的大小收費,免費檢查,告知被檢查者的耳屎大小,被檢查者表示願意被掏,就掏。
如果掏出的耳屎只有綠豆大,就免費,如果達到半粒黃豆大,就收費50元,如果達到一顆黃豆大,就收費100元,如果達到一顆葡萄乾那麼大,就收600元。
掏兩隻耳朵各掏出一塊葡萄乾大小的耳屎也是常見的,一個小時會有兩三個這樣的人,雖然小販明碼標價掏出一塊葡萄乾大的耳屎收費680元,實際上經常會優惠到把兩個耳朵的這麼大塊的耳屎都掏乾淨只收600元。
掏完了小販會往耳朵里塗雙氧水和紫藥水消毒,囑咐人幾天內耳朵不要進水。
我估摸著小販的收費是參照了醫院的收費,比如十幾年前醫院做一次這樣的服務收費20元,小販就收費10元,現在醫院做一次收費一千元,小販就收費500元。
人們花500元讓小販掏耳屎,也比去醫院划算多了。
而且小販是主動宣傳,主動免費地為行人檢查,主動勸說行人來檢查,如果沒發現耳屎,或者耳屎只有綠豆大,或者雖然被告知耳屎很大塊,但行人拒絕掏,都是不收費的,而且小販在現場展示的嫻熟的掏耳屎技藝,也贏得了圍觀者的信任,掏耳屎畢竟想找個懂行的人來掏,眼前的這個小販給人感覺就是這樣的理想人選。
其實掏一個耳朵的耳屎也就一分鐘的勞動,醫院完全有義務廉價地為全民提供這樣的檢查和服務,但醫院無心為人民服務,反而想趁機宰人,那麼唯一廉價而又值得信任的服務,就只能由小販提供了。
幸虧中國的城管暫時沒有嚴格執法抓捕取締這些掏耳屎的小販,否則油性耳屎的人,還真沒有更好的辦法掏凈耳屎。
美國沒有掏耳屎的小販,美國人就只能在覺得耳朵不適之後再去醫院檢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