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網民們對衣食住行有嚴重的偏見

作者:qwxqwsean  於 2016-12-6 11:5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我發現網民們對衣食住行有嚴重的偏見,這也是為什麼毛主席認為有必要強迫年輕人上山下鄉,否則這些人連最基本的生活常識都沒有。

我本來也應該上山下鄉,我是在城市長大的,對農村的事情了解極少,比如我上高中時見到陝西的地里綠油油的麥苗還以為是韭菜。 

在中國,越是偏遠貧困的山區,保留的傳統文化越多,人們的生活越符合常識。 以衣食住行為例:

衣: 貧下中農們的衣服都是自己動手做的,從種棉花或麻,到製作染料,到紡線織布,到裁剪,都是自己做的。 衣衫襤褸並不是正常農民的形象,有人說雲南的有些少數民族很窮,一家人共用一條褲子,那是因為那個是處於原始社會的不穿衣服的某個少數民族。同在雲南的仍處於奴隸社會的彝族都不可能一家人共用一條褲子,因為彝族的衣物都是自己做的,不是買的,缺褲子就自己做幾條穿就可以了。 而且貧下中農們對衣物的樣式,裝飾,還有嚴格的要求,並不是可以胡亂裁剪穿在身上的,某個年齡段的女人在什麼場合的頭飾必需是什麼樣子,都是有嚴格的規範的。 大山裡的苗瑤等少數民族,身上的衣物飾品都有講究。 所以網民們認為苗瑤的貧下中農因為窮,必然穿的很破,穿不起法國名牌,挎不起驢包,身上掛滿銀飾卻連領帶都買不起,完全沒有道理,貧下中農不是穿不起,而是不能亂穿。 

食: 網民們一提吃雞肉,就會認為最好吃的是肯德基,恥笑貧下中農們連肯德基都吃不起,這也完全不符合貧下中農的生活常識。 越是偏遠落後的農村,吃雞越講究,什麼品種的雞,公的母的,閹沒閹過,都有很細緻的講究。 我以前發帖子談到四菜一湯,網民們感到陌生,認為自己收入這麼高,一餐也只能吃一個菜,貧農們不可能吃的起四五個菜。 其實貧下中農們平時都吃好幾個菜,農村一年四季有十幾個節日,相應的要做幾十種不同的食品,即使做粽子,各地農村的做法也不一樣,各地有自己的傳統,粽子應該在什麼節日做,在什麼時節上山采粽葉,采粽繩,具體怎麼做,都是有講究的。 像我這樣的完全不懂做粽子的人,在貧下中農眼裡就相當於一個廢人,只會吃,啥也不懂,而且連吃都不懂。 

住: 網民們一提住,就是北上廣的商品房單元房,或者是美國式的所謂的豪宅。 其實貧下中農的房子都是自己動手建造的,而且具體建成什麼風格的,也都是有規定的,很難想像村子里誰會胡亂搭個窩棚。海南島的農民解放前搭茅草棚,也不是亂搭的,比如茅草是特定季節收割的特定品種的草,屋頂的茅草的扎法也都是有講究的,就像婦女給自己扎辮子一樣,有特定的扎法。各地農民給自己造瓦房,也都有特定的做法,比如我家鄉屬於客家,客家的圍屋具體怎麼造,這要向當地的貧下中農學習,客家人都很窮,但也住的起圍屋,就像蒙古人再窮,也住的起蒙古包一樣。網民們取笑蒙古人因為窮,住不起商品單元房只能住蒙古包,或者取笑客家人因為窮,住不起美國式的紙板房,只能住圍屋,都是扯蛋邏輯。 

行: 網民們一提出行,就是高鐵飛機進口小汽車,嘲笑貧下中農們坐不起高鐵,買不起進口小汽車。 其實偏遠山區的人們,很少出門。 解放前的很多老頭老太,一輩子最遠的地方只去過一次縣城,而且是步行十幾個小時去的。 既然傳統的貧下中農並沒有遠行的需求,自然也就談不上買不買的起進口小汽車了。 在你恥笑貧農買不起小汽車之前,你先要說服貧農為什麼要出遠門,去那麼遠的地方幹啥,如果一定要出遠門的話,為什麼一定要坐小汽車,如果一定要坐小汽車的話,為什麼一定要買一輛小汽車。在你恥笑貧下中農因為太窮買不起輪椅時,你先要弄清楚他們為什麼一定需要買輪椅。 在你恥笑你自己因為太窮買不起太空梭時,你先要搞清楚你自己為什麼一定需要太空梭,如果你不需要太空梭,也就不存在你是否買的起太空梭的問題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4 23: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