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坦克分為內外兩層艙室。 內層艙室是一個壁厚相當於50厘米鋼板的立管,內壁直徑一米。 其下部是彈藥倉庫和發動機,中上部是人員戰鬥室,內艙有兩人,一個司機,一個炮手,有一門機關炮。
外層艙室也是一個壁厚50厘米鋼板的立管,內壁直徑3米,是人員戰鬥室,外艙用10厘米厚的鋼板分為4個隔間,每個隔間1人,4人都是槍手,配有機槍和機關炮。
我這個設計的好處,一是其彈藥庫在車輛的中心最底部,在車的外殼被炮彈擊中時,不引起彈藥殉爆。發動機也位於這個最難被擊毀的底部中央位置。
第二個好處是有兩層艙室,在被反坦克導彈擊中外殼時,只有外層艙室中的一兩個隔間被摧毀,內艙仍完好,不會殉爆。 被擊毀的外艙殘骸仍作為裝甲保護內艙。
比如用陶式反坦克導彈擊中一輛普通的坦克,坦克就會起大火,車毀人亡。
而如果用陶式反坦克導彈擊中我設計的這種雙層坦克,一枚導彈只能擊毀外艙的一兩個隔間,隔間里的槍手死了,但因外艙的隔間里沒有儲藏的彈藥,所以不會有大火或殉爆。 坦克的內艙和彈藥庫和發動機仍安全,能繼續行駛和戰鬥。
如果要用陶式導彈擊毀我的雙層坦克,必需用多枚導彈反覆擊。被擊毀的外艙仍然是有效的裝甲保護著內艙。即使外艙被兩三枚導彈擊毀了,內艙底部的發動機和彈藥庫仍完好,不影響行駛和戰鬥。
這種雙層坦克的弱點是不能防反坦克地雷,車底是它的弱點,反坦克地雷在車底爆炸會引爆車底中央的彈藥庫。
==
反坦克導彈的打擊面積很小,比如兩個人並排站著,一個人被陶式導彈擊中,死了,旁邊的人卻可能毫髮無傷。
一枚陶式導彈擊中我設計的雙層坦克,只能損壞外艙的一兩個隔間。
一枚陶式導彈如果擊中一輛沒有攜帶彈藥的普通坦克,不能誘發車裡的彈藥殉爆的話,只能把坦克打出一個也許直徑半尺的洞。
對付反坦克導彈,要點是不要讓它引發車輛自帶彈藥的殉爆,它的直接傷害能力,只是把坦克炸一個洞,而一輛設計的好的坦克,比如我設計的雙層坦克,可以在被炸出幾個洞之後,仍能正常行駛。
==
僅為了擋住步槍子彈,就要有兩厘米厚的鋼板了。 戰場上子彈像雨點一樣,見到坦克也要用步槍打,運氣好的時候子彈能飛進炮管里,能打壞瞄準鏡。 如果不朝坦克掃射,坦克就會更囂張,乘員會打開蓋子探出腦袋往外張望,這樣視野更好。
坦克的外殼如果用塑料布做,則裡面的乘員必須穿戴能防機槍子彈的盔甲,否則人活不下去。 坦克的發動機等關鍵部位必須有裝甲,否則像小汽車一樣一被打就起火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