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傳統畫家為啥喜歡畫山水?

作者:qwxqwsean  於 2014-11-2 00:3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詩詞書畫|已有4評論

關鍵詞:中國

典型的國畫是山水畫, 然而, 為什麼傳統中國畫家偏愛山水呢?

 

山水畫中的山, 通常是陡峭的石頭山, 山上植被稀稀拉拉。 半山腰上有幾間像道觀一樣的房子, 但也許是民居草棚, 但我不明白什麼樣的人會願意獨自住在幾乎無可耕地的山上。

 

我推測畫家不種田, 種田的人對石頭山都很討厭, 討厭桂林山水照片里的那種只會擋路,毫無農耕價值的陡峭的石灰山。

 

漢族是平原民族, 喜歡住在平原上, 不喜歡住在山坡上, 所以山水畫的畫家可能不是漢族, 或名義上是漢族, 但幾代之前的祖先不是漢族。游牧民族也討厭山, 所以我估計他們也不是游牧民族。

 

畫家本人是個獨自在異族領土漂泊的外族人, 像李白那樣一個來自俄羅斯的蒙古族人孤零零的生活在漢族的海洋中, 身邊沒有同族人在心理上物質上支持他, 孤獨地在中國生活, 在官場被排擠被迫害, 整天飲酒發愁, 想躲進大石頭山上的草棚里隱居, 李白作為蒙古族人不會種田, 對耕地沒感情, 不像農耕的漢族那樣反感石頭山。  

 

陡峭的石頭山上, 一條溪流流下, 雖然從農業角度來看是「窮山惡水」, 但該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很高, 喜歡山水畫相當於喜歡生物多樣性, 而多樣性的生物環境比較健康, 容易可持續發展。 山水畫中所描繪的風景, 由於缺乏農林價值, 當地人不做土地開發, 一直保持著原生態, 同一地點一萬年前和一萬年後的風景都差不多。 根據人的本能, 健康的生態環境總是惹人喜愛的, 喜歡山水風景, 是健康心態的表現, 而歐美人喜歡純人工的草坪, 是變態心態的表現。 一幅山水國畫是一首對健康可持續生態環境的讚美詩。

 

山水畫的圖景通常較大,相當於站在500米遠處觀看山景, 圖描繪的區域約有1-10平方公里, 視野較大, 畫山水畫的人比喜歡畫人物特寫的歐洲人視野更廣, 更有全局觀。

 

山水比較有立體感, 雕塑感, 移步換景, 比平原好看。

 

畫家的祖先對山有崇拜, 認為山是神靈的居所, 所以畫山。 


高興

感動

同情
1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楓樹下 2014-11-2 01:34
山水畫法始成於東晉,旨在更接近造化自然。為何要更接近造化自然,則脫胎於人物畫。當時描寫人物多用山水字眼以揣摩人之「神氣」,更為探求生命本源、寫自然之造化,如雲中白鶴,勁松風下。後來漸漸覺悟到直接以山水來觸及本源描寫自然。
回復 ymliu 2014-11-2 05:40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回復 newyorker92 2014-11-2 06:25
qwxqwsean=quite weird, xtra quite weird Sean
回復 shen fuen 2014-11-2 07:08
楓樹下: 山水畫法始成於東晉,旨在更接近造化自然。為何要更接近造化自然,則脫胎於人物畫。當時描寫人物多用山水字眼以揣摩人之「神氣」,更為探求生命本源、寫自然之造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2 19: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