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我在廣州一個小印刷廠當雜工, 常和一個20歲的廣州本地男子做事, 有幾次我做什麼事, 他在旁邊說:「力多過頭。」 意思是說我做的那個事沒有實際意義,與其做不如呆一邊歇著。
他的這種做事態度對我影響很大, 我在那個公司幹了10天就走了, 但後來凡我做什麼事, 耳邊總會彷彿響起他輕蔑的話:「力多過頭。」 所以我做事的時候,都要想想這件事有沒有做的實際意義, 如果沒意義, 就不要做。 廣州話「力多過頭」相當於北方的「吃飽撐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給自己做頓飯, 一般只花10分鐘,如果把本來花10分鐘就可以做好的飯菜, 花12分鐘去做,就是力多過頭,應該反省一下其中有哪些操作是冗餘的可以簡化掉的, 讓本來十分鐘能做好的飯菜, 十分鐘把它做完。
然而抬眼看看別人,「力多過頭」實在是太普遍了, 人們實在是吃飽撐的沒事自己折騰自己。
比如美國的垃圾信件,美國郵局的運行成本本來就很高, 結果遞送的90%的信件都是無用的廣告信,大部分根本沒人看直接扔垃圾, 美國人每天製造令人費解的巨量的生活垃圾, 花花綠綠的廣告信是其中顯眼的成分, 從遞送這些無用的信件來看, 美國人90%的勞動是無意義的勞動。
比如美國人喜歡開車,公路規模浩大,只見過美國人忙著在路上開車,沒見過美國人怎麼幹活。 美國人天天這麼忙著開車去幹什麼? 是因為後面有地震颶風山火要逃離? 還是忙著去賣淫嫖娼? 每天開車這麼忙總要有個目的吧? 美國人開車只是為了開車,沒有目的。
在美國城鄉街上, 警車救護車消防車每天到處亂竄, 天上警用直升飛機固定翼飛機飛來飛去, 中國汶川救災都沒有美國人這麼忙, 忙著幹啥呢?
美國的華爾街,還有大量的和報稅有關的行業,不事生產,印錢玩錢,能產生什麼效益? 比如你整天盯著股票走勢圖表, 忙著買進賣出,能創造什麼效益? 和中國那些閑人整天忙著研究六合彩號碼, 想著下次買什麼號能中獎, 有什麼不同? 如果把花在研究那些六合彩號碼的時間精力拿去上學, 都能拿到兩三個博士學位了。 力多過頭。
美國人喜歡養寵物, 養草坪, 不吃魚卻整天出去釣魚, 打高爾夫球, 忙的腰酸腿痛地做毫無意義的事, 都是力多過頭。